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冷门目的地成大热门,极地游产品该如何进行创新升级?

本文作者:韩冰 2018-08-16
如今的极地游市场不再局限于标准化的产品服务,旅行者的需求、兴趣更加细分。因此,根据客群的需求和兴趣设计出主题化的产品,即对目的地IP的打造,考虑如何在极地游产品中嵌入丰富的文化内容,用体验感、文化感、内容感包装产品,吸引和激发极地游用户的价值认同,才是重中之重。

当下,个性化旅游时代已经来临,传统的旅游产品早已无法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旅游需求,“旅游+IP”的概念在旅游行业掀起热潮,IP正成为新旅游时代下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极地游天然带有的IP属性,因满足游客探险和猎奇心理而受到广泛追捧。

虽然极地游目前尚属小众,但各大旅行企业早已开始布局,纷纷推出极地游产品。不过目前极地游产品也出现了IP认知偏差、过度依赖极地资源、产品缺乏创意以及模仿类产品增多等现象,严重制约了极地游的良性发展。

极地游需求爆发后,旅游企业如何利用好极地这一天然IP优势打造创新且差异化的旅游产品,如何领悟极地IP的精髓赋予产品更多的个性和文化内涵,将直接影响到极地游的健康发展。

对于目的地产品的打造,业内人士认为,如果设计产品完全按照目的地进行设计,基本上在市场上很难推动,但如果赋予产品独特的理念,用文化氛围去包装,找准产品的特性,则更容易被客户接受。

旅游资源丰富,极地游天然带有IP属性

传统意义上的极地是一个狭义的概念,指地球的南极和北极地区。而目前市场上的极地游已衍生成覆盖极地、海洋、山川、沙漠等稀缺自然条件下的高端旅游,以及冰雪、露营、登山、越野、探险、深潜、狩猎等高端户外特种旅游。

近年来,旅游趋势已由观光旅游向文化体验旅游转变,旅行者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多样化。极地游这一自带IP属性的旅行方式,恰巧满足了旅行者需求的变化。

与传统旅游目的地相比,极地游本身具有天然的神秘感和稀缺的自然资源,IP优势亦十分明显。猎奇和稀缺性成为催生“极地热”的两大重要因素。作为人类最后的未知之地,特殊的地理位置给极地游笼罩上了神秘面纱,吸引着全世界的游客去探寻其中奥秘,极地游在唤醒游客的猎奇心理上发挥出了天然的优势。

此外,极地本身意味着特殊的目的地场景,因为资源非常稀缺,具有绝对的“不可替代性”。原始地理地貌、自然环境、奇异冰雪景观和珍奇野生动物,激发了很多游客的探索欲望。

执惠顾问委员会委员韩泽认为,极地旅游的特点是场景+内容,本身资源非常稀缺,景观差异性巨大,这种极地旅游资源很难找到替代性资源。从极地旅游的场景当中衍生一系列活动,登岛探险,极地徒步,船上BBQ都是基于这个环境下特殊的体验,这都是无法代替的。

毋庸置疑,极地游作为一种高端的旅游方式,带给游客的体验是独一无二的。随着旅游市场的消费升级,尽管极地游具有较高的客单价,但人们越来越愿意为这种差异化、个性化的旅游体验“买单”。

极地游需求井喷,高消费难挡游客猎奇心理

虽然极地游尚属细分、小众、独特的旅游目的地,但近年来极地游趋势已由专业化、高端化、高龄化逐渐向平民化、年轻化和个性化转变。

极地游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目的地,两组数据便可一窥极地游的火热程度:

首先,中国游客赴极地旅游人数呈现爆发式增长。据国际南极旅游业者协会(IAATO)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登陆南极的游客人数由2016年的3944人次攀升至2017年接近5300人次,中国也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南极旅游第二大客源国。而2005-2006年度,这一数字仅为99人。

其次,产品丰富,客群向二三线城市扩散。据携程去年12月发布的《中国人极地旅游报告》显示,游客可通过各类在线旅游平台选择的南极、北极、极光项目增加到1000多条,2017-2018年南北极旅游报名增长2倍,客源群体从北上广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扩散。而北极目的地也迎来了显著增长,在欧洲芬兰、挪威、冰岛这些国家每年接待的中国游客数量增长在50%-100%。

