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文旅论坛 | 圆桌研讨:融合·顺义文旅新生态

活动 本文作者:执惠 2019-12-20
四位重量级嘉宾围绕“融合·顺义文旅新生态”议题展开讨论,现场干货满满。

12月19日,由顺义区委宣传部、顺义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执惠承办,以“融合·新生态”为主题的“2019第二届北京顺义文旅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顺义新华联丽景温泉酒店隆重开幕。本届论坛邀请了北京市级部门、区内相关部门和属地领导、文旅业界专家学者、文旅头部企业领导、顺义区内优质旅游企业及媒体记者约300人共同参与,一同探索顺义区文旅产业落地的实施发展路径,进一步促进顺义区文旅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在下午的圆桌研讨环节,四位重量级嘉宾围绕“融合·顺义文旅新生态”议题展开讨论,现场干货满满。

主持嘉宾:

执惠创始人兼CEO 刘照慧

分享嘉宾:

左驭投资董事、左驭文旅合伙人 黄静

中粮置地北京祥云小镇副总经理 邹帼菁

万娱引力创始人兼CEO  周箫

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研学旅行工作委员会 副主任 徐鹏

万达娱乐演艺总经理 张琨

绿维文旅集团副总裁 蒋世和

以下为圆桌研讨实录:

(本文根据演讲实录整理而来,未经当事人审核,执惠略做删减)

刘照慧:今天这个环节我们聊的是“融合新生态”,也是这次大会主题。下午大家应该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创新业态,包括演艺、夜游,还有商旅结合,还有很多产业中的新体验方式。按照惯例,先每人做一分钟自我介绍。从黄静开始。

黄静:我简单介绍一下。我现在是在左驭,左驭主要做文旅产业投资的机构,我们在过去几年当中主要是以私募股权基金投资为主,之前我们管理过两支基金,主要投一些内容和运营资源。目前我们可能更加聚焦在两个方向。第一个是在城市休闲娱乐这块的物业,我们目前在寻找一些标的。另外一块是周边的度假田园乐园项目,我们也在找一些好的标的。

周萧:大家好,我是万娱引力创始人周萧,我们公司做事很简单,就是做中国第一个沉浸式娱乐公司。我们把电影、戏剧和游戏三个不同娱乐类型变成一种体验。我们过去4年做了17个中国原创的沉浸式产品。沉浸式是可以连接很多不同业态项目的一种模式。中国虽然最早提出沉浸式,但在中国土地上,能够站在前列的品牌可能都是外国引进的。    

邹帼菁:我在大悦城地产旗下中粮·祥云小镇负责商业管理部分,我个人经历了朝阳大悦城开业招商和中粮·祥云小镇两个项目。中粮·祥云小镇是大悦城旗下比较特殊的产品,是传统商业比较有特色的项目。当时我们做这块地,因为确实选址不太符合正常商业选址规律,所以我们开始打造这个项目时候一直探索新商业模式。开业5年来,其实我们始终在商业和文化,包括其他的生活方式融合以及跨界方面做出一些尝试。 

我们是全国首家提出微度假商业概念的项目,把商业和旅游,把休闲以及文化融合在一起。我们曾经尝试过萌宠乐园互动体验项目,现在正在开展跟《国家地理》杂志做的沉浸式大自然的科幻性沉浸式体验展,未来我们也是不断尝试一些新方式和一些形态的落地,想承载一些消费者未来对生活的期待。明年我们也会落地一个北京最大的电竞模拟场,另外我们也在跟潜水俱乐部等逐步大众化的特色体验项目做一些合作和嫁接,让一些商业模式比较成熟的落到我们商业项目进行运营和经营。这是中粮·祥云小镇未来的一个理想。

