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行业自救迷了眼,求真务实才是中小旅游景区的生存之道!

文旅惠报 本文作者:孙震 2020-02-24
2020年,中小景区,需要重点考虑的就是如何结合自身的情况,求真务实的生存,并且开发多元化的生存之路

一个月前,武汉封城!而对于提前一周,从郑州回到南阳老家的我来说,是在老家封闭的第40天,我不知道还要在这里呆多久才能够解除封闭。目前,全国确诊的病例已经达到了七万多,疑似病例还有不少,虽然浙江、福建、江苏、贵州等很多地方的景区已经有了景区开业松动的痕迹,但是,在河南这个偏远的小小县城里,依然没有丝毫松动的痕迹。小区内依然是三天让出一次,外面的人进不来,里面的人出不去,好似围城。

一开始并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原计划回家就是呆上个十天半个月就会返回郑州去,没想到的是,这一住下,便不知道归程是何日。换洗的衣服也没有带,不过,父亲因为有病,这一个多月来一直呆在医院里,换洗衣服什么的倒也用不上什么,每天就是面对着长达五到十个小时的滴滴答答的输液瓶,和令人揪心的父亲时好时坏的身体,于是,在这个特殊的时期,特殊的场合,开始思考人生以及旅游景区的事情。

2020年的开年对于旅游业来说,不单单是一句黑天鹅事件能够说的清楚。旅游业按下了暂停键,十几亿人民窝在家里,一下子仿佛世界都陷入了一种莫名的恐惧之中。在短暂的恐慌之后,冷静下来的旅游业开始思考未来的出路。此时,很多线上培训,很多专家,很多大型的文旅集团,已经开始积极的筹备线上培训以及疫情结束之后重建的种种事情。可谓是台上热热闹闹,台下激情四溢,糊糊涂涂。

说实在的,在任何一个领域能够熬到专家的地位都不容易,特别是在旅游业,这个对综合知识和阅历要求比较高,背景出身资历影响比较大的行业,任何一个专家的出现,都有其一定的偶然性和必然性。我们要尊重专家,也要有自己的判别。

作为一个在景区一线做了十几年的小兵来说,常常对专家们的话是敬而远之,不是专家们说的话不对,而是自己的境界不够高,专家们往往心存天下,而我只仅仅考虑了中小旅游景区;专家们都在研究未来三年五载的大形势,而我只考虑当下这些景区能否生存的这些实际问题。可能是大家研究的方向和内容不一样吧,所以,大多数专家的话只能是听听算了!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面对线上一系统行业的自救和各种培训的纷纷扰扰热热闹闹,我却无限忧心忡忡,于是熬了一个晚上,想和中小景区的从业者聊几句心里话:别被行业自救迷了眼,求真务实才是中小旅游景区生存之道!

一、不要再研究什么形势了,好的也罢,坏的也罢,都不要再听再看了!研究形势有什么用,不过是在反复唠叨一件事:今年前半年形势不好,后半年不乐观,疫情影响可能会持续一年,2020年要过苦日子。

对于行业趋势的研究,这话说的,听起来好像没有毛病,但是细细推敲起来,就值得玩味了,说的好像没有疫情,旅游景区就有好日子过一样!开什么玩笑,有了疫情,只不过是加速了很多混日子没实力的部分景区的死亡而已,没有疫情,很多中小景区也是熬不下去的。

那些掌握优质资源的景区,特别是那些国企背景的5A景区,你以为疫情会对人家造成很大的影响吗,如果你相信了,那就有点天真了,别看短期内门票收入会有一定的下降,但是,你怎么知道综合收入会下降呢?我说的是综合收入,其中包括国家给的各类补贴和政策支持。但此时行业唱衰的恰恰是这些景区的掌门人,呼吁各类补贴的也是这类人。进行行业自救,企业自救的,开展各类培训,貌似是忧国忧民忧天下,为了行业而粉身碎骨的,也是这类企业出来的领导人。这就值得玩味儿了!资源特色不同,区域市场不同,行业地位不同,发展规划不同,落地到最后,只能是貌似是有理的假大空,然后再呼吁大家联合起来发声自救,向有关部门要补贴,给补贴总是好事,但是盲目的引导和唱衰行业,却值得商榷了!

