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打造“零废弃博物馆”

文旅惠报 本文作者:北京日报 2020-06-15
今年故宫实现可回收物80%以上被回收。

自5月1日实施垃圾分类以来,故宫博物院累计收集可回收物超2.6吨。本周末,故宫通过官微呼吁,号召参观者一起参与“零废弃”项目,力争两年内打造国际领先的“零废弃博物馆”,今年故宫实现80%以上可回收物回收。

故宫宣传环保理念,从“古”说起。早在宋代,就已有纸张回收的概念。纸张再生也是一项由来已久的技术。现存世文物中有一卷北宋乾德五年(967年)的写本《救诸众生苦难经》,用的就是“还魂纸”。据明代发明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清代,紫禁城里还曾兴起过“光盘行动”。史料记载,雍正皇帝就曾两次下旨,提倡节约粮食。其中一次他谕膳房:“凡粥饭及肴馔等食,食毕有余者,切不可抛弃沟渠,或与服役下人食之,人不可食者,则哺猫犬,再不可用,则晒干以饲禽鸟,断不可委弃。”

今年1月16日,“故宫零废弃”项目启动。新成立的“零废弃”委员会着力重新设计垃圾桶等硬件,调整位置摆放,改进规则设置以及游客引导方案等。伴随《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故宫在院内配齐了四类垃圾箱。保洁人员清理垃圾箱时,会再次对垃圾进行分拣、收运,确保垃圾分类后去往不同终端处理。统计显示,截至目前,故宫累计收集可回收物超过2.6吨,其中包括箱板纸1854公斤,纸张96公斤,饮料瓶649公斤,金属罐30公斤。

故宫的目标是,力争实现“零废弃办公”和“零废弃游览”。今年,故宫实现可回收物80%以上被回收,厨余垃圾80%以上得到资源化利用,使进入填埋场及焚烧厂的其他垃圾减量至25%以内。

*本文来源北京日报作者:刘冕,原标题故宫打造“零废弃博物馆”》。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