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察|文旅景区到底需不需要夜经济?

文旅夜游;不夜城;夜间经济;沉浸式产业 本文作者:张鹏远 2024-11-22 11:11:44
判断不夜城有没有旅游属性,就看它能不能吸引外地的游客。

旅游行业,真正的、全面的蓬勃发展,其实只有不到二十年的时间。由于旅游行业发展周期长的缘故,一直存在行业缺乏发展理论的现状,可能会干扰决策结果的其他信息过多,导致大量的旅游企业迷失自己的发展方向,天天沉浸于各种战术性地打补丁,却忽略了旅游企业的三年、五年和十年的发展目标。

文旅行业到底需不需要夜经济,文旅景区到底需不需要夜经济,需要一事一议。

不管是旅游景区,还是旅游城市,吸引游客前来游览,都需要核心吸引物,我们称之为旅游产品。旅游产品可以是一座山,可以是一个瀑布,可以是一个标志性的建筑,可以是一个博物馆,也可以是一场演艺。

夜经济在某个特定的场合,是可以成为核心吸引物的。如重庆的洪崖洞、解放碑,白天看平平无奇,晚上亮灯再看,大受震撼。

洛阳老君山的金顶,白天看金碧辉煌,晚上看金碧辉煌Plus,大量的游客奔赴千里,只为了看金顶亮灯,这就把一个旅游产品金顶,变成了两个旅游产品,一个是白天的金顶,一个是晚上的金顶。

这是观光类型的夜间产品,我们常提到的夜经济,还有一半的意义,是指夜间的商业。那位同行咨询的内容,我认为就是两种中的一种,要么是夜间的经济,要么是景观的亮化。
我们一个一个说,先说夜经济。

夜经济是一种商业模式,虽然算得上是一种文旅业态,但是他更精准的定位是城市市民的夜间玩乐需求。

也就是说,我们通常说的夜经济跟城市中的万达广场、小吃街是同样的定位。现在全国各地被广泛普及的不夜城,就是夜经济的代表。

我们判断不夜城有没有旅游属性,就看它能不能吸引外地的游客。

不夜城在旅游目的地可以当成一个旅游产品,可以作为旅游吸引物,如西安的大唐不夜城。不夜城在旅游资源匮乏的城市,甚至可以作为核心吸引物,如位于东北梅河口的东北不夜城,吸引了东北若干个省份的市民到此游览。

不夜城可以作为旅游的配套,也可以作为旅游的产品,但是更多的定位,是城市的配套。所有的不夜城,流量的基本盘都是本地的市民。如果有哪个公司说建一个不夜城,作为一个旅游产品去吸引外地的游客,那都是耍流氓,没有本地市民支持的不夜城,一定不能正常运营。

第二个,说说旅游景区景观的亮化。

通常,旅游景区标志性景观亮化后,可以拉长游览时间,可以丰富游览内容,在这个思路上,应该支持所有的景区对自己的核心景观进行亮化,在这个流量时代,景区每增加一个打卡内容,都能够成倍地增加互联网内积淀,强化旅游景区的品牌。

最后,我来聊一聊具有度假功能的综合性景区。

旅游现象的发展路径是确定的,先有观光,再有度假。当然,中国体量很大,在经济发达地区,人口较密集的城市周边,可以直接发展度假业态,但是它不是旅游,它是城市的配套。

对于综合性的景区,当旅游品牌、景区容量发展到一定瓶颈,会发现,战术性的市场营销已经不能推动景区的发展。

在这个时候,就有了发展其他业态的需求,其中度假可以尽可能地把游客留下来,是能够快速强化品牌、增加附加值、提高游客客单价最有效的抓手。

因此,综合性的景区,随着体量的扩大,会需要留宿和商业的业态,发展到这个阶段的景区做夜经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所以,旅游景区发展夜经济只有两种可能性:

1.景区距离周边的城市很近,甚至说景区就是城市的一部分,在景区周边做以商业为核心的不夜城,夜经济的本身就是城市的配套,同时也是市民的需求,这种情况只要策划得当,都是对旅游景区品牌的加强,不管景区发展阶段如何,方向都是正确的。

2.旅游景区已经从观光型转到了度假型,景区有庞大的留宿能力,并且有稳定的客源,打造逛吃逛吃的夜经济,不管是观光还是商业,都是强化留宿游客无处安放的夜间娱乐需求。

除此之外,不建议任何处在市场营销阶段的景区做除核心景观亮化以外的夜经济。

夜经济的本质是市场化的商业模式,不管是自营还是招商的商业,都需要通过游客的消费来赚取利润。

打造夜经济,和城市商业中心的招商是一样一样的,如果一个中心商场,第一波招商有大量的商户经营亏损,达不到预期的商业氛围和商业区的人流量,那么整个招商过程就是失败了,中间通过修修补补的方式很难达到目标,要么斥巨资招大商,要么推倒以前的方案重新招商,第一次招商失败的代价就是三年内产生不了商业价值。

旅游景区的夜经济,同样是这样一个商业模式,利用了景区的知名度招第一波商业通常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不能一炮走红、稳健运营,那就很有可能意味着整体招商完全失败。

笔者走访景区期间,见过大量的僵尸商业街,都是因为在不合适的时期强行发展了商业,强行发展了夜间经济,旅游景区的品牌和游客量支撑不了这个商业体,这是妥妥的拔苗助长,从景区发展的角度来说,不尊重旅游现象发展的客观规律。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