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
近日,辽宁兴城“正月十五摸石狮子”民俗成功入选《中国风物报告》全国百大风物系列榜单。这座拥有近六百年历史的明代古城,正凭借一句“摸摸狮子头,一生不发愁”的民谣,悄然撬动县域文旅发展的新支点。
石狮不再只是静守城门的文物,更成为连接历史与当代的情感符号。在年轻游客眼中,它代表着可触摸的文化温度,也是一种能参与、可带走的旅行记忆。
如今,兴城文旅正以石狮IP为引领,通过数字化创新、产业深度融合与全域资源整合,探索一条从“产业名城”到“文旅新城”的转型之路,让传统文化在现代旅游中焕发全新活力。

图源:《中国风物报告》
风物新生
老传统如何变身新网红
据了解,兴城摸狮子的习俗已延续近四百年。
传说中,古城东南角的石狮因偷吃豆腐被人打豁牙,一位善良的老奶奶每日为它擦拭伤口,石狮托梦报恩,形成了“正月十五摸狮祛病”的民俗。如今,这一传统正被赋予全新生命力。
为适应当下文旅数字化、数字体验化的消费趋势,当地通过科技与创意,让静态民俗“活”了起来。
比如,游客扫描石狮即可观看AR动画传说,参与虚拟祈福;线上“云摸狮”小程序让无法亲临的游客也能远程体验,上线首月访问量突破10万人次。这些数字化尝试,让古老的石狮在虚拟世界获得新的传播力。
更具突破的是沉浸式场景打造。东北首部沉浸式演出《就在宁远》将袁崇焕守城历史与民俗传统巧妙融合,游客白天摸狮祈福,夜晚看剧入戏。配合全年不间断的祭孔大典、古城灯光秀,形成了“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主题”的体验矩阵,成功破解了民俗旅游的季节性瓶颈。

石狮子IP周边文创产品 图源:兴城市文旅广电局
产业共融
当泳装之都遇见古城IP
作为“中国泳装之都”,兴城创新性地让传统文化与优势产业握手。在国际泳装博览会上,模特身着融合石狮元素的泳装进行古城走秀,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成为社交媒体热议话题。
“工业+文旅”的融合探索进一步打开了发展空间。
兴城开放泳装工厂供游客参观,开发“泳装研学”线路,让游客亲眼见证一块布料如何变成时尚泳衣。这种透明化体验不仅丰富了旅游内容,更让“兴城泳装”品牌深入人心。目前,兴城泳装年产量占全国近40%,全球每4件泳衣就有1件产自这里。

兴城泳装亮相泳博会国际泳装展馆国风秀场活动 图源:辽宁文旅
此外,兴城市也将乡村资源纳入这场融合实验。在花生丰收季,游客可体验“落花生”农事活动;滨海沿线,7公里红海栈道与旋转风车构成浪漫景观。
数据显示,2025年1-9月,兴城接待研学团队超500批次,乡村游收入同比增长45%,形成了“白天游乡村,夜晚逛古城”的完整体验闭环。
全域焕新
山海泉城的升级之路
兴城的文旅转型不止于风物IP,依托国家级森林公园首山、明代温泉等优质资源,这座城市正构建“山海泉城”一体化的新格局。
首山国家森林公园成为生态旅游新亮点。登上大青山,满眼苍翠,视野开阔,是天然氧吧也是摄影胜地。而汤上温泉自明代业已闻名,无色无味的矿物质泉水与“温泉小院”民宿的稻田景观相映成趣,成为都市人疗愈身心的热门选择。
此外,兴城还与周边景区共建“辽西文化旅游带”,将古城文化、滨海休闲、工业旅游串珠成链,探索更宏大的文旅融合布局。通过推出“摸狮子+滨海度假”“泳装工厂+红色遗址”等组合产品,游客停留时间延长至2.3天,过夜游客比例提升至60%。2025年春节期间,兴城古城游客量同比增长超300%,石狮子文创产品销售额突破千万元。

龙薮湾美景 图源:葫芦岛文旅
兴城的实践证明,古老的民俗不是尘封的遗产,而是可以引爆当代消费的超级IP。当冰冷的石狮被赋予温暖的仪式,当六百年的古城遇见现代的创意,最质朴的风物也能释放巨大的经济能量。
未来的兴城,需要在深度与广度上继续探索。一方面深化IP内涵,开发更多有温度的体验产品;另一方面拓宽产业边界,让风物IP与城市发展更深度融合。正如兴城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周游所言,“风物要成为骑马人,城市要成为骏马”。当传统文化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风物才能真正成为带动县域经济腾飞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