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中国海岛游的发展机会正更多来临,面对潜在的千亿海岛游市场,各海岛旅游目的地也意图提升分羹能力,其中嵊泗列岛是代表之一。作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列岛型风景名胜区,浙江舟山群岛的重要组成部分,嵊泗列岛将藉由海岛公园建设找寻海岛游发展升级的突破口。
嵊泗列岛的机遇点有哪些?其海岛公园如何建设?未来国内新型海岛开发路径、模式以及潜能空间又该如何把握?
在6月8日-12日的“新消费·新业态·新海岛”——嵊泗县海岛公园建设专题研讨班上,嵊泗县文旅局长金飞珍围绕着海岛公园的建设对策,展开介绍了关于海岛公园的目标体系、发展区域、开发路径以及建设体系。
以下我们摘录金飞珍课程部分内容,以飨业者(部分内容略有编辑):
我们看到,相对于省内其他海岛公园综合条件而言,嵊泗海岛公园具备优越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发展基础以及开发潜力,但同时也认识到现存的重大问题。嵊泗海岛公园的建设,对嵊泗旅游发展而言,是一个再梳理、再提炼、再升级的过程。站在“十四五”谋划之初,深度响应浙江省海岛大花园发展战略,确立以海岛旅游提质增效为突破口,通过大旅游产业的关联带动,加快推进海岛公园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关于海岛公园接下去的发展战略,我们确定了“1235”的战略体系,即一大目标体系、两大发展区域、三大开发路径和五大建设体系。
一、一大目标体系
按照“一岛一主题、一岛一特色”原则,打造海岛公园IP,不断增强海岛公园的品牌知名度;配套设施因地制宜,构建生态化、立体化、主题化的旅游服务支撑体系;产业上体现绿色循环和“旅游+”理念,培育海岛活力绿色产业链。最终实现“两个率先”发展目标,即以国际化、融合化、项目化的发展理念,率先将嵊泗打造成为中国海岛旅游典范区、浙江省海岛公园建设样板区。此外,在国际层面,我们希望嵊泗能够率先成为国际化的海岛休闲旅游目的地。
二、两大发展区域
在基于海岛公园所具备的基础条件的情况下,我们确立起了建设的核心发展区和协同发展区两个区。 核心发展区主要涉及花鸟岛、嵊山岛、枸杞岛、绿华岛、壁下岛及马鞍列岛周边岛屿,主要涵盖嵊山、枸杞、花鸟三个乡镇。协同发展区主要涉及泗礁本岛及黄龙岛,主要涵盖菜园、五龙、黄龙三个乡镇。
对于一个海岛公园,我们确立为两段时期,2020~2022是海岛公园的创建期,2023~2025年是海岛公园的提升期。
三、三大开发路径
我们是想通过三大主要路径,来实现两个率先发展目标。这三大主要路径就是一个是国际岛,一个是定制岛,一个是生态岛,以国际化、定制化和生态化作为核心引领。
一是国际岛。度假休闲旅游产品接轨国际标准,旅游服务设施争创国际水准,旅游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借鉴国际经验。二是定制岛。创新“跳岛定制”旅游产品,形成五大海岛主题版块,打造国际跳岛定制旅游示范区。三是生态岛。探索海岛公园绿色发展机制,发展循环经济,全境建设海岛低碳(近零碳)试验区。
四、五大建设体系
这五大建设体系分别是旅游产品体系、绿色交通体系、景观村镇体系、生态文明体系以及智慧海岛体系。
第一大体系是旅游产品体系,构建国际跳岛定制先行区。
一是基于五大主题岛屿现在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进一步的主题提炼,泗礁岛以“海上慢城,惬意泗礁”为主题;黄龙岛以“东海石村,古朴黄龙”为主题;枸杞岛以“蓝海牧岛,自在枸杞”为主题;嵊山岛以“百年渔场,魅力嵊山”为主题;花鸟岛以“百年灯塔,艺术花鸟”为主题,是想以此来构建差异化、个性化的主题岛屿板块。