那么疫情之下,什么样的景区会苦?我认为私人投资的中小景区才是真正的苦!那些已经半死不活的或者挂羊头卖狗肉的景区就不再说了,这这里重点要说的是,这次疫情,真正受到冲击的是正处在上升期的这些私人投资的中小类型景区,可能会很苦,甚至是受到灭顶之灾。然而,这类景区却在市场上很少有话语权,也没什么影响力,但是,恰恰就是这些景区,才是旅游景区的新生力量,才是旅游景区繁荣的中流砥柱。

所以,就别看大形势了,今年形势总体来说下降,特别是国有类型的优质景区会大幅下降,但是,中小景区下不下降,我认为不一定,如果方法得当,反而是很多景区脱引而出的机会!

二、中小景区的生存之道在区域市场特色,吃的是本地市场,玩的是特色体验,挣的是产业链的延伸,所以,能不能救市,不是线上直播模仿成功,不是等待各类补贴,而是求真务实的自我救赎!

如果没有意外的情况下,全国大部分景区除了湖北之外,可能大多数景区将会在三月底之前恢复正常的营业,三月底意味着什么,可能南方人的概念是错过了几个世纪,错过了几千万甚至几个亿的收入,然而,北方呢,特别是黄河以北的大部分景区,特别是山水景区来说,这几个月本来就是淡季,没有疫情的时候关着门,疫情来了还是关着门,起码这段时间,对北方的大部分景区的影响并不大,大的只是往后的疫情带来的持续的连锁反应。

而这个连锁反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游客没钱了,各行各业停业一个月甚至两个月,缺少两个月收入的社会各个阶层,在疫情结束后,首先考虑的就是挣钱谋生,所以,暂时不会考虑文化旅游这些消费;第二个方面就是游客出游信心受挫,受到疫情影响,大家出游的积极性短期内不会恢复,特别是政策的管控不会一下子放开,所以,游客的出游信心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然而,专家么所研究的都是外部环境的宏观上的因素,真正影响中小景区的核心问题却很少涉及,我认为中小旅游景区的危机主要是存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个是盈利模式单一,除了门票和餐饮,如何提升二次消费,如何增加客单价,对于很多景区来说是个大难题;

一个是核心区域市场有限,区域内游客对景区的产品一旦熟知并厌烦之后,旅游景区针对产品的提升,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缺乏新意是市场疲软的核心因素!

一个是依靠行业外输血的依赖心理比较严重,旅游景区投入大,运营成本高,季节性比较强,很多时候,需要行业外的资金流入进行续命,而从事旅游景区投资经营的老板,大多数经营着其他行业的生意,他们往往把其他行业的资金或者盈利输入到了旅游景区中去,特别是在旅游景区的经营淡季,靠行业外的资金来维持运转,已经是很多私营的中小景区的常规的运营方式。今年,难的不仅仅是旅游行业,其他行业可能比旅游行业更难,所以,其他行业外的输血功能强弱,将会受到考验。

三、求真务实的解决中小景区当下的问题,比什么都重要!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如果自己不承重,只有找人来替你负重前行。

如果疫情可以改变中小旅游景区经营者的思维,也许是个好事。2020年,中小景区,需要重点考虑的就是如何结合自身的情况,求真务实的生存,并且开发多元化的生存之路,才是疫情给旅游景区上的最好的一课。

前几天有个景区的投资商问我,说是当地政府向他征求文旅行业的救市之道,我告诉他,上网百度吧,搜索一下,网上各地出台的政策一大堆,随便拎出来几条就可以了。他问我,除此之外又没什么好的建议,我开玩笑的说,如果真是想救这些中小景区,除了给钱没有别的办法,给多少合适呢?也别给多了,就按照去年营业额的一半给,让这些景区可以有足够的资金先熬过这半年,相信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玩笑归玩笑,然而,2020年这前半年,确实是中小景区生死攸关的关口。

