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COTTM2018 | 执惠创始人兼CEO刘照慧 :中国出境游市场的四大结构性机会

本文作者:执惠 2018-04-17
刘照慧认为,中国出境游市场有四大结构性机会,这四大结构性机会应该长期关注,包括出境游市场未来长期的发展机会,也包括“一带一路”、技术和整个二三四线城市更加下沉的市场。下沉的市场意味着人群的下沉、需求的下沉,也意味着更大需求量的爆发,我们会有更多的市场机会可以开拓。

4月16日-18日,由中国出境旅游交易会(COTTM )主办方与执惠联合主办的COTTM2018 Conference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新馆)举行。此次会议邀请了众多行业领跑者,全方位解读2018年出境游的全新机遇与高难度挑战。执惠创始人兼CEO刘照慧出席本次大会并发表主题演讲。

刘照慧从四个层面分享了中国出境游市场的结构性机会,他认为中国出境游市场长期增长的空间依然存在。

刘照慧表示,这四大结构性机会应该长期关注,包括出境游市场未来长期的发展机会,也包括一带一路、技术和整个二三四线城市更加下沉的市场。下沉的市场意味着人群的下沉、需求的下沉,也意味着更大需求量的爆发,我们会有更多的市场机会可以开拓。

以下为刘照慧演讲全文: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执惠作为COTTM连续两年论坛的合作方,也非常有幸和大家一起见证这样一个有着十四年历史的非常优秀的同业交易平台和同业交流机会。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我想了很久,去年谈到出境游的时候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今年我试着大胆地提出,我们是不是可以从更宏观的角度谈结构性机会?今天我会从几个方面谈一谈未来中国出境游市场面临的一些情况以及新出现的机遇。

为什么叫结构性呢?我觉得结构性的机会应该是板块式的,既有大的历史推动、行业技术迭代也有行业格局的变动,所以结构性的机会主要是和大家作为抛砖引玉的引子,我想分享的是来自于产业当中较为宏观的层面。

出境游市场长期增长空间存在

我的分享分为四个板块,过去的一年当中我们持续地观察中国出境游市场,包括国际旅游市场的变化和变迁,所以出境游市场长期增长的空间依然存在。

从中美的对比来看,中国现在的出境游实际上和美国市场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增长空间。

undefined

在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布局下,新的产品和新的机会都在出现,有人说这是中国陆权的崛起,互联网打破了海权原来的限制,也让“一带一路”可以通过中国的大战略把大陆国家全部串联起来,给旅游行业带来一个大的增长空间。

再就是二三四线市场的增量空间,比如“战狼”、“红海行动”票房达到50亿元以上,这些票房大多是来自以前忽视的二三四线市场增量空间,一二三城市的变化也会很明显,但这种变化应该说更加细分化和主题化,二三四线城市的增量空间是值得注意的,也要看一看新技术带来的变革和机遇。

到了2025年,中国出境游市场如果去掉港澳台,还有2.5倍的增长空间。中国和美国相比,现在中国乘飞机的次数是每人平均0.5次,美国是2.5次;中国的GDP和美国之间的差距,我们是8000美元,美国是5万美元左右,所以基本上可以验证上述预测,这个数据来自于高盛。未来到2025年这个市场增量加上港澳台会达到2.5亿元左右,现在基本上还有成倍的增长空间。

2016年和2017年对比,国际旅游市场的增长除了亚太区是1.6倍的增速,其它区域基本上都有1个点左右的下滑,亚太区的增长空间主要支撑的是中国和印度,所以旅游市场的空间依然巨大。

如果从世界旅游组织的研究来看,2017年全球旅游的总人次和旅游总收入排名中国已经超过了印度和美国,占据了第一名,但是旅游收入上我们是美国的一半左右,美国达到了10万亿美元,中国只是到了6800亿美元左右。所以这还是值得深思的,我们的人数远远超过了美国,但我们的收入只是美国的一半,旅游的增量还有大量提质增效的空间。