二是依托四大嵊泗气质来打造四大卖点产品,开发一批互动性强的海岛主题活动,重点打造四大卖点产品:“跳岛游”产品、国际海钓产品、海上体验产品和国际游轮产品。“跳岛游”是嵊泗海岛公园产品体系中的重中之重,要以“一岛一主题、一岛一风情”作为“跳岛游”的开发特色,串联嵊泗海岛公园各岛屿,强势推广嵊泗“跳岛游”这一卖点。时间上,可分为海上休闲一日特色游、渔村风情两日精品游及深海度假多日体验游;空间上,可分一日多岛、一日一岛、多日多岛、多日一岛等四种模式;品质上,可分大众跳岛游、定制跳岛游、主题跳岛游等。
三是专项产品体系强化。做足“海”文章,构建离岛风情产品体系;做强夜经济,构建微城夜游产品体系;做精新业态,构建四季旅游产品体系。今年的夜经济如火如荼,嵊泗的夜经济设想的是重点打造渔港风情夜市、海上时尚吧馆、海岛特色光影、渔俗风情演艺、夜间集体派对等海岛公园夜经济产品。
第二大体系是绿色交通体系,创建离岛绿色交通示范区。
一是升级综合交通枢纽。重点对海岛公园主入口——沈家湾码头,以及泗礁岛李柱山码头、小菜园码头、泗礁岛五龙客运码头、花鸟岛北岙码头等进行综合提升。一方面优化进岛航线和陆上交通换乘,另一方面全面提升码头、场站的建筑和景观,形成海岛公园形象鲜明的印象区,实现海陆交通无缝对接,减少中转次数,增强旅客体验感。
二是完善绿色交通体系。重点建设海岛公园观景系统的慢行交通配套。通过骑行绿道、特色步道的线路优化和观景点、休憩驿站等点上的服务配套,形成更为人性化的滨海绿道系统。
三是构建旅游服务体系。建设提升通景公路、景观道路,推出环岛观光巴士、景区旅游巴士线路,完善公共自行车、自驾车、出租车、共享汽车租赁组成的旅游交通体系,实现海岛公园内A级景区、特色小镇、旅游示范岛、旅游风情小镇、度假区等旅游公交、共享单车全覆盖,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四是尝试推出低空飞行。尝试开辟低空航线,谋划泗礁本岛水上机场建设,开通舟山主要岛屿观光航线,培育嵊泗海岛公园形成3个直升机起降点:花鸟岛、枸杞岛、泗礁本岛。针对长三角高端客群,尝试策划“空中跳岛游”产品。
五是打造离岛最美公路。打造泗礁岛、枸杞岛两条离岛最美公路,重点建设骑行绿道、休憩驿站、节点景观及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强化“中国离岛最美公路”IP形象。
第三个体系是生态文明体系,创建中国海岛近零碳试验区。一是实施近零碳岛试验区建设工程,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海岛现代能源体系;二是实施蓝色海湾整治工程,打造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及长三角蓝色海湾示范区;三是实施海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打造集综合保护、海洋科普、自然观光于一体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岛;四是实施海岛旅游环境容量控制,严格按照旅游环境容量控制要求实施海岛公园的建设和运营管理。
第四个体系是景区村镇体系,打造浙江乡村旅游样板区。景区村镇体系有三大任务:一是创建一批景区城、景区镇、景区村,以景区城、景区镇、景区村建设引领海岛公园村镇提升,争取在全省率先实现村镇景区化100%;二是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全域提升海岛地区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打造绿色、整洁、美丽的海岛乡村风光带,建成“微而精、微而特、微而富”的美丽微城;三是实施海洋海岛文化振兴工程,以“东海渔港文化传承地”为目标,通过海岛生活风情展示和嵊泗文化记忆修复两大工程,实现文化振兴。
第五个体系是智慧海岛体系,打造海岛公园智慧信息谷。构建“一中心”即嵊泗海岛公园数据中心;“三平台”即产业运行监测平台、区域集成电商平台、智慧营销平台,从而实现旅游精准营销、旅游精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