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经济运行周期,迎接大洪水时代的超级黑天鹅

产业投资 本文作者:执惠 2017-03-06
人类经济发展的核心是不断繁衍扩大人口,不断消耗资源、期间不断发展科技。由于经济增长可以看做是生产力/生产效率不断的过程,所以我们也可以得出结论,影响人类生产力/效率的核心要素是:人口和技术。

这篇文章综合了之前文章的一些逻辑和数据,同时新增了不少一些内容。一方面是普及经济学常识,一方面是对全球未来经济的走向的一个判断。

一、经济运行的周期

让我们先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人类不断发展的核心是什么?我的答案是:除掉资本和体制干预的影响,从能量是守恒的角度看,人类经济增长的本质就是不断消耗地球资源的过程(少量太阳能宇宙能),换句话说,人类经济的发展是基于“制造业”——把地球上可用的资源制造成人类需要的东西,期间包括生产效率的提升和商业模式的改进(互联网依附于“制造业”)。

在狩猎农耕时代,人类以消耗土地、动植物资源为主,把这类资源加工成各种食物或生活用品,此阶段经济增速缓慢;在工业时代,人类以消耗能源、矿石、有机物为主,加工成各种化合品、工业品、建材、汽车、飞机等,经济增速较快;在后工业时代/互联网时代,经济增速大分化,发展中国家仍在工业化中(世界工厂),而发达国家对自然资源需求量大减,发展出了更好的商业模式、更低的损耗、更高的效率的互联网。

所以,人类经济发展的核心是不断繁衍扩大人口,不断消耗资源、期间不断发展科技。由于经济增长可以看做是生产力/生产效率不断的过程,所以我们也可以得出结论,影响人类生产力/效率的核心要素是:人口和技术。

当然这是从超长周期或超大的宏观角度看,如果从短周期或微观一点来看,经济的周期还决于资本(信贷周期)+体制(体制不仅影响生产效率,还影响信贷周期),具体的变化可以用以下图来表示,注意图中经济增长的曲线均匀稳定,这只是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在某些时刻经济增长会突然跳升(如技术突破),在某些时间则会不增长甚至下滑,并且人类经济增速有快有慢,每个时期差别很大。这张图也是桥水基金在解释经济运行原理时常用的图:

三个周期如何相互影响呢?生产力的提升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人们赚的钱越来越多,消费也越来越多,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力的提升,这是一个不断向上的正反馈。但人们总不满足,想要赚更多的钱,买更多的东西,他们认为繁荣会一直持续下去,于是开始加速借钱,这带来了信贷的繁荣,消费越多经济越好,信贷越繁荣……不过人们过度的投资和透支的消费不可永远持续下去,当经济/信贷增速超越生产力太多时泡沫就会破裂,引发经济危机。长期信贷/债务周期一般持续20年甚至更长;短期信贷/债务周期一般是3-5年。

二、世界经济当前的困境

自上一次(08年)信贷泡沫破裂之后,一个比较特殊的经济周期来到了,即在人口、技术、生产率下滑的情况下,依靠国家意志(大放水)稳住了经济。

我的问题是:在人口、技术、生产率都没有提升甚至下滑的情况下,在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我们政府还能靠货币(信贷)宽松支撑摇摇欲坠的经济和泡沫的金融市场多久?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解释一下,为什么说决定经济发展核心的人口、技术、生产率已经见顶了?为什么说宽松或者说信贷无法继续扩张下去?具体来看数据:

1)人类整体技术在工业革命之后提升的很慢,最近一个高点是2000年,之后增速大幅下滑(图为全球劳动生产率增速):

主要原因是:电子科技行业进入量子时代,增速大幅放缓(已经达到体积最小的极限导致摩尔定律已经失效);而互联网已经把效率提升到很高的水准,很难进一步大幅提升(互联网本质上是改变商业模式和提升效率,并不会改变“制造业”的本质);至于传统的制造业,在工业革命之后没有飞跃性的突破,机器人革命或许是一个突破点,但现在还没有形成质变。

2)下图为全球劳动力人口增速,在08年左右出现了拐点(金融危机如期而至),注意中国劳动力人口增速下滑的速度,相比其他国家非常惊人,2015年之后开始负增长:

3)而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也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消费低迷变相等于人口减少)。下图显示美国的前0.1%人口财富和剩余的90%人口相同:

