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屿海集团被立案调查,看概念化阶段康养文旅的"三重现实枷锁"

康养文旅;山屿海集团;康养旅居基地 本文作者:张功赞 2025-05-22 10:35:11
中国康养产业仍停留在概念化阶段,与理想中的"银发经济"相去甚远。

近日,曾连续6年跻身“浙商全国500强”的头部康养企业山屿海集团,因旗下麦子租赁平台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沪杭两地警方正式立案侦查。

作为中国康养文旅赛道的早期入局者,山屿海集团以“康养+文旅”为双轮驱动,构建起覆盖旅游度假、健康管理、医疗养老等多领域的产业版图,宣称在全球布局70余个康养基地,试图通过“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模式打通银发消费场景。

其提出的“旅游康养一体化”概念,一度切中传统养老模式单调、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市场痛点,吸引了大量追求品质晚年生活的高净值客群。然而,当资本热潮退去,这家看似风光无限的企业,却在盲目多元化扩张中迷失了方向。康养业务的利润微薄与高融资成本使得企业财务压力日益增大,直至资金链断裂,引发投资者恐慌,继而东窗事发。

这一事件不仅折射出单家企业从行业明星到深陷非法集资泥潭的坠落轨迹,更撕开了中国康养文旅产业在概念化发展阶段的深层病灶——当“银发经济”的美好愿景遭遇融资困局、消费断层与行业乱象的三重挤压,一场关于产业本质的深度拷问正摆在全行业面前,也深刻揭示了中国康养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困境。

中国康养产业仍处于概念化发展阶段

作为中国康养行业的头部品牌,山屿海康养虽抢占先机却面临诸多挑战:市场拓展不及预期、投资回报周期过长、现金流紧张等问题接踵而至。当前康养产业高度依赖房地产和医疗两大领域,却双双遭遇融资困境。部分企业为解燃眉之急不惜铤而走险,山屿海康养因涉嫌非法集资被立案调查的事件,彻底撕下了行业表面的光鲜外衣。

这折射出中国康养产业仍停留在概念化阶段,与理想中的"银发经济"相去甚远。笔者在《你期望的银发经济可能与旅游无关》一文蹭指出,我国真正具备康养消费能力的小康老人占比极低,多数退休人员收入仅够维持基本生活。加之就业压力导致的"啃老"现象普遍,进一步削弱了老年人的消费意愿。

具体来看,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严重制约了康养项目的发展。融资渠道收窄、建设成本攀升,导致众多康养地产项目陷入资金链断裂的困境。在医疗资源方面,优质医疗资源过度集中于大城市三甲医院,使得康养机构难以获得足够的专业支持。动辄上千万的医疗设备投入和漫长的投资回报周期,更让中小型康养机构望而却步。山屿海康养选择"非法集资"的极端做法,恰恰反映了整个行业面临的融资窘境。

边缘化困境:中国康养产业的现实处境

山屿海事件绝非个案,其背后是中国康养文旅产业集体性的成长烦恼。处于概念化阶段的中国康养产业面临"三重现实枷锁"的挑战:陷入“伪需求”困境、产业生态十分脆弱以及行业标准缺位。

追溯中国康养产业的起源,主要脱胎于酒店业的转型升级和传统养老机构的改良升级。这种"拼凑式"的发展路径导致产业体系支离破碎,始终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产业链条。

更关键的是,受传统"养儿防老"观念影响,我国老年人普遍青睐居家养老模式。民政部数据显示,超过90%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仅有不足5%会考虑专业康养机构。即便在少数的富裕老年群体中,真正愿意尝试康养服务的比例也相当有限。

看似庞大的市场潜力背后是残酷的现实:我国退休人员月均养老金约3000元,除去基本生活开支后所剩无几。而高端康养机构动辄数万元的年费,对大多数老人而言无异于天文数字。

与此同时,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催生了普遍的"啃老"现象——约68%的年轻人需要父母资助购房首付,42%的已婚子女仍需父母补贴生活开支。这种代际经济压力进一步压缩了老年人的消费空间,使得康养市场陷入"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

产业生态的脆弱性同样堪忧。当前超60%的康养项目依附于房地产开发,在行业调控政策下,融资渠道收窄与建设成本攀升形成双重挤压;医疗资源端,优质医护人员短缺与千万级医疗设备投入,让中小机构难以跨越“医养结合”的门槛。

此外,行业标准的缺失更让乱象丛生。从五星级酒店改造的"康养会所"到乡镇卫生院挂牌的"养老中心",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收费标准混乱无序。某第三方机构测评显示,超过60%的康养机构存在虚假宣传问题,35%的所谓"医养结合"机构实则没有执业医师常驻。

山屿海的陨落为行业敲响三重警钟:其一,任何脱离实业根基的 "概念套利" 终将付出代价,康养文旅的本质是重资产、长周期的民生工程,需摒弃赚快钱思维;其二,盲目多元化等于资源稀释,在医疗照护、康复护理等核心能力尚未筑牢前,跨领域扩张只会加速风险积聚;其三,金融创新必须守住合规底线,任何以 "创新" 之名行非法集资之实的行为,终将触碰法律红线。

笔者认为,中国康养产业要实现从概念炒作到实质发展的跨越,需要构建"三位一体"的解决方案:政策层面完善融资支持体系,市场层面培育老年消费能力,行业层面建立统一标准规范。只有当银发群体的真实需求得到精准满足,康养产业才能真正摆脱边缘化困境,成为老龄化社会的重要支柱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张功赞
作者
58
文章/篇
74915
阅读/次
小编推荐
推荐报告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下一篇
没有了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