徐鹏:大家好,我是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研学旅行工作委员会的徐鹏,我们工作委员会是最早成立专注于做研学旅行的社会组织,我们是基于全域研学的理念帮助城市打造研学旅行目的地,同时我们也帮助城市里面的基地和营地来建设研学实践、研学旅行这样一个课程体系,包括整个教学体系。今天特别荣幸能够参加这个会议,我们希望把针对于学生的研学新体验在顺义能够融合发展下来。

张琨:大家好,我是万达文旅管理公司的销售总监张琨,我平常主要是负责万达一些文旅筹开项目市场评估、经营测算以及开业项目渠道管理,包括线上线下合作,还有一些管理输出,游乐输出剧目引进等工作。2002年长白山项目开业标志着万达正式进军文旅行业,我们文旅管理公司是2014年才成立的,可能跟其他的文旅项目不一样。万达文旅最初是作为房地产配套的增值项目出现的,但是从近几年开始我们也逐步转型,尤其是从2019年之后我们也开始了我们自己的创新。我们在万达内部叫“文旅变革”,未来我们的文旅项目当中也更多会倾向于沉浸式的体验项目,用故事线来引领整个消费者在我们项目当中的消费体验。   

蒋世和:我是绿维文旅负责运营事务的,主要在景区规划设计院和上海景区运营的公司兼任首席战略顾问。但是因为现在都是规划运营一体化,所以这方面我们不断的在机构上融合。   

刘照慧:台上嘉宾很多元,张总和周总应该是商旅结合的典范,实际上现在文旅的融合边界打破的很开,尤其是城市更新、老厂房改造,还有商业综合体也面临着新迭代和升级,可能像刚才周总讲的,以前是餐饮、商业是作为配套,现在可能要慢慢让位于更好的内容。还有徐会长是旅游+教育,您这个教育更加特殊,可能是和研学之间的关系,正好顺义有一块红色基地——焦庄户非常适合,特别想听一下你对旅游+研学有什么好建议,产品打造上有什么空间?周总跟梁明一样是旅游和文娱结合,也是突破边界的融合,文娱之间关系是很好的新兴体验内容,这种内容可以应用在很多场景中,景区、商业新项目当中可以置入,资本方面靠谱不靠谱,未来能不能很好的良性循环下去,可能资本视角很关键,也是前所未有的,如果没有地产作为依托,资产模型怎么计算,可能大家也希望听到这方面的想法和建议。 

第一,我们结合实践,商旅方面请邹总和张总从不同角度阐释一下,商旅融合如何去破局?女士优先,先从邹帼菁总开始,从您的角度讲讲中粮·祥云小镇未来如何通过文旅融合边界,如何做产品迭代与创新?   

邹帼菁:商业跟文旅结合从内容上双方都有需求,其实文旅项目也是需要一个这样的平台来承载。我们其实希望把商业的界限打破,就是把更加完整的生活方式呈现给消费者,但是确实在过程中有很多内容,我们接洽了其实应该有数十个,真正项目落地的其实不到10个,确实需要一个成熟商业模式,因为有的可能内容非常好,可能做短期,其实像你说的需要有资本投入,不管是甲方还是乙方都需要资本投入,资本投入其实可能只解决短期的问题,但是长期比如说在这里经营一年两年三年,必须有持续性内容更新,同时还有一个成熟的运营模式,最终这个内容要转化成盈利才能是乙方长期运营的一个基础。

我觉得现在内容这个市场非常丰富,大家点子非常多,商业这边可求量也非常大。我们总结来讲,就是在商业结合的比较好,运营情况比较好的话,除了一些理想之外,还是有一些要接地气的需求,就是刚性的需求结合,比如说一些文化项目,最后有一些能够植入培训跟家庭互动、表演,就像魔术一样,纯表演方式是一种。还有嫁接成酒吧能够转化生活形态的,还有做互动或者教学,不管成人还是儿童教他变小魔术,可能自己有一个提升,就是这种有一些落地内容的衍生以后,这种综合性的产品模块其实是在商业结合最好的,这也是最成功的一种模式。