注意图中3个时点。

第一个时点是1930年前的大萧条,这之后开始了美国贫富差距长达50年的收窄,这也是美国不断发展前进成为世界第一大国的50年。

第二个时点是2000年之后,贫富差距曲线开始变陡了,这恰好对应了2000年劳动生产率开始下滑的时点(蛋糕做不大就开始分蛋糕了)。特别留意07年前后,穷人的财富占比迅速滑落。图中没有给出最近5年的数据,但不难想象,随着全球不断的宽松甚至大面积的负利率,贫富差距的曲线必然加速拉升(负利率是对穷人的征税)。

第三个时点最重要,是1980年-1985年前后,贫富差距开始逆转的几年,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没错,恰好是美债收益率见顶的时间,之后开始了长达35年下行周期的开始,见图:

全球利率代表的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受到的影响因素很多(全球化分工体系、中东石油格局、新一代技术、人口流动、中国因素等等),但这并不意味着贫富差距见底和美债收益率见顶是巧合。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穷人收入一直不增长(扣除通胀后)无力增加消费,而大量穷人决定了长期通胀走势,消费不断下滑必然导致利率不断下行;另一面,富人钱越来越多,但他们个体数量太少,即便一个人消费再多也无法替代庞大的穷人消费群体,富人的钱无处可去,各种泡沫此起彼伏;正所谓穷人输出通缩,富人输出泡沫。

下面这图就更为直观了,蓝色为美帝人民收入增速曲线,红色为美帝人民借贷增速曲线:

可以看到收入/借贷趋势的逆转起于1983年(恰好是贫富差距的低点),而在2000年之后,美帝人民的收入增速就再也没超过借贷增速了(储蓄率逆转),2000年不就是全球技术发展增速见顶,生产率增速见顶的时间吗?一切都是那么的“巧合”,80年代和千禧年毫无疑问是两个重要的时间点。

不论如何,人们2000年之后越来越依赖借钱消费,还记得上文说的经济运行原理吗?我们带入进去,在2000年之前的10多年,人们收入增速越来越快,消费也越来越多,但人们不满足,想要买更多的东西,并且他们认为收入增速会一直保持高增长,于是他们开始加速借钱,这带来了信贷的繁荣,这又加速刺激了经济,经济越好人们对有钱有信心,信贷越繁荣。不过人们过度的投资和透支的消费不可永远持续下去,当经济/信贷增速超越生产力太多时泡沫就会破裂,于是08年次贷危机来临。

08年之后就是全球大放水,但大放水除了搞起资产泡沫进一步拉大贫富差距使得经济越来越萎靡、通胀越来越低之外,毫无建树,为什么?日本早在90年代就告诉我们,撒钱没用,撒孩子和提高技术(生产率)才有用!但遗憾的是劳动力人口增速在08年开始大拐点,生产率在2000年开始下滑,贫富差距在2000年之后开始加速,在09年之后疯狂加速。在生产力(人口、技术、生产率)不断下降和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情况下,仅仅依靠国家意志的大放水带动的经济透支式的上升毫无意义,经济只能短周期的昙花一现,放水→短暂繁荣→进一步衰退→加大防水→更短的繁荣→更大的衰退→更大的放水……饮鸩止渴式的恶性循环到了什么地步呢?利率不断下行,突破理论极限的0,全球更是一度有1/3的国债出现负利率!而全球资产价格泡沫不断刷新历史新高!

2016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开始了又一次的短周期“复苏”,这里先不提中国的巨大贡献和其他的因素,我们来看贡献全球贸易的美帝人民的信贷情况,在低利率的宽松环境下,家庭部门越来越敢借钱(注意逻辑的转变,以前是经济繁荣向好时信心充足借钱越来越多,现在则是利率越来越低借钱越来越多,而非信心越来越足),美国家庭高负债高支出是支撑美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本轮复苏的重要力量(也是支撑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美国家庭现在的负债情况如何呢?距离历史新高一步之遥!

