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开发区建设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对促进体制改革、改善投资环境、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开放型经济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在开发区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数量过多、布局不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等问题。为此,2003年至2006年对全国开发区进行了清理整顿。清理整顿后,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原建设部发布了2006年版《目录》,公告了符合条件的1568家开发区,对于促进和规范开发区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十多年来,我国开发区发展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为适应开发区发展新形势,形成新的集聚效应和增长动力,根据国务院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商务部、海关总署会同各地区开展了《目录》修订工作。
本次修订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类管理、因地制宜、整合资源、集约发展原则,遵循开发区以产业发展为主,努力成为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平台的功能定位,按照土地利用、规划建设、基础设施、数量控制、产业集聚、产业特色、发展定位、区域布局、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标准,对现有开发区进行了严格审核,将符合条件开发区纳入了2018年版《目录》。
据了解,2018年版《目录》包括2543家开发区,其中国家级开发区552家和省级开发区1991家。与2006年版《目录》相比,2018年版《目录》增加了975家开发区,其中,2006年版《目录》内的1511家、新增1032家,总体反映当前开发区实际状况,满足地方发展需要。
据不完全统计,共有45个开发区的主导产业涉及文化、旅游。
根据不完全统计,在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开发区中,共有21个开发区的主导产业涉及文化、旅游。其中,主导行业为旅游的较多,达到18个。
而在199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开发区中,共有24个开发区的主导产业涉及文化、旅游。其中,浙江省以文化、旅游为主导产业的开发区数量最多,达到6个。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平台“中经文化产业”(ID:cewenhua),作者:邵希炜,原标题:《6部委:全国范围内这些开发区以文化、旅游为主导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