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察|古镇运营的七个关键问题

古镇旅游;文旅小镇;文旅运营 本文作者:执惠 2025-04-20 12:32:50
无论游客还是优质商家,都不会给古镇运营太多的时间和机会。

又回到了自己熟悉和喜欢的环境,回到那些新的或者旧的古镇、老街中,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是幸运的,在此感谢为我提供这个机会的、同样具有文旅情怀的老板。

——当我在古镇时,我在想什么

心怀感恩,用一天时间整理自己的心得,分享给一直关注我的朋友。

为节约文字,古城、古镇、小镇,统称为“古镇”。

还是定位

一个古镇,需要确定自己的身份。身份只有两种,度假古镇和观光古镇,无论是否有门票。

度假古镇适合大多少古镇,它的核心竞争力,是夜游功能和能让游客“住下来”的能力,很难做到,但必须做到。更深层次,让游客“养心”,除了古镇烟火气,它突出对休闲度假功能的配套与服务。例如乌镇西栅。

观光古镇需要有独一无二的先天资源优势,与周边不仅有差异,而且要巨大。

嘉兴濮院,把古镇的复原、文化的静态表达、建筑与场景的忠实表达与艺术呈现,做到几乎无人企及的高度。然而,市场的反馈达不到预期,不是不够用心,而是它所处的环境——古镇云集,让它定位的核心竞争力变弱了。

在美好愿望与工匠精神之前,是定位。

度假古镇与观光古镇,在前期的基础配套、酒店娱乐、夜游产品、活动体系等方面完全不同,因为盈利模式和运营模式不同。

两类古镇的界限有时是模糊的,甚至随着运营观光型可能会转向休闲型。但作为操盘手,模糊古镇的定位,意味着模糊了主力客群、模糊了产品与运营模式、也模糊了盈利模式。

从哪里挣钱?

门票、住宿、游船,是乌镇西栅的三项主要收入,如果没有记错,它们占的比重超过整体进项的85%。

它的操盘思路是:在我开发古镇之前,我就知道,主要收入会来自这三项,并且,这些资源都在我手里。我知道游客喜欢的商铺是什么样的,所以我采用宽松的引进政策和严格的选择与管理机制。我知道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部分商铺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服务游客、用来引流的。

游客上来后,乌镇商铺的收益,最终也没有辜负操盘者的期望。

对于新建的小镇或文旅街区,迫切的核心诉求是物业的销售,支撑销售的不是租金水平,而是游客量,游客量也是持续良性运营的关键。

游客量取决于产品与服务(如果把古镇作为一个产品),其次才是运营。实际上运营在一个完全成型的、不打算重构的景区面前,赋能极为有限。

这是定位之于不同类型古镇及其运营、盈利模式的重要性。

拿什么吸引游客?

对于古镇,留住、培育和挖掘本地特色的优质商家,营造本地生活的烟火气,都是最为重要且紧迫的工作。

无论游客还是优质商家,都不会给古镇运营太多的时间和机会。

不是所有运营方都能控制古镇的所有商业,对于门票型古镇,对古镇优质商家的支持和引入,是不分业主经营、出租或是自营联营的,因为他们首先是景区引流与游客体验的一部分。

观光古镇突出忠实而自然的呈现,门票价值接近古镇的风貌与文化价值,例如唐城、乌镇的东栅、平遥古城,它们一般是安静的。

占大多数的度假古镇,突出体验与度假需求。一方面,游客希望沉浸的体验古镇历史、生活和文化,弱化或静止时间,自己去发现惊喜;另一方面,游客期望享受到度假所需的便捷、品质与服务。

一个古镇,或多或少都有会自己的核心旅游产品,历史遗留的或创新的。例如实景演艺、游船、主题馆、历史遗址、创意市集等。

然而古镇最大的、赖以生存的旅游产品,就是古镇自己。

对于新建的小镇或文旅街区,其核心的旅游产品是它的主题。

一个深度结合当地文化和市场空白的主题被确定后,当建筑、场景、景观、亮化、旅游产品、引流产品、活动体系、业态、游线、公建、演艺、产业培育、艺术引进等所有动作,都围绕这个主题时,其核心竞争力就会凸现。这是操盘此类项目最重要的策略,也是唯一的出路。

需要说明的是,此类项目对结合文化的场景氛围营造要求非常高,往往需要艺术的融入。它不仅要求设计水平,也要求对文化与艺术的把握;不仅要求静态的表达,也要求与运营的结合。

游客是用心投票的。知道游客要什么,比自己想做什么重要得多。注重细节和工匠精神,比做一个旅游产品重要得多。

没有情怀,还真做不了古镇。

门票值不值? 