16年四季度美国家庭总负债环比增长1.8%至12.58万亿美元,仅略低于金融危机刚刚开始时2008年三季度的峰值(12.68万亿美元),2016年全年,美国家庭负债总额上升了4600亿美元,年增长幅度为十年来最大。其中美国房屋抵押贷款已经增长至07年三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房贷余额是美国家庭负债的最大组成部分。而车贷余额是创纪录新高,学生贷款余额也创纪录新高。美国通用汽车次级贷款的数据显示,拖欠超两个月的逾期率在今年1月飙升至2009年底以来最高水平。

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如果今天我们借了这么多钱来买房、买车,那么明天的房和车谁来买呢?过度的债务是一种对未来消费的透支,必然不可持续。

插一句题外话,在美帝的几个重要转折点:1981-1989年(贫富差距逆转时)迎来著名的共和党总统里根,2001-2009年(技术增速见顶时)迎来共和党总体布什,2016年迎来共和党总统川普,这些重要的时刻,迎来的这些总统都是巧合吗?只有上帝才知道,为什么美帝总能在危难“抉择的时刻”找到那个能做出抉择的人。

4)最后再来看全球信贷泡沫。下图是IMF发布的2015年全球非金融行业债务情况:

注意几个时间点,2000年时,全球总债务占GDP的比快速创了新高,达到246%;到2007年时又快速的增加到269%;2014年整体债务突破07年高点达到286%,而根据国际金融协会(IIF)在17年1月发布的报告,2016年全球债务占GDP比再次快速攀升,达到325%以上,注意,08年之后的债务或者信贷扩张主要是中国贡献的。

在长期债务周期见顶的情况下就会发生超级经济危机,如1929年大萧条,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裂,97年亚洲经融危机,08年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历史上看,在金融危机发生前,债务的增速会突然飙升,那么这次会不一样吗?这个世界,尤其是中国,距离下一个 “明斯基时刻” 还远吗?

这里推演一下债务信贷周期的运行逻辑,以及明斯基时刻的判断。

我们都知道周期衰退是因为信贷债务快于生产力增速,当债务达到一定的水平后,人们便无法继续扩张自身的资产负债表,因为如果人们的收入大部分用于还债的话,人们就会减少消费,而你的消费是彼的收入,这样形成一个向下的正反馈,人们赚的钱越来越少,消费的也越来越少,债务比会越来越高,同时随着人们对各类资产的投资下滑,资产价格也会下跌,资产价格下跌后银行的贷款会更谨慎更少(抵押物价格降低),这同样是一个恶性循环。所以,债务的偿还就是信贷湮灭的过程,当然这会带来通货紧缩。

政府想要干预周期,能做几件事,一是降低利率,让债务负担变小,二是想办法把债务往后延(发行长期债券购买短期债务),或让债务违约,三是想办法刺激消费、生产(政府赤字加杠杆、降税),四是发行基础货币来代替信贷的消失。

在目前情况下,利率已经降无可降,很多国家甚至史无前例的负利率,央行的工具箱已经空了,而债务在不断展期中已经接近上限,欧洲、日本等很多国家无法继续举债,债务的大量违约和负利率进一步伤害了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使得大量银行出现危机或潜在的危机(坏账率极高),而政府的赤字很多国家已无法进一步加大,毕竟税收随着经济衰退在减少,且政府的赤字已经非常高,这导致降税艰难,生产消费难以被刺激。

于是政府在过去几年一直在做的就是加速扩表,加速信贷扩张:大量发行的基础货币购买资产以维持资产价格(阻止抵押物贬值-信贷减少的恶性循环),或大量购买政府债券以增加政府支出(刺激消费、补贴失业、降税等)。

如何理解政府发行基础货币大量购买资产的行为?

上面说到,经济衰退往往伴随着资产价格大跌,而资产价格大跌会让企业和居民的资产负债表失衡,负债大量超过资产,大多数企业和个人会把“收入/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转为“负债最小化”的目标,这使得企业/个人把赚来的钱大量用于偿还债务而非新的扩张/消费,这也使得银行即便手握大量资金也无法找到资金的需求方。由于经济体中的“货币”绝大多是都是信用派生的货币,信贷开始湮灭导致的通缩萧条,使央行各种刺激信贷的行为变得无济于事,且大量放水刺激必然导致:M2增速即便很高,也远低于M1增速,大量没有出路的资金必然引发通货大膨胀。所以政府穷尽一切办法避免资产价格的崩溃(如日本央行购买大量ETF,中国大量资金救股市,特别的,中国强力在维持信贷派生的主体房地产的价格),这样才可以避免资产负债表的崩溃,历史上诸多危机均是资产/抵押物价格暴跌引发的(29年美国,90年日本)。

特别的,这里说明一下,在中国特殊的市场经济体系中,国企作为刚兑和夕阳行业的标志,银行会把大量的“闲”钱投入给国企,使得最垃圾的国企也能活下去,变得僵而不死、大而不倒,这加剧了经济结构的恶化(大家可以想一想为何地王都是国企的,因为他们的资金成本极低,因为他们主营低效,投资其他资产才是最佳的选择)。

如何理解政府发行基础货币购买政府债券的行为?

