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大旅游管理学院客座教授汪冬梅:全域视角下的研学生态 | 常熟文旅发展研讨会

活动 本文作者:汪冬梅 2020-04-01
研学旅行的最终形态是,教育要完成研究性学习,而旅游要完成旅行体验,这两件事情同等重要。

3月31日,由常熟市人民政府主办,常熟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执惠承办的“2020中国文旅大消费线上峰会暨常熟文旅发展研讨会”正式拉开帷幕。本次研讨会聚焦常熟文旅发展,以“春暖新消费、百花新生态”为主题,下设3大板块,5个细分领域,定向邀请了百余家机构,从“新消费、新产品、新渠道、新营销、新目的地”五大角度,以全新视角,再析常熟市的文旅融合、跨界创新,深剖疫后文旅产业发展新思路、新路径、新趋势。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客座教授、执惠研学导师委员会汪冬梅在直播现场带来《全域视角下的研学生态》主题分享。

汪冬梅表示,研学旅行的最终形态是,教育要完成研究性学习,而旅游要完成旅行体验,这两件事情同等重要。在全域视角下,整个研学生态会是研学目的地城市打造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她认为,导师人才培养非常重要,未来如果常熟希望成为研学目的地城市,也需要大量专业导师人才来补足当下研学导师系统性短缺的现状。

以下为汪冬梅分享全文

(本文根据演讲实录整理而来,执惠略做删减)

大家好!我今天的分享大致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先解读一下研学旅行。

研学旅行政策中最重要的两个词,一个是“研究性学习”,一个是“旅行体验”,但是现在在社会上听到的更多声音往往会把教育旅游、研学旅游、生态教育、科学普及等等内容都囊括到研学旅行里,其实跟教育系统想要的“研究性学习+旅行体验”还不是完全一回事。所以现在教育系统重新命名了,希望把研学旅行更加清晰的称呼为“研学实践”,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当中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研究性学习是什么?我觉得所有从事研学旅行的同仁都要深度了解,了解什么叫做“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从小学到高中课程标准有什么样的要求?怎样做研学旅行课程才能够达到“研究性学习”的要求?这是我觉得文旅行业希望转型研学旅行的企业都要去深度理解的,这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再来讲讲旅行体验。我是一个从教育行业走进研学旅行的人,所以我对旅游本身我觉得不是太了解,但是这两三年我一直很认真学习。中国研究生入学有一本教材谢彦君老师的《基础旅游学》上面把旅行体验的定义讲的非常清晰和透彻,把全世界许多专家对旅行体验的定义都给大家进行剖析和分享,最后总结出在国内,他是怎样看待旅行体验,这件事情也值得大家深思。研学旅行最终形态是教育要完成研究性学习,而旅游要完成旅行体验,这两件事情在未来发展当中同等重要。

第二部分是关于研学旅行的顶层设计。提到顶层设计,所有人都会讲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政策怎么指引。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今年3月份,我国各地发布的研学旅行相关所有的政策有400多份,现在还在不断发,接下来可能还会有更多城市会非常明确的讲明研学旅行应该怎样落地执行。总结起来就是各式各样标准,而类型无外乎四个种类: 关于课程,导师,基地/营地和研学旅行服务机构。

而其中我们认为最重要的两点是课程和研学导师。第一是课程。因为基地/营地和服务机构其实在中国旅游行业发展这么长时间以来,还是形成了一些标准的服务规范和要求。当然现在国家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定会对这部分规范提出更高要求,但是并不影响现在已有的基础。但是研学课程标准建设,由于本身基础教育对跨学科课程评定标准不够清晰,所以研学课程标准是急需要完成的一个事情。第二是导师。当下导师人才缺到什么程度,缺到随便抓一个导游就能做导师的程度,这是行业发展最大的难点。政府如何推动这两件事情,是接下来这个城市这个片区能不能更好启动研学旅行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现在,我们华南师范大学研学旅行以休闲教育研究中心,在研究的其中一个课题就是关于研学目的地城市,怎样的条件才能够符合研学目的地城市,在一个研学目的地城市整体构建上,政府应该做什么,企业应该做什么,学校最后采购的是什么等等。这个研学目的地城市行业生态研究,对目前为止,我没有看到一个非常成熟的文献报告。我们正在做这个研究,也跟某些地市政府一起在研究这个事,也希望能够尽快给到整个行业一个新声音,这是一个还没有完成的大项目。我们认为全域视角下整个的研学生会是研学目的地城市打造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如何做全域视角下研学生态构建,这是一个抛出来的话题,大家可以一起讨论,这里还有很多没有完成的研究。

