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CTCIS峰会 | 旅游卫士沈雯:创新赋能旅游行业新渠道

活动 本文作者:执惠 2019-06-20
目前旅游行业下游端利润率非常低,产品同质化、人才流失非常严重。我们要对零售渠道进行升级改造,对新渠道进行赋能,需要靠技术和工具销售更多的产品。

6月20日,由执惠主办,以“守正·匠心·开物”为主题的《2019CTCIS第四届中国文旅大消费创新峰会》在北京举行,会议聚焦文旅融合发展大变局,从全产业链布局视角,多角度探讨文旅发展大势。旅游卫士副总经理沈雯出席本次峰会并发表主题演讲。

沈雯表示,目前旅游行业下游端利润率非常低,产品同质化、人才流失非常严重。我们要对零售渠道进行升级改造,对新渠道进行赋能,需要靠技术和工具销售更多的产品。但技术可以替代人工,替代不了人和人的有温度服务。她表示,技术和服务要并驾齐驱的创新,这才是我们要做的事情,才能发挥1+1大于2的效率。

以下为沈雯演讲全文:

(本文根据演讲实录整理而来,执惠略做删减)

大家好,今天想跟大家聊聊我们旅游产业的下游方,渠道这块。我一直在用第三方平台的视角来看我们旅游行业,说的更精准一点,是看旅行社行业发展的趋势。在文旅产业上游上,我们做的是资产、做IP、做文化,但是下游做的是流量。我通过我的一些观察,希望和大家能够分享一些我们行业的变化。

一、行业观察

在2016年年末时,我们行业倒下了一批又一批先烈,有“天天旅交会”,“麦兜旅行”等等,我也对他们进行过分析,这一批倒下的企业都是2014年拿到风投,但是2016年,当我们旅行社行业进入寒冬时,可能他们顶不住压力,很快消失。到今天为止,其实我们寒冬还是没过去,但是我认为资本是双刃剑,可能会很快提升,推动我们行业发展,同时也会带来一些泡沫的产生。其实从去年开始我有一个明显的感受,就是泡沫慢慢没有了,我们之前炒作的很多概念,比如“旅游+金融”等概念,现在都慢慢销声匿迹。从去年到今天为止,我们旅游从业者大部分人更加理性的回归到我们旅游本质,那就是产品和服务越来越理性化。

  

在我朋友圈,我看到很多旅行社老总们不再说资本合作,谈概念,他们开始去一些成熟的市场上,把我们的产品做的越来越深入、越来越精准、越来越有特色。比如说,到一些成熟的市场,我们带着电视媒体过去,搞一个拍摄的节目,或者是挖一些以前游客没有去过的地方,做一些高端定制,也有一些从业者,他们在积极开拓一些新的未来旅游市场。那么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个行业里越来越关注游客体验和服务品质,希望用游客非常好体验留住消费者,我们市场正在发生良性的变化。

我说这些是希望在这个寒冬里,大家鼓鼓劲、看到希望,但是到现在为止,我们旅游市场,特别是渠道端,旅行社这一端,还是非常困难,我们旅游行业看到的场景是什么?我一直打比方“买家秀和卖家秀”。买家秀是我们出境人数,我们市场规模,我们数据大家可以看得到,每次媒体论坛都会讲,照片也不会骗人,每到十一、五一小长假的时候,周围景区人山人海人头窜动,大家可以看到。卖家秀是我们从业人员每天吐槽“不赚钱”,我们今天参会的很多都是上游端,对下游端疾苦大家还不是很清楚。旅游行业其实在末端的话,它的利润率是非常的低,而且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

  

另外,大家可以看到街头小巷门店,在二三线城市它的利润率如果做到5到8个点是非常不错的,但往往做不到,一年运营成本15到20万,这个已经比较节约了,推算下来一年做到180万到200万,这个店才是有钱可赚的,是能够持续生存下去。但是我们做旅游行业的人都知道,真正能够一个店达到200万以上的,其实并不是那么多,行业里很多的门店还是低于200万以下。低于200万以下那些店怎么生存?一种就是他们退出不干了,我就离开了。还有一种就是他们压缩成本,聘请人的时候尽量聘请劳动力成本最低的,租房子时候租最简陋的,设备也是最差的。那么这种低配版旅行社门店怎么服务好我们的高端客户?我们在座的各位做景区做旅游IP都做的非常高端,你们的产品怎么通过低配版门店去销售?肯定是不行的,所以这也是我们行业所暴露出来的问题。 

