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掏空现金溢价买地,北京文化寒冬期豪赌电影文旅

本文作者:文华 2019-11-21
北京文化股价炒作、股东频繁减持、溢价收购等一系列举动备受争议。

近年来,在押中爆款电影的同时,北京文化股价炒作、股东频繁减持、溢价收购等一系列举动备受争议。近日,北京文化公告拟以8.4亿元的价格,收购北京东方山水度假村有限公司100%股权一事,又再度引发争议。

掏空现金高价买地

10月15日,北京文化发布2019年三季度报告。由于确认了《流浪地球》票房收入,北京文化前三季度各项财务指标明显好转,其营业收入同比翻番;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长162%。三季报完全扭转了北京文化的亏损局面,发布三季报当天,北京文化同时发布了收购北京东方山水度假村有限公司(下称“东方山水”)100%股权的公告。公告显示,北京文化与北京南都国际经贸有限公司、北京汉邦国信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以自有资金购买其持有的东方山水100%股权,交易对价为8.4亿元,交易完成后,东方山水将纳入并表范围。

东方山水的经营范围为“中餐冷荤”,与北京文化的主业并无联系。北京文化此次收购,看中的是东方山水位于北京市密云区穆家峪镇阁老峪村北的18.72万平方米国有土地使用权。北京文化称,取得该18.72万平方米土地使用权后,将结合公司IP资源,打造北京文化密云国际电影文旅项目。

北京文化的收购公告一经刊出,便引发了市场质疑。一方面,东方山水资产评估值为3.43亿元,然而交易价格为8.4亿元;另外,半年报显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北京文化持有的货币资金仅为2.18亿元。这起交易也引起了交易所关注,10月17日,深交所对北京文化发出关注函,要求北京文化说明此次交易定价的依据及合理性,以及公司将如何支付这笔交易费用。北京文化的回复显示,扣除标的公司账面资金4000万元,其实际需要支付8亿元。其中以账面自有资金支付第一期2亿元,随后在完成工商变更后,用18.72万平方米土地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融资4亿元,支付3.2亿元交易款,剩下2亿元交易款使用银行贷款等方式支付。这意味着,为了买下这块地,北京文化不仅需要掏空账面资金,还需要背负大量银行贷款,仅财务费用每年就需要3000万元,可谓代价巨大。

市场的质疑并没有阻挡北京文化的脚步。工商信息显示,2019年10月23日,距离收购公告披露仅约一周时间,东方山水股权就完成了变更,北京文化持有其100%股权,而北京文化直到10月24日才回复深交所的问询函。

文旅项目还是地产项目?

作为一家以影视为主业的公司,在行业寒冬的情况下,北京文化的手头并不宽裕。2019年三季报显示,公司期末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仅为3.5亿元,那么,北京文化为何会在此时耗费巨资购买一块地?

实际上,深交所也对此提出了疑问,要求北京文化说明此次交易的必要性,购买土地的具体用途以及开发建设周期。北京文化称,为了公司长远发展,公司决定在北京建设密云电影文旅项目,该项目距离密云中心城区12公里,主要通过北京文化电影IP,打造影视主题为主、商区+酒店为核心的电影文旅项目,并配套摄影棚、封神之城、多功能影院、亲子类主题乐园、明星餐饮街区、主题酒店设施等。

目前该项目尚处于初步规划期,具体的建设内容尚未公布。按照计划,最终规划建设将在政府整体地段规划批复完成后进行相应调整,整个项目开发周期为3-5年。实际上,目前北京文化自主开发并持有的知名IP并不多,北京文化最为重视、投入最多的“封神”IP目前仍处于开发期,最终的影响力存在较大不确定性。IP还未真正走向市场,北京文化却已将“封神之城”列为待开发项目。根据公告,该项目虽然以影视为主题,但核心为商区+酒店,将建设多项商业设施,而摄影棚等影视工程仅为配套设施。因此,该项目更像是一个以电影文旅为名的地产项目。

国内某影视公司高管沈凌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影视基地、摄影棚是专门供拍摄使用的,公司一般提供的是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酒店公寓等会针对各个项目的功能需求设计,属于配套。“如果去做一条街,用地成本加上建筑成本,做好了就等于做房地产了。”沈凌直言。

寒冬期的逆势之举

即便抛开密云影视文旅项目的性质不谈,面对影视行业近两年的状况,北京文化想要从该项目中取得收益也并不容易。

去年以来,国内电影、电视剧投资减少,开工剧组锐减,今年包括横店影视城在内的一些影视基地就被曝出十分冷清。对于建设密云影视文旅项目,北京文化的一个重要理由是,公司每年开发影视项目多达十余部,通过电影文旅项目配套建设影棚、导演工作室、酒店会议等设施,有利于公司吸引和整合更多行业资源。

单靠北京文化一家公司每年的十几个项目,显然难以撑起该电影文旅项目的运转。据沈凌介绍,行业内拍摄现代时装戏大多都是实景,比如写字楼、餐厅、咖啡厅等,剧组只需支付场租费;真正需要使用摄影棚,到影视基地拍摄的是古装剧、年代剧等。一个影视基地能否吸引剧组去拍摄,受很多因素影响。“光建好了影视基地还不行,飞机火车去那里方便与否,吃、住等都是问题,而这些往往是一家影视公司无法单独撬动的。”沈凌表示。

这种案例在以往并不鲜见。据沈凌介绍,国内也有一些公司,在拍摄古装剧时会在某地建设一座影视城,但一般规模不大。由于地理位置、周边配套、项目质量等因素影响,这些拍摄基地使用完后往往很难变成文旅项目。“目前国内各种拍摄场地已经不少了,真正缺乏的是规模大、专业的,这类项目还不多。”沈凌对记者表示。

相对于国内一些动辄占地数千亩的拍摄基地,北京文化这块占地18.72万平米(约合280亩)的土地,即便全部建设影视相关项目,显然也称不上大。

*本文来源:证券时报,作者:文华,原标题:《掏空现金溢价买地 北京文化寒冬期豪赌电影文旅》。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