第三部分是研学课程共同体系建设。

首先,研学实践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有两个,一个是关于研学目的地的课程体系建设,基地营地都是研学目的地。第二个就是学校的校本研学课程体系建设。接下来从这两部分,就我们已经做了的工作给大家做一个简单分享。这也可以带大家重新认识研学旅行。

为什么我们认为研究性学习的需求其实不仅仅只是现在认为科普层面的需求?我们在做某自然遗产研学基地课程体系建设的时候,按照科普、科考、科研的等级,(这几个层面都有精准的学术定义应该怎么分级),分年级进阶设计课程主题矩阵。所有研学目的地都足够宏大,一定要做出分年级分层次的课程矩阵。学校根据研学目的地的课程矩阵,甄选符合自己的校本课程建设需求的课程,可以是一个研学目的地在课程矩阵中给出100个或者50个课程,学校在里面挑选一两个,又在另一个研学目的地挑一两个,最后组成自己学校自己的研学课程体系。

第二,研学旅游解说词的建设。接下来会是研学目的地建设一个非常重要的重点。因为现在我们整个基地的研学解说词都达不到研究性学习的基础要求。举例说明,如果大家要完成关于自然资源目地类型的研学解说词,应该要达到要求如图所示:地理背景,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工具、基本方法、日常知识和延伸知识都要融合到解说词当中。所以解说词构建不是一件小工程,这是一个非常系统的学术工程,也需要大家花很多时间一起去做。就像昨天和同行分享了一个词“同课异构”,这在教学当中是非常普遍的事情。同一学科、同一学段的所有的老师都做同样的一节课程。基础一致,就是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知识点、能力点都完全一致,但是做出课程却是各自精彩的、千人千面的。但是为什么在研学旅行课程建设中做起来就那么难呢?因为这些基础都没有建好,就在上面盲目的添砖加瓦,这个房子很快就会塌掉。

第四部分:关于研学导师人才培养。研学导师人才培养这件事我们正式开始对外实施是在前年,我们在研究和实践到一定程度,觉得是时候开始做一些行业人才培养了。在大学和社会上同时开展研学导师的人才培养。当然这两个是完全不同的体系,对于大学来讲,现在应用型本科和高职院校大学人才培养方案,将会按照教育部《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的要求来设置,同时开展的还有1+X职能技能等级证书认证,今年挺多院校尤其是旅游类院校会大面积开设这个专业。

我们华南师范大学是一所211研究型大学。我们旅游管理学院针对所有学生开设选修课程,《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与运营管理》,因为是研究型本科大学,我们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更多项目策划,运营管理和项目管控层面,基于打好前置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希望同学们可以胜任更高层的管理工作。我们去年面向全校同学开设了辅修专业,未来还会在大学开设公选课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做的尝试。我看到常熟当地也有高级院校,也有旅游管理专业,其实也可以尝试当地人才培养,可不可以通过跟院校深度紧密合作,能够广泛开展起来。未来如果常熟也有可能成为研学目的地城市,也需要大量人才来解决现在行业人才系统性短缺的情况。

第二部分,在做社会人才培养这部分,我们在广东开了十几期的研学导师培训班,就是培养兼职导师5000多人次,如果是全职导师近千人。整体培训基础来看,我觉得旅游行业同仁要转型研学旅行还是会有一点困难的,因为大家在这种教育专业背景之上比较缺乏,所以在学习和理解的时候,跟学校理解教育话术都会发生偏差。昨天我们在讨论关于劳动教育的部分,行业里同仁在发表,因为也有一些校长在讲话,其实大家可以感受得出来,学校校长的理解好像跟我们行业同仁看上去完全不是一回事。所以,这就是行业的一个问题,在不同视角、不同基础上理解同一事情会出现的偏差。如果我们不能站在客户视角去理解,可能会对未来工作的开展产生一个极大的阻碍。这也是当下研学旅行机构进入学校服务领域会遇到非常多不认可和阻碍的原因。

整个社会的人才培养怎样可以支撑行业发展,供给侧改革一定是从供侧发生的,如果供给侧没有合格的人才供给,就很难推行下去。

以上就是今天四个模块的分享,谢谢!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