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访 | 青橙科技CEO黄而慧:开辟健身房运营的下一个场景?

人物 本文作者:柳琛琛 2016-07-07 10:43:11
“青橙科技”紧紧抓住健身行业痛点,以一款并不起眼的To B产品切入,迅速获得口碑。在面临依赖于健身工作室发展而发展的天花板时,“青橙科技”将推出To C产品。接下来的这一步,很可能将决定这家创业公司的高度。

以向经营者提供健身工作室运营方案为卖点,“青橙科技”在2014年7月开始正式筹备,10月20日产品上线。不久便获得创新工厂50万美元天使轮投资。2015年7月,“青橙科技”又完成由顺为资本领投、动域资本跟投的2000万元A轮融资。

接受执惠记者采访时,“青橙科技”CEO Kent(黄而慧)透露,“青橙科技”正在进行数千万元B轮融资,计划在2016年7、8月份完成。

健身房or健身工作室?

1999年,上海出现中国第一家健身房,时至今日,中国健身行业市场规模已达到千亿级。随着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健身行业成为人所共知的朝阳产业,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业内人士估计,全国健身房数量约有近万家,此外还有约2万家健身工作室,教练数量达20-30万人。在今年“两会”期间,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曾表示,目前全国体育及相关产业总规模1.4万。今年5月5日,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经常参加锻炼的人数要达到4.35亿,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要达到1.8平方米,体育产业总规模要超过3亿元等目标。6月23日,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要求到2020年,体育消费总规模达到1.5万亿元。

然而,对于B端从业者来说,这一行业有亟待解决的难题:运营成本高企。

一般地,健身房规模较大,器械齐全。在投入高成本后,经营者往往急于以预售会员卡的方式收回成本,超发会员卡的现象比较普遍。消费者缴纳会员费后,健身房通常不再对消费者使用进行限制。可以这样理解,消费者缴纳的费用,是租用场地、器械的租金。由于对消费者管理能力有限,会员续费比例较低。较高的成本投入也对经营者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另一种经营模式——健身工作室——出现后,在2015年呈现爆发式增长。这种新型健身场景通常规模较小,定位于中高端消费者。用户不以租用健身设备的方式健身,而是在专业人士帮助下健身。与大型健身房不同,健身工作室绝大多数采用按课时收费的模式,健身教练与客户之间通常以1对1或1对多的方式授课。这种经营模式也决定了,健身工作室的生存依赖于维持稳定的长期顾客的数量,发展瓶颈较为明显。对于经营者而言,一方面要求能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另一方面需要提高效率,降低空置率。

开辟移动运营新场景

利用SaaS工具,能大大提高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客户体验。但SaaS技术依赖于规模化。“青橙科技”从“提升健身工作室经营效率”出发,针对B端管理者的健身房管理系统,针对健身行业会议较多的特点开发的培训&会议报名系统,以及健身教练助手,三大产品互相导流,创造性地搭建出健身行业ToB产品新生态,提高客户产品依赖度,在规模化上取得竞争领先。
健身房管理系统

“青橙科技”打造的健身房管理系统从如何最便捷地预约教练这一痛点切入。借助健身房管理系统,运营者可以管理课程、教练、会员卡,某某教练哪一时间段可以上什么课,价格多少,课程人数多少等等问题一目了然。安排好后,可以用在微信公众账号、微博上,也可以制成二维码,或者直接发给客户。消费者所需求的1对1课程,管理系统也可以沟通安排。利用SaaS技术,极大地降低了消费者与教练、经营者之间的沟通成本,也在更大程度上利用教练的时间,提高健身工作室的营收。

记者了解,该健身房管理系统采取收费模式,每个工作室每年收取4800元费用。

健身会议&培训报名管理系统

业内人士透露,全国健身大会一年超过一百场,培训会议则超过1000次。在推广健身房管理系统的过程中,“青橙科技”捕捉到健身会议、培训信息传播困难、报名方式低效的痛点,开发了健身会议&培训报名管理系统。会议信息得以定向传播,有意参会者可以直接报名,在线完成支付。而“青橙科技”,则获取优质宣传效果。

健身教练助手

对于教练而言,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服务更多的客户是提高收入的一大痛点,健身教练助手帮助教练在线管理顾客,方便客户预约教练,在连接消费者与教练间起到提高效率的作用。健身教练助手除了帮助健身教练完成日常约客工作外,健身教练助手向教练提供最全的行业培训信息,并且做到一键报名。

据执惠记者了解,健身业界行业会议、培训非常流行,规模大到超过1万人,小则几百人参加。根据“青橙科技”发布的《2015-2016健身工作室运营白皮书》,健身教练人均年参加培训1.12次,人均年参加健身大会1.08次。


健身房管理系统

Kent透露,在全国健身工作室中,“青橙科技”产品市场占有率约15%,在教练中占40%,均遥遥领先于竞争对手。三个产品组成的生态加高了行业壁垒,在与同行竞争的过程中,“青橙科技”占据先发优势后,竞争对手再切入同质化产品,在打开市场上存在不小的规模化压力。

2016年6月17日,“青橙科技”发布了“健身房管理”APP。接下来,“青橙科技”将推出针对有一定健身经验客户的C端产品,一方面让现有的用户使用C端产品,另一方面挖掘潜在健身用户。

在盈利模式上,比起卖SaaS服务,“青橙科技”更想在扩大健身产业规模中赚钱:通过帮助健身工作室增加客源,获得分成利润。

在加强服务B端的能力方面,Kent表示,“青橙科技”将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产品上,不仅仅作为一个工具,要成为使用者获取行业资源的渠道;市场上,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加强线下活动。“通过提高市场占有率,打磨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健身工作室(健身房)经营水平,以建设健身行业信息化平台。”

同时,Kent强调,不会推出To C端实体产品,也不会开健身店,“青橙科技”的目标,是做优化行业的平台,打造健身行业最好的服务商。

后记

拥有十年旅游行业工作经历的Kent,毅然加入从未真正接触的健身行业,取得了目前的成功,除了怀有创业理想、眼光犀利、一定的运气成分外,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对产品定位的精准把握。

“青橙科技”紧紧抓住健身行业痛点,以一款并不起眼的To B产品切入,迅速获得口碑。分别针对健身工作室管理者、会议主办者、健身教练的产品互相融合,实现信息流动。随后进行规模化,从而在与竞争者的卡位战中占据优势地位。在面临依赖于健身工作室发展而发展的天花板时,“青橙科技”将推出To C产品。接下来的这一步,很可能将决定这家创业公司的高度。

*本文作者:柳琛琛(个人微信号:Alex-chenchen,欢迎关注,添加时请注明“姓名+单位+职位”以方便备注,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