硬件方面大家提供一个场地,提供一个空间,提供一个商务合作模式,这个很简单,其实最难的是双方探讨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我觉得这个可能是未来地产商包括这些文旅,还有做内容的一些产品,大家一起共同探讨和努力的方向。

刘照慧:您提到好几次商业模式的问题,实际上,只有好内容没有好模式也很难结合好。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如果说内容带不来持续的转化,或者说持续的商业模式,实际上很好的内容也很难落到商业综合体里面。

邹帼菁:其实不光是我们,我觉得主要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乙方做内容最终现实一点,因为做商业人很现实,最终要有物质上的收益,这个物质收益可能其中一部分会转化成甲方的收益,但是首先是乙方先要有收益。我觉得,因为现在投资是一方面,甲方投也好,乙方投也好,最终这个投资大家是要回报的,有一个成熟模式才有可能持续性有回报,这样才能健康发展。   

刘照慧:周萧,我想问一下,你们跟朝阳大悦城有合作,合生汇也有项目,这里的模式突破了哪些边界?你的产品未来能不能持续带来像祥云小镇,包括新华联商圈,还有很多这样的商业也在亟待更新和迭代,这时候你的产品如何能够达到邹总讲的,有很好的模式,大家是双赢的,这个模式如何打造?  

周萧:因为“触电”在2015年创业以后,2016年进入了中粮系统,第一站就是在大悦城做的,也是“触电”商业化第一步,现在做购物中心、主题乐园、文旅景区、城市资产,我们都做过,那时候我们面临着一个巨大机会,就是在我们沉浸式互动体验产品进入到购物中心,那时候只有IP展,因为我们跟推广部合作比较多一点,都是由他们做,他们产品形态偏静态,也偏单次消费制,这是两个很重要的问题。

沉浸式互动体验解决购物中心两个事,一个产品类型丰富,我们体验维度升级,比如以前就是看静态,现在变成有演员,有表演互动,更深层次互动,这是沉浸式的,这是我们跟大悦城从触电《鬼吹灯》、触电《仙剑》,基本上购物中心首发都是大悦城体系当中,大家互相调性是一致的,都在打新潮流,包括引领潮流,这是产品类型上契合的。 

解决了复购率的问题,其实传统的展览形态,在成本当中复购率是特别大问题,我去一次不会去第二次,但是我们在购物中心创作过程当中,一个人可能在两个月过程当中玩50多遍,这就是大的复购点。他在这里玩50多遍,那也会消费别的东西,比如餐厅、亲子项目等等,这给购物中心很大带客引流作用。购物中心所需要的就是带客,包括新客老客都存在,这是我们转化沉浸的一部分。

接下来期待往前看,之前我们做短期巡回和推广活动比较多,往前看就是打造城市娱乐综合体,这个就是说可能不是从巡回角度,可能是常驻店,未来拿出一些空间,可能我们提供一些内容,做一些常驻项目,你们做沉浸式迭代内容可能是一个可期待方向。现在购物中心越来越走大的主流店,不是靠餐饮,不是靠服装,娱乐体验是最终环节。  

刘照慧:讲的很好,现在内容放在前面了,而配套放在后面了,实际上是一个前置的问题,以前讲起来可能是旅游老要素,但是我们今天讲文旅融合,实际上是把文化产品、文化吸引力往前放了。接着这个话题聊,先聊商旅部分。张总,万达因为起步比较早,财大气粗,包括自己购买IP,海底小分队、宝贝王系列。商场当中,你有能力打造闭环,现在闭环你满意吗?