一个古镇,设置门票或者取消门票,不是应不应该的问题,而是值不值的问题。

当游客觉得“值”时,就可以设置门票。或者说,当设置门票,就必须有实实在在的动作,让游客觉得值。例如,你可能需要短期放弃一部分租金收益。

门票筛选出了目标客群,满足这部分客群需求,需要一个景区从运营角度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实际上,是一个景区在产品、运营与服务方面综合提升的动作。

例如,原有的部分商铺租金或商业经营收入,转化为满足游客需求的门票附加值;增加原来没有的免费的活动、文化或生活场景的营造或是非遗文创的展示,就成为必须要为游客提供的选项。原来无序的景区商旅管理、商业业态、品控与服务,就需要形成集中管理、提升和支持的机制。这是门票古镇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实际操作中,因设置门票或取消门票而进行的一揽子方案中,最终实施落地的难度甚至大于新建一个小镇的难度。关键词是:专业度、专业精神、资金保障、政府政策支持、集权。

旅行社喜欢什么?

很多古镇,尤其是新建的门票型古镇,也如72奇楼这样的门票型主题街区,对旅行社依赖程度高,可能在定价时处于被动状态。为什么乌镇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对旅行社的过度依赖,折射出对自己项目的不自信。

在游客自我觉醒的时代,重度依赖旅行社的古镇是无法长久存活的。

一定程度上,旅行社与银行类似——喜欢锦上添花。

求人不如求已,功夫还是要下在自己身上,这是长久解决问题的根本。

建议的方法:游客优先下更远的视野、主题的突出、产品创新、细节与服务、尝试与旅行社投资绑定、给门票更多附加值、营销推广的散客友好、逐步去化团返旅购店。

古镇网红

网红包括网红的人、网红事件营销、网红活动或演艺、网红场景、网红产品或商品。

网红具有爆发强、热度短、易于复制、难于创新的特点。

古镇无疑是网红最好的载体之一,网红对古镇具有重要的赋能作用,创造网红是古镇运营的重要工作。

每个网红作品都凝聚着创作者的大量心血和精力。复制网红是错的,创新网红是必要的,低俗网红需要摒弃。

例如,拼凑网红场景形成自己的街区氛围,古镇会受到伤害,游客对重复性的网红内容极为反感。有些古镇内自创的市集很受欢迎,而图省事引进的全国通用小吃市集则受游客诟病。

其实,我们的创意,不一定要打造成一个网红,也不一定每一个都会成功,游客喜欢就好,喜欢的多了,也许就成了网红。

造什么节、活什么动

古镇要有自己的节日,而且不止一个。

节日主题来自于在自身特点上的挖掘和创造。它对景区运营有着重要意义,策划和实施自己的节日,进行资源整合,培养自己的节日品牌,是运营最基本的能力要求。

古镇自有的节日,就像音乐有了起伏才动人,就像人们有了春节、圣诞节才觉得有幸福感一样。

古镇的活动,不仅指传统意义上的活动,也不仅指那些某个时间,散落在某个小场地上的表演,它需要配合古镇的历史、文化与生活,需要自然而不做作,需要体现在细节上。

一位挑着菜担走过的老农,卖豆腐的吆喝声,酒坊里飘来的酒香,一位免费的擦鞋匠,一位自愿付费的速写肖像画师……,这些既是活动,也是场景,如果你用心了,游客就会感受到,如果做得足够多、足够好,游客就会满意。

古镇的运营有技巧吗?有,好像也没有。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游客想要什么,然后用心去做就好。注意,用心去做。

题外:关于行业前景与内卷

有些评论对行业内卷或是前景过于的悲观,行业确实会下行,消费确实在降级,但它也会反向推动优质景区的出现。客观评价不是悲观,优秀是竞争出来的。

之前写过一篇关于内卷的文章,我反对的是,那种利用政府资源,以城市为单位,粗暴的做表面文章、争短期效益的、浪费社会资源的内卷。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