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我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权当抛砖引玉,希望对各位中小景区的经营者有点启发,也算是尽一份绵薄之力。

1、忘记景区,忘记旅游行业。

这是一个资源融合的时代,如果还把景区当成一个景区,那么路只会越走越窄。旅游景区是一个平台,是一个促进各行各业融合的万能剂,如何让景区融合更多的资源和平台,如何通过流通产生更大的价值,将会是景区经营者重点考虑的问题。有了上门游客能够吃得饱,没有上门游客,依然可以衣食无忧,也许,这是下一步中小景区努力的方向之一。

2、现金流、现金流、现金流,重点的事情要强调三遍。

疫情之后,各行业都将迎来一段时间的钱荒,能够持续多久,怎么样压缩开支度过这段时间,是考验景区经营者魄力的时候,特别是中小景区,受到客源地限制和流量的限制,短期内很难有大量的资金流入,通过门票实现翻身的概率更低,这个时候,即便是大量裁员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从哪里筹钱来解决未来将要面临的困境,更是景区老板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3、在景区资源上做减法,重视策划,合理利用好手里的每一分钱,提炼并打造景区的核心竞争力,熟练运用新媒体,在旅游市场复苏的时候,快速推出引爆市场的产品,以低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从而度过危机。

疫情结束后,旅游景区将会引来反弹,这个反弹,我认为很大的可能性是在周边游和乡村游,以及休闲、康养特色明显的旅游个体,疫情是逐步结束,意味着在完全放开以前,甚至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内,大部分游客还将选择本区域或者本省市区域的市场,所以,这个阶段,针对中小景区来说,收缩市场,增加产品的吸引力,深耕当地市场,才是理性的选择。

4、会叫的孩子有奶吃,疫情结束后,各类补贴肯定会层出不穷,但是,究竟拿不拿得到,争取一下那是必要的。

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关键时候,豆包可以救命的!这方面的,可以多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可以多听听看看行业专家的意见,我相信他们对政策的解读和理解,总要比呆在景区一线的要强,否则,还当什么专家呢,还当什么行业权威呢!

5、一夜爆红不再是不可能的事情,千万不要在受传统的思维局限了。接受新思维,接受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接受低成本可以创造奇迹的现实。

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大多数景区的投资商都是行业里的成功人士,也创造出了很多辉煌让人骄傲的成绩,然而,伴随着成绩增长的就是年龄和日益僵化的思维,而这些思维,在过去的时代成就了他,而在未来的时代,却成为了最大的绊脚石。

所以,旅游景区管理层的空杯心态,以及熟练运用新媒体,以及不受行业局限的创新能力,将成为是否快速脱颖而出的核心竞争力!能不能接受新事物,能不能用新思维来改变产品,进行市场竞争,不单单是景区老板的事情,而是景区自上而之下,所有人的事情。也许,一个员工就可以救活一个景区,将不再是天方夜谭。

特殊时期,千万记着,一定不要盲目跟风,一定要冷静思考。因为对于全国将近三万家景区来说,多一个少一个影响并不大,但是,如果倒掉的景区恰好是你家的,那么可能就是天大的灾难了!

研究三万家的趋势,还不如研究自己家的生存之道。天天研究行业趋势,还不如认真研究一下景区所在的区域市场趋势;天天参加线上学习头脑风暴,还不如静下心来听听景区员工的心声;天天研究政策补贴,还不如扑下身子做做产品升级;天天看同行都在干什么,还不如去群众中去,看群众需要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市场才是检验项目生存和盈利能力的唯一标准,对于大多数中小景区来说,市场就是景区所在的区域,就是生你养你,你所熟知的市场,是你熟悉而又陌生的那些游客。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景区营销实战派”(ID:jqyxsunzhen),作者:孙震,原标题:别被行业自救迷了眼,求真务实才是中小旅游景区的生存之道!》。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