谁都知道维持资产价格泡沫并非长久之计,泡沫总有一天会破灭,同时,货币政策在工具箱耗尽、经济大通缩的情况下也必然会失效,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必须要做的就是通过财政政策来资金经济复苏(代表人物里根)。此时央行就要大量发行货币购买国债来支持政府,让政府有更多的钱去实施财政政策。

但发行基础货币同样有致命的缺陷,一是损害国家的信用,使得货币贬值,海外资本会大量离开,持有外债的企业是致命的打击,同时对于大多数进口多于出口的发达国家来说,货币贬值伤害很大;二是引发恶性通胀,人们会抛弃无信用的本国货币,或买入他国货币、或买入黄金、或买入其他“实价物资”,代表如魏玛共和国、委内瑞拉等。

经济危机时政府总是信仰人定胜天,总是希望能对抗周期,但大多数情况下政府的干预只会加剧周期波动力度,并无法改变周期的运行。在极端干预的情况下,市场经济就不复存在了。所以,我们也看到,计划经济一度“畅销”全球,连最崇尚自由经济的美国都曾大量采用计划经济(二战至冷战结束,典型代表是罗斯福),试图让经济完美跟上生产力的提升,大家似乎都认为计划下的经济就不会有周期波动,但这最终被证实为最愚蠢的行为。

米塞斯早已说过:“信用扩张并不能增加真实物品的供应。它仅仅导致资源再配置。它把资本投资从经济财富的状况和市场条件要求的地方转移开。它使得生产走上增加物质品(material goods)的路径。因此,生产的增加缺乏坚实的基础。它不是真实的繁荣。它是虚幻的繁荣。它并非来自经济财富的增加。它的出现是因为信用扩张创造了财富增加的幻象。这个经济状况建立在沙滩上的真相迟早要暴露。无论如何,信用扩张的政策必然结束——信用扩张越早停下来,它对企业活动的误导造成的损失越小。周期性发生的经济危机的出现是不断的用银行政策降低市场上的“自然”利率的必然结果。只要人们没有学会避免这样的人为刺激经济的举措,危机就永远不会消除,因为人为刺激的繁荣必然导致危机和衰退。”PS.我个人一直信仰新古典自由主义。

三、中国的情况

关于中国的问题我已经写过很多长文,谈过很多次了,中国面对的问题和全世界面对的问题差不多,多数情况更为严重,少部分有些优势。

1)从人口结构来看:

劳动力人口2010-15年出现拐点,即将迎来老龄化高峰和90后年轻人口的断崖(抚养比低峰)。下图为中日印三国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的曲线(抚养率曲线雷同)。有意思的是,90年日本和15年中国都发生了股灾,回头再看,日本在91年下半年房价见顶,中国在16年四季度房价会见顶吗?几年后再看。

中国2014 年的总抚养比只有46.8%,在人类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低,远低于世界平均的74%、印度的77%、美国的68%,也低于日本历史上最低点(1996 年)的59.5%。如此低的总抚养比,使得内需严重不足,就业和经济高度依赖国际市场。而随着年轻劳动力的减少,国际需求的下降和反全球化的开始……经济前景非常糟糕。

再来看中国新生人口结构图,注意计划生育的节点时的人口高峰以及1985-1990的生育高峰,60后人口高峰带来了85-95年经济的高速发展。而75后人口低谷,则使得中国经济在90年代末-21世纪初经历低迷,此后85后人口高峰再次将中国经济带向高峰,在30年后的2015年,85-90这些人恰好对应了劳动力人口的顶峰(经济顶峰、消费顶峰、资产价格顶峰、刚需房价顶峰…)

再来判断未来的生育率是否能提升。2000年人口普查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为1.22,2010年人口普查再次证实生育率只有1.18,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查明生育率只有1.05,远远低于更替水平的2.1。国家计生委和中国人口学会一次次以“超生漏报”为由将生育率人为上调。现在开放二胎甚至全面放开计划生育有用吗?