如果放在一个历史的宏观视角对比,根据美国旅游局的统计,1994年以来除了大的经济泡沫和次贷危机,过去的这些年当中美国的旅游消费保持在20%左右的平均增速,人均消费将近2000美元。中国在1997年到2005年这个阶段当中,出境的人均消费也在持续增长,到了2016年已经达到了1932美元,人均的增长速度和美国相比还有一定的存量空间。

如果我们看一个更长的时期,这两张图是来自美国的统计,1929年到2016年市场的增长空间,除了1929年到1933年,2007年到2009年这种大型经济危机,美国的旅游一直保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增速,平均增速是20%左右。中国在1995年到2016年市场增速和美国的同历史时期相比,现在我们相当于美国1970年左右的水平,旅游人均频次中国家庭是3次左右,美国目前是7次左右, 我们基本上等同于美国七八十年代这一历史阶段的水平。

应该说中国未来的几年当中还有一个大幅度增加的可能性,就是在美国同比的历史时期下我们应该还有一个大的跃升空间,这就是长期增长的机会。

国家“一带一路”布局:一带一路点燃出境游新热点 

关于国家的“一带一路”,2015年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提出共建丝绸之路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机会,这些政策对旅游业是实实在在的。中国目前有24个省市推出了“一带一路”的战略落地实施策略,包括和沿线国家能够带来更多的旅游机会,这种机会也会更快地出现、更多地发展。中国与46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订了旅游公民的便利权、签证的便利权和旅游的优惠政策,目前业内响应的也很快,途牛、同程、携程这些前沿的OTA,目前推出的线路产品累计是5万条,所以这样的变化应该能为业内带来更多的产业发展机会。

“一带一路”的发展能够和沿线国家在旅游的交往、旅游的交易更多更快,海南省今年的旅游政策会大幅度放宽,包括自贸区的出现也是以旅游作为核心抓手。国家现在正在做很多的尝试,包括以海南作为海洋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也是为整个旅游带来更多开拓的空间和未来发展的机遇。 

二三四线市场增量空间

二三四线城市的增量空间当中这个数据值得大家关注,2017年上海北京两地的旅行社组织的人群首次出现了下降,实际上是一二线城市,包括北上广深的变化,来自于这些地方人群的旅游,自由行的人群占的比例越来越重,旅行社组团的比例变轻,要求旅游的品质化、个性化、移动化、自由行的趋势会更加深入,对旅游产品的要求也更高。

 

如果我们看2017年上半年二三四线城市赴欧洲旅行的变化,占比已经超过了50%以上,而且这部分的增速未来会有更大的空间。我们也注意到过去的几年当中包括落地的战略同程、携程、凯撒、众信等众多旅游机构都在二三四线城市布局。

 

中国拥有护照的比例人群只有4%-5%,95%的人还没有出过国,第一次出境游的人群选择的是跟团还是自由行?以往的研究是只关注于一二线城市,二三四线城市的市场增量空间还有巨大的机会。这个部分的空间应该是非常值得大家关注的,因为根据波士顿的研究,过去的几年当中三四线城市对旅游搜索的比例,包括旅游的热度,信息搜索的需求量是一线城市的3-4倍以上,所以可能收入没有那么高,但是没有北上广深房子的压力,消费者有钱有时间,也有大量的空余空间和可以安排的行程,这个部分的增量空间值得大家注意。

未来的几年当中,中国的中产阶级和印度加起来会占到世界的一半以上,中国和印度两大市场未来的增长空间主要来自于中产阶级人群需求的爆发。最近几年经常在提消费升级,消费升级是什么?就是如何度过一个更加丰盛的人生。大家有钱了,不再为温饱的问题担忧了,很多在选择精神产品的时候旅游往往是第一选择,而且旅游频次的增加和旅游消费的增加都在印证这些问题。三四线城市的中产阶级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这个人群在未来应该还会给出境游带来成倍的增长机会。

新技术带来的变革机遇

最后是新技术带来的变革和机遇,根据Gartner的曲线,头部的无线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新的体验科技,实际上对整个产业会带来越来越多新的变革的因素和动力。

中国未来五年的电子商务增量将占中国消费的42%以上,而且新技术的发展也会带来更快的产业升级。美国互联网的增速和中国相比,中国是它的2倍以上,而且中国包括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技术在全方位地和美国进行竞争。