但是近几年OTA脚步跑的非常快,因为我本人曾经是携程出来的,我看到今天在现场也有OTA的朋友。两年前,其实我们已经看到了OTA开始布局线下门店,但是两年前我们只闻其声,没有感受到危机,今年我们恰恰感受到狼真的来了。携程系线下门店已经到8千家,并且他们走的是往县级城市铺设,走了渠道下沉的方针。由此造成很多传统旅游企业人才大量流失,我们在旅行社培养一名资深销售3年时间,培养一名具有可以操作定制游高端人才5到6年时间,我们可以看得到我们培养人的成本远远要大于被挖人的成本,所以旅行社在这一部分上也是非常堪忧。

  

我们也很奇怪,在旅游产业链末端的渠道,零售端明明不赚钱,为什么在OTA那里成为香饽饽,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他们流向OTA?因为OTA有品牌、有流量,有产品、有技术。对于这个流量流失,我们非常心痛,所以我们要分析一下,到底哪些是我们线下客源?流量我们分成两部分,现在也是有很明显的分流趋势,很多嘉宾提到90后00后为代表,他们天生带着互联网基因,那批人会选择在手机上预订。人的服务需要吗?运营服务躲在技术后面就可以了,他们不用看到。50后60后代表比较传统,他们需要人与人之间非常有温度的服务,技术作为温度服务后面的支撑。但是并不是说50后和60后不上网不用手机,他们也会上网,也会上抖音,也会上今日头条,也需要在朋友圈发一些自己动态,也需要您去点赞。因此,如果说我们传统旅游行业还是坐在旅行社,用电脑服务那些50后60后,服务当下线下流量主力军的这些游客,那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要对我们零售渠道进行一个升级改造,需要他们也要具有十八般武艺。

二、新渠道、新赋能

对于零售端改造,我叫“新渠道”,我们要建立零售新渠道。如何建立零售新渠道?零售新渠道除了传统旅行社之外,其实高端定制师,导游领队,包括异业销售人员,都会成为我们新渠道。他们每个人可能服务500社区人员,服务500个游客等等,他们是自带流量的一个终端,并且他们销售能力非常强,他们有能力对他的客户进行二销、三销甚至多次销售。他们和客户之间有非常好的黏性,线上线下互动。但是他们信息化手段比较弱,并且他们的产品还是不够丰富。

既然要发展新渠道,我们一定要对新渠道进行赋能,赋能第一步首先就是产品的赋能。这个和我们文旅做的工作是相结合的,我们产品端除了传统旅游线路,还需要有组合产品,碎片化产品。很多旅行社碎片化产品销售比重已经是越来越高,高到总营收的30%,碎片化产品里我们还可以看到,可以做增值的是保险、签证等等。还有旅游生活的产品,比如说看一场电影喝一杯下午茶,然后我们旅游周边、旅游IP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旅游生活。 

那么,丰富了旅游产品给到渠道当然是好事,但是销售难度也会提高,下一步,我们就考虑怎么能让他们很好的销售那么多产品,这就需要靠技术和工具。

今年是5G元年,5G推出以后物联网会非常快速的发展,再加上人工智能、云计算、互联网,我们科技创新会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技术可以替代人工,但是替代不了人和人的有温度服务,所以技术和服务要并驾齐驱的创新,这才是我们要做的事情,这才能发挥1+1大于2的效率。

  

那么技术和服务的创新可以为我们旅游行业带来什么变化呢?可以改变我们的营销模式,通过大数据营销的方式更精准的服务游客,可以场景化提供更加多场景化服务。像旅游卫士的保险就是场景化的,我们是B2C网端,B2C平台,移动端,还可以做二维码扫描,游客自主投保场景结合,我们和各大景区合作,推出二维码投保模式,并且我们做的产品和景区的项目,比如说高风险项目,还有一些特殊类的项目,可以深度的结合,我们可以做一些产品类的设计和创新,还可以通过技术和服务的创新提升我们的效率。

旅游卫士,旅游行业的第三方平台

那么,旅游卫士签证工具就是一个提升效率的工作,我们可以把50本护照一下子扫描上传,同时生成50张我们签证材料页,效率可以提升90%。另外,在线理赔这样的服务可以提升游客体验,手机上进行报案,手机理赔,赔款秒到账。

最后我稍微介绍一下旅游卫士,因为可能行业内真的不太知道,但是我们真的是在这个行业勤勤恳恳耕耘了10多年。我们是2007年成立的,在2018年之前我们一直是做旅游保险,从2018年之后我们把我们的业务扩展到我们的云端签证工具,我们已经有三万家用户在使用我们平台,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会不断的叠加我们的服务。 

那么刚才说了,我们的服务是产业链方式的,我们是场景化的服务,并且我们产品覆盖非常多,我们可以定制化产品,我们可以做方案咨询。另外,我们是一家持牌机构,我们是受到保监会监管的机构。今天在这里做分享,一个是希望大家了解一下我们末端行业,二是让大家知道旅游卫士是有梦想、有激情的企业。谢谢大家!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