看看我们的一孩生育率(纵观全球其他国家数据,一孩生育率基本和总和生育率成线性关系,并且我国的一孩不受计划生育的限制,能较为准确的反应我们生育的意愿),中国2000年、2010年人口普查和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1孩次生育率只有0.859、0.725、0.562,直线下降。根据中国的1孩生育率,用台湾、香港、新加坡、韩国、美国的1孩生育率与总和生育率的线性公式,推测中国在没有生育限制情况下2000年、2010年、2015年的总和生育率只能达到2.0、1.6、1.1;看看和我们文化相通的邻国和地区吧,全球总和生育率最低的国家或地区分别为台湾、香港、新加坡、韩国,分别只有1.18、1.20、1.24、1.24。因此,即便取消计划生育,总的生育率也很难提升,当前的劳动力人口结构和老龄化趋势不可逆转。

更重要的是,大多数发达国家大约在上世纪50年代之前完成的生育率从高至低的转变是缓慢的、渐进的,很多发达国家甚至在50年近百年的时间才实现了这个转变。但中国的生育率在短短十年内就出现了断崖式下跌。

2)从资本/金融角度看:

我们信贷泡沫极为严重,信贷缺口指标已经接近40(在信贷占GDP比重在5年时间内上升30个百分点的43个经济体当中,有38个发生了严重的金融危机或经济衰退),并且我们的私人部门负债率全球第一,虽然居民和政府的负债率绝对值不高,但增速惊人,且居民部门因为人均收入较低加杠杆空间也不大。

我认为我们的信贷扩张和整体杠杆负债率已经见顶,金融体系没空间也绝不能再继续扩张,否则就是严重的金融危机或长期大萧条,预计接下来我们的信贷增速会出现断崖式下跌,私人部门的负债率将会见顶回落(如果短时间爆发大危机则负债率可能因资产价格暴跌而不升反降)。

国家一定要严控信贷和资产泡沫的进一步膨胀,防止硬着陆、经济危机的发生。当然,由于我国“维稳”压倒一切的特殊性,我们一切调控目的都是为了不被动发生硬着陆(拖),调控绝对不会想要主动去刺破泡沫(西方大都通过金融危机的模式去降低信贷缺口和资产泡沫)。这也导致问题可能越拖越大,长期萧条的可能性变得极高。

就说这次FED超预期加息,很可能是压垮我们信贷泡沫的稻草。FED的加速行动和预期,全球短端利率快速走高,这对于那些资产泡沫(房地产,债务)很高的国家冲击和影响很大,很有可能因为被动抬升利率或大幅贬值汇率导致资产价格泡沫崩盘。中国要么也加息要么让人民币贬值要么干脆闭关锁国,因为我们需要低利率维持庞氏债务,不能加息,所以这样会导致中美利差收窄甚至倒挂,这样的话汇率又会有很大的压力,而释放汇率压力进行快速贬值或干脆闭关锁国则会遭到贸易制裁,外贸也就完了……

3)从技术的角度看,这是最乐观的一项了,我们的技术仍在不断提升中,我们的研发投入增速在全球名列前茅,特别是在汽车、电子等行业的追赶速度很快,但后发优势慢慢开始成为后发劣势(无模仿对象需要创新、企业各种成本快速抬升);

4)从体制的变化看,过去三十年中国成功的秘诀除了人口红利、技术进步、金融泡沫之外,更重要的是加入了WTO,进入了美国主导的西方文明的价值观体系中。并且我们并没有付出太多,我们不需要大量的军事扩张去维护世界贸易的稳定,不用操心两伊、叙利亚等核问题,我们一直以经济发展为重心,韬光养晦,安心做商品赚美元。不过现在内外部环境巨变,反全球化升温,美国战略收缩,中国面对巨大的挑战,当然也有机遇。

挑战在于:目前内部经济是否能承受得起全球扩张策略,内部目前面临劳动力人口拐点、养老、医保,实体企业高负债、资产价格泡沫等问题,且在内需不足的情况下我们还要面对反全球化后出口下滑的问题。外部环境是全球经济萎靡、反全球化升温,美国战略收缩…此外,中国的价值观是否强大到足以对外输出?别人可以承认你的经济硬实力,但不一定承认你的文化价值观的软实力(这个问题说到底还是:中国是文明的主导还是文明的边缘,是秩序的产生者还是被动输入者)。