张琨:其实是不满意的,我们内部一直在改革,因为万达商业跟文旅结合,跟其他文旅项目不一样,大部分文旅项目会建在目的地城市,但是万达的文旅项目是跟着我们商业和地产走的,一般都会建在城市副中心,说白了就是远离城市中心在城市边上,我们周围5公里客源吸过以后要面临突破瓶颈,好的就是商业和文旅导流的,周末商业给文旅导流,周一到周五是文旅给商业导流,包括我们现在也在开发很多研学产品、研学项目,也是通过大客流引入给我们商业进行导流。

现在我们的产品大概都经过了两年三年,有的甚至是4年,也是面临着下一步产品迭代的问题,除了我们会引进现在一些新的项目类型之外,包括我们现在的一些,因为万达大部分是重投资,我们园区整个改造确实是很难很难的。但是我们也可以通过有效的集团内部的资源重组,比如说《宝贝王》,下一步面临着跟万达文旅的重组,就是输出和重组合作。《宝贝王》不需要万达文旅,我们分的比较细。所以通过这种重组和一些新产品的迭代来寻找我们新生,包括在产品的创新上,我们接下来也会有很大的动作。

刘照慧:很期待,黄静我想问一下,你现在看了很多商业综合体业态植入包括内容,一种方式是我们自己创造内容和IP,万达直接买一个IP海底小分队拿很多钱拿回来打造自己宝贝王进行植入,从产品上你觉得哪种产品成功性可能更大一些。第二个商业回报层面,从资本视角有没有一些建议?

黄静:我先回答照慧总第二个问题,从资本视角去看,对于一些内容,包括产品的植入有一些建议。我们其实本质对文旅的理解其实更像是说基于线下内容跟产品的场景消费,资本视角来看,我们更多愿意是看作消费领域的一个环节,既然是消费领域,我们离不开“人货场”三个概念,你本质解决的问题还是在什么样场景下卖什么样的货,并且吸引到什么样的人过来,其实解决的是这三个问题。我们在做所有的资源遴选环节过程中,我们会关注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这一类的内容跟资源有没有它的文化独特性,这个是我们觉得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整个文旅融合趋势下。

第二个是我们觉得,在未来内容本身的自我更替性和内容兼容度做的足够好,因为本质上其实是跟线下商业连接,包括奇幻森林梁明总所有的跟魔术相关场景,本质上线下下沉也会打通所有消费环节,包括购物,包括所有的教育环节,这些所有都会去连接,所以基本上第二个问题是内容跟消费的连接。

第三块其实是运营效率的问题,这块其实就是说你能不能解决钱的问题,离钱足够不足够近这也是我关注的问题,所以回答了照慧总说做什么样内容,就是资本视角上更有价值的。

第四是引入一个IP还是自主研发一个IP。我觉得这是成本结构的问题,只要把账算得过来,我觉得无论是采购IP,还是说自主创新IP,都有自己的护城河和自己核心壁垒跟价值,本身还是跟当地文化的兼容度有关。

刘照慧:讲的很好,第一个是文化独特性问题,现在我们发现如果说把我们城市商业综合体,老厂房,甚至传统景区,包括雪场,如果当成一个场景来看,这里面首先以前看的是你资源,现在首先看的是文化独特性,这一点像主题娱乐领域。第二点你讲的迭代,我们产品能不能持续不断的更新,我印象很深,今天上午因为有一个老师讲的时候,讲到了伦敦西区包括百老汇一直在保持它的文化和内容迭代性,所以迭代性就决定了我们在硬件投资上可能会保持一个克制,软件上下工夫,包括陈长春总也是软件下功夫,杨建林总是科技手段解决了演艺成本结构问题,成本结构变下来以后,整个营收模型就变化了,资本最后看实效就是算账,现在没有地产补贴,账算不过来谁都不会干。商旅融合我们谈到几个核心点,其实下面我想问问关于教育融合。教育直接的是研学,针对性的我们看一下红色旅游、红色研学,因为这个领域在中国特色里还是有独特的,另外顺义有非常好资源,你能不能针对焦庄户给一些思考和建议,如果焦庄户做红色旅游,研学旅游怎么做?

