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车的未来在哪里?

大交通 本文作者:执惠旅游 2015-06-11
打车市场是块大蛋糕,市场无时无刻不在变,适应变化才是正解;至于专车,则应在规则中求生存,求创新;相信,一切推动人类进行的事物最终都不会被扼杀。

发轫于自由开放的互联网时代,专车的成长之路却并不那么顺畅。

先是北京市约谈滴滴专车负责人,明确指出其违法。近日又传来消息,交通运输部组织了名为“深化出租汽车改革初步思路”的会议。来自全国六个地方的出租车司机、出租车公司管理人员,交通部领导、相关行业专家参与了此次会议,交流讨论了相关内容。更重要的是,出租车改革的指导意见也在研究制定中,出租车将被分为巡游出租汽车、网络预约出租汽车两大部分,而“专车”属于后者。

尽管具体的全国性网络租约车管理办法还未出台,但根据已透露的指导意见来看,专车的未来难言乐观。

比如,指导意见提出,专车车辆必须取得营运许可证;专车驾驶员应具备驾驶资格以及相应的从业资格,以及获得公安部的社会背景审查意见;专车车辆档次应高于当地主流的巡游出租汽车,且不得开展低于成本价的促销活动。而“禁止接入私家车等非运营车辆”更像是最后一根稻草,压在了专车身上。

毕竟,以滴滴快的、易到、Uber为代表的几家大型专车平台,都囊括了一部分私家车在内。如此一来,这些平台的车辆将大幅减少。

监管方的态度很明确,私家车不能从事客运。这让人不禁联想到了黑车。黑车也是私家车,而且相比专车,更加不规范和无序。并且,黑车会给人一种不安全感,特别是在晚上乘坐,始终都要提高警惕。更重要的是,黑车没有规范统一的计价模式,会出现黑车司机漫天要价的情况,此时乘客还要对价格作出判断,甚至讨价还价,劳心劳力。

此时,专车出现了,并努力以一种曲线的方式实现合法合规。一般来说,滴滴快的等打车软件公司会与汽车租赁公司、劳务输出公司、司机签订所谓的“四方协议”,即打车软件向汽车租赁公司购买或租赁运营车辆,汽车租赁公司向劳务输出公司寻求有资质和业务能力的司机,劳务输出公司与司机再签订劳动合同。由此,专车们规避开出租车行业传统的管制,迅速扩张。并且,随着竞争的白热化,一些打车软件公司甚至直接与私家车司机合作。

不过,以上的方式只对监管部门有意义,作为千万乘客,他们并不关心专车是私家车还是租赁平台的车,抑或个中的协议如何签订。他们只关心,如何更便捷地到达目的地。无需像以往一样,在路边拦车或许还打不到,只需点击手机屏幕,打车软件就可以自动实现信息匹配,推送司机接单。并且,平心而论,专车的品质更高,付费准确透明,更不存在拒载问题。

所以,在打车难、出租车数量有限的情况下,专车是相比黑车更好更优的选择。如果说,传统出租车模式并不能满足所有人的出行需求,那么以共享经济为依托的专车,就是优选。

因此,对于专车,监管部门也无需一棍子打死。毕竟打车市场是块大蛋糕,总要允许有人分一杯羹。出租车司机也无需投入太多情绪,市场无时无刻不在变,适应变化才是正解。至于专车,则应在规则中求生存,求创新。目前,义乌、上海已经在探索专车运营新思路,相信,一切推动人类进行的事物最终都不会被扼杀。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中国财经新闻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