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文旅大消费年度峰会传递出哪些重要信号?

活动 本文作者:李萌 2018-12-20
由执惠主办的2018第三届中国文旅大消费年度峰会12月18日在上海举办,从参会演讲嘉宾的主题演讲、圆桌讨论以及各方互动交流的话题里,传递出哪些影响我国文旅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信号?本文梳理、提炼出本届峰会的8大关键词,供业内同仁深度把握当下中国文旅产业发展的脉搏,科学洞察文旅产业未来发展的动向。

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的态势,全球化与国际贸易体系动荡、失序的趋势,给所有产业带来了高度复杂和不确定性的未来发展环境。面对全球城市化面临的气候变化、新数字技术及移民问题的新挑战,面对国家提升文化软实力、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新要求,面对由技术创新、制度变革、模式突破带来的产业组织方式、企业生产方式的新变化,中国文旅产业的未来发展迫切需要从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大视野,针对新经济环境和新消费趋势的特点及影响,做出深刻、理性的探索与谋划。

由执惠主办的、以“新动能、新生态、新娱乐”为主题的2018第三届中国文旅大消费年度峰会12月18日在上海成功举办,从参会演讲嘉宾的主题演讲、圆桌讨论以及各方互动交流的话题里,传递出哪些影响我国文旅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信号?本文梳理、提炼出本届峰会的8大关键词,供业内同仁深度把握当下中国文旅产业发展的脉搏,科学洞察文旅产业未来发展的动向。

关键词之一:创变

理解时代,是认识、把握不确定性的关键路径。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时代,既对文旅产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责任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文旅产业爆发式发展开辟了巨大空间。文旅产业、文旅企业只有在准确识变的基础上,主动创变,才能应对宏观经济形势严峻、微观层面不乏乐观的发展环境带来的挑战。

关键词之二:赋能

如何寻求文旅产业、文旅企业发展的新动能?是本届峰会集中探讨的核心问题之一。以文创赋能、以IP赋能、以数字赋能、以知识赋能、以金融赋能,有效提升产业和组织的能力和活力成为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之三:进化

以自身的及时进化跟上时代的步伐,练好自己的内功显得尤为重要。这包括地产企业的转型、文旅组织的进化、文旅产品的迭代、发展模式的更新,都是在新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环境中加快自我进化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之四:生态

产业发展早已由市场竞争阶段走向竞合发展、共生发展的新阶段,本届峰会举办本身就是营造文旅产业共生环境与机制、推动构建文旅产业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弘扬共生思维、构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将日益成为行业主流共识。

关键词之五:融合

既包括文旅产业链内部各类要素之间的融合,更包括文化、旅游、商业、体育、农业、会展甚至医疗等不同产业之间的跨界融合,同时还包括文旅产业与城市、区域转型创新发展之间的产城深度融合。在融合中形成产业发展新动力,在融合中构建区域发展新动能。

关键词之六:内容

内容为王、产品为王,永远是文旅产业和企业持续发展的铁律。围绕不同代际消费者分类、分层、分化的消费需求,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心,聚合优质内容,生产优质产品,改善供给质量,满足并挖掘市场需求,是任何一家文旅企业的必修课,严峻考验着产业和企业的运营及发展能力。

关键词之七:民生

服务人民美好生活是文旅产业发展的根本目的,文旅产业的核心是营造或优化一种生活方式,构建一种诗意栖居的美学空间,创造无数多维感知的体验瞬间,只有在这一主旨指引下,文旅产业才拥有可以无限想象的未来。

关键词之八:人才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文旅产业创新发展的痛中之痛。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具有互联网思维的文旅产业运营管理人才成为业内稀缺资源。在院校人才供给跟不上实践需求、现有行业人才无法满足产业转型需要、稳定人才团队建设成本日益提高的情况下,文旅行业如何实现人才自救成为紧迫问题。峰会上发布的“文旅研习舍”的计划,势必将为培养文旅产业实战性专业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文旅产业是重要的幸福产业,需要业者抱着一颗为百姓造福、为环境负责、为文化担当、为经济助力、为城镇塑魂的初心与大愿,不断探寻符合新经济环境下现代产业运营规律和趋势的路径、机制、业态与模式,在服务人民美好生活、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不负时光,成就辉煌!

*本文作者:李萌,上海文旅产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