徐鹏:我们看研学旅行是针对中小学生做的文化旅游和教育融合,实际上我们让学生们走出教室走到研学旅行目的地和营地,体会传统文化,包括看祖国大好河山让孩子更有文化一点,这是研学旅行特点。研学旅行方面如何在区域里搭建新业态有三个方面,第一,如果是教育特性,通过教育我们要培养什么样人,因为是教育,教育目标是第一位,我们通过把孩子们带到研学目的地,通过几点研学知识体系有什么提升,有哪些能力提高,又产生哪些新情感,培养教学目标非常重要一点是课程,课程在文旅里是讲内容,所以我们看第一步实际上我们还是从教育角度来讲把内容打造出来,符合我们学校要出来的教学目标,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实际上这种研学旅行新业态我们有课程如何教,以什么样方式来教,我们看孩子们如果在教室里其实只是说用眼睛看,用耳朵听就够了,但是我们把它放在一个研学旅行的产品,比如放在焦庄户场景当中,所接触到是不一样的,可以尝尝当时红军战斗时候的粮食,也可以听周边泉水声音,实际上我们是把孩子放到多感官刺激的体验里,这样的一个科研可以发挥挖掘出孩子在课堂当中不具备的能力,这也是教育部希望研学旅行把孩子课堂之外能力和天份释放出来,释放过程当中很重要一点,就是如何来释放?我们讲,一方面是人,一方面是教育。研学旅行出来的话要有老师,老师我们叫研学导师,研学导师团队是很新行业,如果我们带孩子到传统红色场馆给孩子们讲一遍我们的历史的话,其实跟在教室里看书没有大区别,只是图片更立体,怎样让孩子通过体验方式产生深入的情感,这个是说教学策略和人的问题。 

第三点是讲如何打造研学旅行的目的地,我们现在是说通过全域研学的方式,对于孩子出来的话,到一个区域,3到5天,那么所有的一些教学内容,去的每一个景点和研学目的地,教学内容环环相扣,一定能够达到我们当初设定的教学目标,这就把我们区域的教育、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梳理,进行课时化,同时变成老师实际教学的策略,然后孩子开展实际教学,这是我们来看的几个维度。 

说回来红色教育,其实红色教育在研学旅行当中是最难开展的一个类型,因为离我们很远。另外我们从小接受很多红色教育,孩子们认为爱国,但是怎么产生更深入体验,这里我举个例子,就是我们去临沂,临沂有一个“火线桥”讲临沂红嫂,男士去打仗了,只剩下女士支援,当时命令一个小时通过河,后来临沂女士把门板拆了搭了一个火线桥。我们去遵义有一个专区,展示了老百姓门板写的宣传语,我们看完以后觉得这是很好的体验教材,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讲当时我们艰苦奋斗时候我们老百姓是用我们最珍贵东西来奉献我们国家,奉献我们部队。怎么体现出来呢?因为门板当时我们战乱的话家里没有什么东西,但是有一个门代表着安全和家的完整,但是我们看到不同的地方,我们老百姓把我们家里最宝贵的东西献给了我们国家的革命事业,我们创造这样一个场景让孩子们去发现,当时什么样的场景体现出我们这样一个军民鱼水情,我们反问现在如果我们国家有这样战争形式,你会不会把你手里的Ipad奉献给国家。我们希望通过研学旅行不仅仅是简单的去游走,我们希望创造一种体验式的课程,让孩子们通过任务式的、项目式的方式,把我们红色的场景跟现实连接起来,这就是讲我们融合和沉浸式的方式。   

刘照慧:谢谢。蒋总,我们今天谈融合有商旅、教育和文旅,您做顶层设计很多年,能不能给一些建议和总结,怎样融合更有效?各位给了很多答案,您再拔高拔高。   

蒋世和:下午开会前我请示申主任,就是说咱们大运河文化在顺义文旅融合发展当中到底发挥什么样作用,局里也有考虑,因为北京市几大文化带,旅游开发已经有长城、大运河、红色旅游都列入了国家公园发展战略,咱们的母亲河——潮白河不属于大运河的主流,但是也有相关性。我觉得我们忽略了一个东西,其实当初潮白河对大运河是有贡献的,最近这几年由于密云水库和北京市战略储备的原因,我们潮白河在水文化和水旅游相关性,特别是对沿河两岸旅游开发过程当中没有发挥它更好的作用。