通过对比,我们基本上是高频高密度的竞争,移动互联网领域中国和旅游电商的发展水平增速和潜力不亚于美国,这方面的空间未来还有更大的可能性。

人工智能将会提升旅游运行的效率,大量旅游OTA已经在使用人工智能的方式取代Call Center的一部分功能,并且可以带来更加智能化的服务、更加无缝的链接、消费者的服务需求和消费的投诉响应,这部分在应用上会有更快的施展空间。旅游行业成为VR技术的主要应用方向之一,去年我在美国芝加哥转机的时候体验过阿联酋航空的人工智能VR体验设备,可以在飞机上感受到看一场真实足球比赛的感觉,十分钟的时间可以游览整个新加坡。

四年前在斯坦福大学的人工智能实验室我曾经戴着VR眼镜感受它的变化,成本只有1000美金左右的设备,给我们带来的体验和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虚拟现实的使用上未来非常值得期待,因为可以带给我们一日行遍山川五岳的震撼和文化的感受。

最近两年区块链提得很多,也让OTA的很多伙伴有紧张的感觉,分布式的存储、没有办法更改的协议、随时随地可以进行的交易可以和我们无缝对接,区块链还会带来更多的想像空间,虽然现在不成熟,但我们还是要去拥抱它,因为未来几年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科技行业都在快速响应区块链的变化和区块链技术带来的可能性,去年我也听过区块链行业的分享,途易已经在大规模地尝试区块链在旅游行业的应用,这些科技的变化应该会为整个行业带来更多的推动力。

目前来看,谈结构性的机会,除了技术性的变革、消费升级、文旅融合、国家整体“一带一路”的战略,这些都是给我们带来了结构性的机会,但技术是我们永远不能忽视的一个环节。昨天我主持了PKFARE(比客)的新闻发布会,比客获得数千万A轮融资,投资方为民航投资基金、凯撒旅游及长江商学院创创基金,左驭担任独家财务顾问。凯撒旅游这样非常传统的旅行社和机票的技术平台大数据结合在一起,从这样的融合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未来的技术层面即使是机票这个领域,铁板一块的情况下依然有技术创新的空间出现。

我们发现技术在行业当中的应用还有更多的想像空间,基础设施不是什么问题,未来对它的更密集、更高效的应用还有更多的可能性。全球化的连接包括机票领域切入其它领域的可能性还是讲出了新的概念,但是能不能真正颠覆行业,形成产业的变局,我觉得可以拭目以待。技术的变革至少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即使是如此封闭的机票领域还有创新空间,其它的应用领域就有更多的创新空间。

在座的有途牛和同程的同事,这个论坛会给大家带来更多新的思考、新的思想。我们也在酒店当中看到大量智能机器人的使用和推出,包括地理技术的发展、未来的物联网能够在服务层面带给我们更多的变化,这些技术只是列举了一部分,技术的变化能够给行业带来的变化可能远远不止上面的几类,未来还有更多新的东西。大家试想一下,十年前的手机是什么样子、上网体验是什么样子,就能够想像未来的十年在科幻片当中看到的所有的东西都会一一实现。

回归到今天论坛的主题,这四大结构性的机会我们应该长期地关注,包括出境游市场未来长期的发展机会,也包括“一带一路”、技术和整个二三四线城市更加下沉的市场。下沉的市场意味着人群的下沉、需求的下沉,也意味着更大需求量的爆发,我们会有更多的市场机会可以开拓。

5月10号我们在深圳也有一个海岛的国际峰会,今年是第二届,去年我们做了第一届,一共是800人的规模,今年希望继续从产业链深耕的层面。因为海岛游占了出境游1/3的市场份额,也是现在年轻人群最喜欢的生活方式,希望大家去关注我们海岛游的产业峰会。

6月份还有中国文旅大消费年度创新峰会,这样的峰会也是目前我们规模最大的文旅业大融合峰会。文旅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文化融合的变化,更多的是整个产业在供给侧产品端以及整个产业链发生的深刻变化。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