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起步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节点,在此节点上,备受全国人民瞩目的全国两会分别在人民大会堂落下帷幕。此次全国两会上,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首次亮相,适逢换届,国家机构和全国政协领导层也在今年两会上产生,随着各机构“一把手”名单和领导班子出炉,中国政坛将完成换届交替,组成新阵容。
随着新形势的到来,文旅产业复苏回暖,本次两会议程中,“文旅”是一大热点。政府工作报告如何规划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如何设定2023年文旅经济目标等成为值得关注的重点。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有哪些文旅“关键词”出现?一起来捋捋!
文化发展
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站向社会免费开放;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帮扶旅游业发展。
生态文明
设立首批国家公园,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9000多处;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扩大内需
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强调要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帮扶旅游业发展。
区域发展
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的支持力度,中央财政对相关地区转移支付资金比五年前增长66.8%;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
启动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加强水电路气信邮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符合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确定并集中支持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立足特色资源发展乡村产业,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增收。
数字化文旅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文化和旅游业数字化进程加快;新文创模式以“科技+文化”为基础,探索以IP构建为核心的数字文化生产方式;应加大文化经典的“云”上交流;加大数字化研发应用,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以技术实现文化和旅游产业数字化,鼓励数智文旅科技应用。
这些两会文旅关键词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多处体现,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围绕“文旅”发展提出工作规划与建议,接下来,一起来盘点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哪些地方提到了“文化和旅游”?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6处与文旅相关内容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做《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有三处提到文化:
第一处是在回顾过去五年工作时,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和档案等事业,加强智库建设,扎实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加强和创新互联网内容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站向社会免费开放,深入推进全民阅读,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体育健儿勇创佳绩,全民健身广泛开展。
另外两处是:在政府工作建议中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两岸同胞血脉相连,要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完善增进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同心共创复兴伟业。
报告中三处提到旅游,均位于回顾过去五年工作部分:
第一处是设立首批国家公园,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9000多处。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第二处是着力扩大消费和有效投资。面对需求不足甚至出现收缩,推动消费尽快恢复。帮扶旅游业发展。
第三处是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立足特色资源发展乡村产业,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增收。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2023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文旅相关内容
1、扩大内需、增强消费,促进文旅市场回暖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多措并举扩大文旅消费,推动消费复苏,成为各地发力的重点方向之一。各地政府积极响应,如北京明确,积极培育数字消费、文化消费、绿色消费、冰雪消费,加强商旅文体等消费跨界融合等;天津提出,实施百年金街、古文化街、意式风情区等传统商圈提质升级,加力发展首发首店经济,促进新场景消费赋能;上海指明,丰富红色旅游、古镇旅游、工业旅游、邮轮旅游、康养旅游等消费场景,促进文化体育、交通信息等服务消费,释放综合带动效应等。
天津百年金街 图源:爱上天津卫
为实现旅游业更大程度的复苏和更高质量的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强化政策支持,帮助旅游市场主体纾困解难,促进旅游市场全面回暖。
2、重大文化项目成为文化产业发展关键点
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成为多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文旅发展关键词。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在推动产业投资、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行业融合、助力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往往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大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通过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上海、江苏、广东、广西等地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明确提出,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浙江专门提出,聚焦建设国内外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实施文化和旅游投资“双百”项目计划,推进100项在建实施类、100项谋划招引类重大项目,完成文化和旅游投资1万亿元以上,到2027年文化和旅游产业增加值达到1.2万亿元。保障重大文化和旅游项目土地和资金需求;陕西明确,要发挥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带动作用。
3、文旅融合不断升级,品牌化建设加速
近年来,疫情加速了文旅行业的洗牌和整合进程,文旅融合走深走实。在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文旅融合成为热频词。
浙江明确把文旅深度融合工程列入事关全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十大工程”;江苏指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创新开展小剧场建设、乡村旅游、非遗旅游、红色旅游、全域旅游等文旅融合实践,推动文物和文化遗产在有效保护中更加活起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打造独具魅力的江苏文化旅游体验等。
盐城新四军纪念馆 图源:盐城发布
与此同时,全力推进文旅品牌建设,持续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成为各地在新阶段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打造新时代江苏文化标识,深入研究挖掘宋韵文化等浙江特色文化内涵,着力塑造“烟雨徽州”文化映象,构建“海洋文化看福建”品牌,打造福建文化标识体系,深化天府旅游名县名牌建设等,各地摩拳擦掌,不断结合区域特点和文旅资源,打造升级区域文旅核心竞争力。
4、新业态持续发力,成为文旅复苏排头兵
过去三年时间,露营、短途游、乡村旅游已然成为文旅发展的黑马。短期内,短途游、周边游、乡村旅游,包括季节性需求变化明显的露营自驾游等,仍然被业内视为接下来一年文旅复苏的排头兵。
其中,贵州,山西,内蒙古、辽宁等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均就露营旅游发展提出新要求。如内蒙古就提到,开展旅游专列、旅游包机等定制服务和汽车租赁等落地游服务。
“额济纳号·草原之星” 旅游专列 图源:额济纳融媒
同时,受益于供给侧的影响,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后,我国冰雪产业持续升温,“三亿人上冰雪”由承诺逐渐成为现实。纵览各地政府工作报告,除传统的冰雪旅游目的地黑吉辽外,北京、河北、甘肃、新疆、四川等地就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的发展同样提出了具体要求。如北京提出,扎实做好后冬奥文章,持续普及冰雪运动;河北明确,实施冰雪运动、冰雪文旅、冰雪产业融合发展行动,加快冬奥场馆市场化开发;甘肃提出,推进冰雪运动发展,带动群众“喜冰乐雪”;新疆明确,实施冰雪旅游品牌战略等。
新疆丝绸之路国际度假区 图源:新疆是个好地方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直播带货模式成为带动消费关键拉力,在上海、山东、甘肃、吉林、安徽等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推出了一系列刺激政策。
5、“文化+科技”深度融合,发展数字文旅
“文化+科技”不仅能够充分激发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同样也可以赋能新型消费业态打造。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这一点,在各地的政府报告中多有体现。
如广东提到要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大力发展4K/8K影视、数字出版,打造数字文化引领地;山东明确,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和“山东手造、山东智造”工程等。
深圳宝安元宇宙AR秀 图源:深圳发布
另一方面,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步伐进入新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近年来,各沿线省区市积极肩负起文物文化资源建设重任。
如四川提出,加快建设长征、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重庆明确,加快长江、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贵州将持续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建设等。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 图源:微甘孜
而在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也针对“数字文旅”提出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粤剧院院长曾小敏表示,数字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时代趋势,文化和旅游业界应顺应这一趋势,依托国家战略的顶层设计,研究落实文化和旅游行业的数字化发展战略规划,从优化制度、升级团队等方面加快文化和旅游业数字化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北京市委副主委、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建议,一是以技术实现文化和旅游产业数字化,鼓励数智文旅科技应用;二是推广电子票证,实现无接触旅游消费;三是把文化IP打造为线上线下融合的抓手。
黄山推出“先游后付”模式 图源:文化在线
截至今日,2023年全国两会正式落下帷幕。随着三年疫情的结束,“文化和旅游”成为本次两会的讨论亮点,各界代表委员围绕扩内需促消费、乡村振兴、数字旅游、文化传承等话题纷纷建言献策。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
可见,文旅产业地位日益凸显,逐渐发展成为战略性、综合性幸福产业,“复苏”“回暖”成为2023中国旅游业的关键词,也为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信心。2023年,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文旅产业将把握发展新机遇,向着新目标,脚踏实地,奋楫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