值得注意的是,在消费方面,目前极地游属于高端旅游,客单价较高,费用从几万元到十几万元不等,部分奢华产品价格甚至在30多万元以上。据携程统计,预订春节、元旦前往极地旅行的游客,在旅游产品上人均花费超过5万元。虽然价格昂贵,但仍难抵挡住中国游客花钱“圆梦”的心理。

随着极地游市场的火爆,中国游客数量不断攀升,未来中国极地游市场仍存惊人的增长潜力,国内越来越多的旅游企业开始布局极地游。

与此同时,极地游市场的资源端、需求端、产品端也都在发生变化,国内旅游企业未来如何发挥极地IP的优势,打造满足游客新需求的产品,成为下一步关注重点。

市场生变,极地游产品迎来升级时代

极地游市场的客群、需求等目前都在逐渐发生变化,因此,根据市场上出现的变化,极地游产品也迎来升级时代。

从客群角度来看,首先,极地游客群结构复杂化,年龄层次更加广泛,年轻人成为极地游的“扛把子” 。《中国极地游热点报告》显示,46%的南极游客是80后,这一年龄段游客在北极游中更高达70%;其次,参与极地游的游客专业性在增强,人群在逐渐细分,极地游游客渴望更好的感受、更深的体验及更专业的服务。

从需求角度来看,极地游游客的需求也变得复杂化、多样化,以前的粗放型诉求逐渐变化为越来越细分的需求,对极地游不再是单纯的“到此一游”的征服感,而是需要通过旅游获取更多的内容,比如极地亲子游比例正在快速提升。

对于极地游需求端的变化,鸿鹄逸游COO郭明认为,用户的需求“千人千面”,但不可能设计一千个产品。把握共性需求设置主题才能让它产品化。

不同于传统旅游,极地游对于运营方的要求更高,这意味着需要在产品打造和运营上花上更多心思。这也是不少旅行社打造各式主题旅行线路的原因,“投资”、“音乐”、“文学”被包装成了一款款极地游的产品,包括影片、纪录片在内的极地IP产品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

“旅游+IP”早已成为旅游行业不可逆转的潮流,IP能够极大地丰富旅游产品的内涵,同时增加了旅游产品的附加值,使得游客在出游过程中获得更加立体和丰富的出行体验。这恰恰满足了极地游产品升级的需求。

近年来,为了吸引游客,旅游企业开始丰富极地游产品的形式,在固定景点参观游览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雪地野营、冰海漂流、追逐鲸鱼、直升机历险等刺激的行程体验和极限挑战项目。极地游IP更加多元化。以飞猪为例,极光专线推出一年后,飞猪全平台北极游的商品数翻了3倍,购买人次同比上升143%。

飞猪南极专线的设计者崂山在谈及目的地IP战略经验时曾指出:“一个小众旅游目的地,或者大众目的地的小众玩法,市场上只认第一个开拓者,第二个全力扑上去,即使花10倍的力气,也达不到那么好的效果了,这是一个规律。所以我们要打造IP,一出手发力就要猛,要狠。”

再独特的旅游目的地,也需要被赋予新的探索和主题,“旅游+文化”的深度融合便是打造差异化的途径。

如今的极地游市场不再局限于标准化的产品服务,旅行者的需求、兴趣更加细分。因此,根据客群的需求和兴趣设计出主题化的产品,即对目的地IP的打造,考虑如何在极地游产品中嵌入丰富的文化内容,用体验感、文化感、内容感包装产品,吸引和激发极地游用户的价值认同,才是重中之重。

对于极地游产品的打造,鸿鹄逸游郭明认为,极地产品和其他的旅游产品一样,最重要的就是产品和服务,从产品和服务下功夫,旅行社才能够有存在价值。

极地是一个充满魅力的目的地,仍充满着产业机会。可以预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特色极地旅路线和体验产品相继推出,为国内游客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旅游体验。

8月31日,由中国旅游协会、中华环保联合会等机构共同主办,执惠承办,以“敬畏与使命”为主题的《2018第二届中国极地旅游论坛》将在京举办。众多业内大咖齐聚,将深入探讨极地旅游资源整合、产业创新、环境保护等问题。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