但是我们还有一个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只不过它的质量和水质没有达到潮白河的效果,就是我们的国门第一河——温榆河。这也是北京市的一个生态肺,温榆河对于顺义作用其实也是很大的,温榆河某种意义上是发源于北京的母亲河,只不过由于历史原因,我们这条河在这么多年来成为排污的沟渠,它的水质和使用效果口碑不是很好。我觉得我们顺义可能是参与的不够,特别是在有了很好的潮白河开发以后,对于文化和旅游局这块参与度也不够,我建议是希望融入到温榆河旅游开发的考虑。

同时也是把大运河的文化从通州延伸到顺义来,延伸到顺义来其实温榆河是非常好的一条途径。北京的上游有一个密云水库,十三陵水库,官厅水库,官厅水库不能满足北京的需求,密云水库是从长江、汉江、丹江口水库南水北调存了很多的水,那么这个水的存在对北京是战略储备,但是对于顺义老百姓,对于我们潮白河旅游开发可能是有利有弊。就是因为它是我们头上悬着的一盆水,而且现在越来越满,等到汛期来临时有可能会给我们生存和使用造成威胁,所以我建议如果我们做旅游,特别是潮白河、温榆河和其他的任何国内,特别是北方河流旅游开发的话,最好不要用主航道。因为北方水干的时候一点水都没有,汛期的时候根本无法阻挡,所以说建议顺义考虑一下从潮白河引入到温榆河的老河道,如果做航道旅游开发,用支流用衔接道,不要用主航道。

但是怎样把我们资源用好,毕竟潮白河方面,顺义区在北京市的度假旅游产品当中曾经是领先的,现在感觉稍微有一点落后,就是我们跟主流有一点距离。我们不要着急,因为有一些东西是需要静下心来仔细研判找到合适产品和机制。因为那边是大国家战略,大的资本投入,特别是副中心建设过程当中大量资金和项目融入,我们觉得好像被冷落了。其实那不一定是坏事,它恰好给我们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我们冷静思考我们真正有利于顺义老百姓,真正有利于北京的文旅消费的产品到底是什么。

所以要因地制宜,要尊重自然,不要为了通航而通航,不要为了融合而融合,不要因为一时考虑失误造成千古罪人,所以觉得还是真诚的借助这个会议的机会说一些有益的话。我们文旅发展已经走过一个又一个高峰,类似于我们房地产的建设,文旅融合我觉得新生态的作用一方面是新的业态的融合,另外一方面我们顺义的本还是我们好的自然生态,所以我们任何的旅游和其他业态融合发展都要尊重水,尊重自然,尊重我们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谢谢!

刘照慧:谢谢蒋总,我们给以上嘉宾一个掌声吧。融合新生态是很大的话题,尤其去年文旅部成立以后,今年很多地方在热议,能够有非常清晰的思路,能够非常明白的把这个事情讲清楚其实不是特别多,其实大家还在摸索到底应该怎么融合,因为这两个是极其庞大产业,加在一起是没有边界的,现在我们做融合状态是打破边界重新思考我们未来边界在哪,所以落脚点落在产品,落在一个一个项目,落在小小的创新,只有这样日积月累,尊重自然,尊重水,尊重我们的生态,还有尊重我们老百姓的消费需求,不管经济趋势怎么样,我们满足老百姓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持续追求,让他有小确幸,也有小惊喜同时也有未来积累更多财富之后的大满足。但持续生活还要继续,我们好的产品永远不缺市场,只要我们真正创新融合出真正生态来,我想我们不管产业还是政府,还是老百姓和游客,都能从中获益。我们祝福顺义越来越好,谢谢大家!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