中国机遇在于:有机会填补美国撤离后留下的空白(人民币国际化、一带一路、亚投行)争夺更多的世界话语权;有人说,我们搭便车搭了30年,搭出了自己是司机的幻觉。但我认为,我们要是做好改革,在接下来的危机中不至于粉身碎骨。大刀阔斧的改革包括:尽快的市场化改革、完善法制、保障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建立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市场、减少政府管制和精简开支、小政府大市场、加速垃圾国企出清、对中小民企减税、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资本市场的市场化改革、保护私人产权、给群众更多的投票权,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建立更开放更民主更公平的社会……当然,即便是做出更好的选择,我们也不一定能毫发无伤的度过危机。美国、日本、东南亚、金钻国家等全球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无伤躲过危机,我们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要做好GDP在某一年突然下滑然后多年在5%甚至在2-3%徘徊的准备。我们现在的情况和日本泡沫经济时很接近,衰退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并且我认为最好的结果是和日本一样——GDP低增速,百姓日子仍过得不错,制造业仍具有全球竞争力。

不过,我上面说的改革都是理想主义,从铺天盖地的为长者续一秒的声音中,我相信大家已经表明了态度,现在不是挂几档的问题,而是倒挡的油门踩多少的问题了。

四、大洪水时代的超级黑天鹅

总结上文,我们再来回答这个问题:当前全球面临的困境是什么?

全球劳动力人口已经处在历史大拐点中(特别是中国断崖式下跌),进入量子时代后科技进步增速越来越慢,互联网效率提升越来越有限,整体技术发展遭遇瓶颈。生产率无法继续提升,蛋糕无法继续做大,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过去数十年(特别是80年代后)的全球经济大景气周期正在08年已经出现大拐点(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的超长向上周期也已经见顶了)。08年之后依靠资本和国家的力量,依然在苦苦支撑着这个摇摇欲坠的世界,信奉凯恩斯主义的全球政府试图强行改变这个向下长周期的到来。

在生产力不断下滑的背景下,在人类经济史发展以来最大的下行周期中,全球所有的资产因为政府的不断干预反而都在逼近或创造历史新高。但人不能战胜客观规律,目前,货币政策已然失效(负利率不可再持续),全球主要国家的债务已然见顶,央行购买资产的行为让资产价格持续高位,购买政府债券的行为也随着政府杠杆的见顶而无法持续。

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盛宴,这一次盛宴持续的时间太久以至于大家都认为这一瞬便是永恒,几乎没有人具有风险意识,我相信,这轮史无前例的盛宴一定会以出人意料的方式终结。

谁会是盛宴终结的导火索?美联储代表的全球央行?很难,因为央行们早就被少数富人阶级的大而不倒给绑架了,失去了独立性。想一想现在美联储为什么要连续加速加息?不是因为经济复苏向好,而是美联储知道这种虚假的繁荣不可持续,所以现在要尽快的为下一次宽松争取空间。

不是美联储终结那又会是谁呢?我认为很可能是民主国家中有选票的底层群众,贫富差距大到人们明白他们必须要开始反抗了,川普、梅姨、庞勒等等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PS.反而是没有选票的国家,可以有足够的牺牲空间,爆发超级黑天鹅的概率小,长期萧条概率更高。

如果我们不能在新的技术上有所突破(劳动力人口逆转和极度泡沫的金融已经是不用指望了),那么盛宴终结只是时间问题了。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告诉我们的残酷现实:人类社会和平从来不是主流(工业时代进入瓶颈后,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底层群众将不断的崛起,选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天降伟人,接下来就是反全球化,地缘冲突加剧,WAR III不是不可能。

08年之后全球政府所信仰的凯恩斯曾说过一句话:长期看我们都死了。而现在“我们都死了”的这个时刻已经来临。全球市场对即将来到的大洪水准备严重不足,这轮人类史无前例的泡沫盛宴已经走到尽头,相信这轮盛宴会以出人意料的方式终结:These violent delights have violent ends,God Bless us.

*本文转载自《雪球 · 价值at风险》。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