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 : 我们的目标是干掉私家车!

大交通 本文作者:鲁墨 2015-06-22
「人性化体验」,我们何必要阻止?

Uber 到底有多火?

用事实说话

在中国,每天有 100 万人次搭乘 Uber,占全球 Uber 每日搭乘数量的 50% 。

在中国,Uber 每个月能创造出 10 万个相当于全职的工作机会。

在中国,排除出租车叫车市场,Uber 已经拿下了接近 50% 的打车出行市场。

在成都和杭州,Uber 的日搭乘数分别为纽约的 479 倍和 422 倍。

在全球,Uber 进入了 6 大洲 58 个国家 311 个城市。

Facebook 后,Uber 成为商业历史上发展最快的公司。

两周前的周一晚上,北京大雨,我被困在王府井苹果旗舰店门口,所有的打车软件都找不到车。于是我第一次用了 Uber,3.5X 的费率,好在首单免费。20分钟后,一辆高尔夫大雨中来接我。是的,this is how Uber changes the world.

那以后,我已经两周没开过车。

没有停车费,不担心停车位,节省洗车时间和成本,坐在后面可以继续工作,下车连支付流程都没有,自动划款。也许你不觉得这有什么,但在笼罩在堵车魔咒下的大北京,我的生活效率又提高了。

你还会买车吗?

也许会。但你一定不会买第二辆了。

如果我们都不需要购买私家车,同时可以享受私家车的便捷和和舒适,北京还会是「堵城」吗?北京会看到更多蓝天吗?同时创造了多少工作机会?

这才是 Uber 牛 X 的地方,「我们要干掉私家车!」

曾几何时,联通、移动、电信发现自己并不是彼此的对手,而是合作方,他们被微信逼得联手一致对外。所以,奔驰不是宝马的敌人、大众也不是,他们有个共同的产业敌人,以 Uber 为首的打车软件!

如何让 Uber 变的更好?

大家一起猜

TransTech 大胆萌想,在「干掉私家车」之前,Uber 可以做些事情让自己变的更好:

1. 将业务拓展至非智能手机市场。这部分受众包括我们已经在使用微信的父母。他们对「智能手机」的生态系统缺乏天然的理解,还不太习惯用手机打车和医院挂号等可以改变生活质量的功能。增加「代叫车服务」,这样我们就可以让 Uber 去接家人到家里聚会,我们只需要送他们回去即可,这样在节假日可节省半天的时间成本。

2. 设立「专车站」和「专车线」。像公交车拥有「公交站」那样设置「专车站」,让去往同一目的地的乘客以「团乘」方式享受更低廉的价格「搭车」,更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设置「专车线」,让职业专车司机循环搭载乘客,应对上下班高峰「专车打车难」的现状。

3. 打造生态体验平台。将「共享经济」潜力全面开发,让「打车软件」本身成为「共享经济」载体。在现有 app 上加载「专车线」专车达到时间、附近的「专车站」等 LBS 服务。允许第三方开发者安装插件,联接一切 Uber 化、推崇「共享经济」的服务联动。那些 Uber 装修、Uber 烘焙才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

4. 构建「专车站」商业市场。如果政策允许设立「专车站」,为什么不能在「专车站」扫一扫卖饮料?代收淘宝宝贝?非智能手机用户也可以在这里叫车,取包裹。

5. 鼓励电动车普及。Uber 可通过返还更多「实惠」刺激专车司机购买电力车,和刺激电力车拥有者上街「拉活」。再一次为环境做贡献。

如果你和专车司机聊天,就会发现很多都是为了做专车司机购买了新车,或者从租车公司「长租」。也就是说,打车软件的出现,变向贡献了一部分私家车市场份额,也盘活了汽车租赁市场。

Uber 的出现,第一次在一个垂直领域大规模地成就了「自由职业者」。

我们相信,马上会有垂直服务「专车市场」的新型租赁和销售公司涌现,推出比如几个司机众筹购车,或者用较低首付 + 「份子钱」的新型贷款模式等。


地球已经无法阻止 Uber 了?

罕见纯干货告诉你 why

地球已经无法阻止 Uber 了!原因并不是她的产品无法复制,看看我们手机上的滴滴、快的、1号专车等等等等。

下面来点罕见的纯干货吧。

TransTech 上周受邀与来自美国、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的 Uber 员工在北京团建,被进一步「优步化」,受益良多。下面所截取的内容不涉及任何商业机密,也不敏感,只是希望你可以一窥究竟,走近好玩儿的群体。

5年前,Uber 的两位创始人夜游巴黎,因为打不到车,就此萌生了回家打造 Uber 的想法

Uber 上线,刚开始的时候只能看到几辆车

真是少的可怜

很快,所有的私家车都变成了 Uber

5 年,55 个国家,300 + 城市,中国貌似已经覆盖了13 座城市

快速扩张秘诀:融合国际与本地创新

产品差异化特色:简单

更简单、可靠、实惠

一旦登陆新城市,就会像病毒蔓延

Uber 叫冰激凌,这个可是真的

大年三十,可以叫舞狮子

叫船、叫直升机、叫各种,各种叫...

精英团队:每个城市只有一个总经理、三个运营经理、两个市场经理

最受用的一句话:文化才是 scalable (可扩展的)

团队成员均来自世界知名企业

6个月前,5 个人挤在一个小角落开始了亚太区市场运营

在 Uber,你可以拥有「多彩的工作经验」、「全球视野」、「旅行机会」、「优步化精英团队」

全球化与本地化:Uber 全球运营团队的秘密

这个是叫 Glocal 么?

聊到这里,活动现场的空调突然罢工了,燥热逐渐升级。不一会,就有工作人员过来敲门,「听说这里叫了 Uber 送凉?」

啊!原来是可以拼出 Uber 字样的小风扇

「人性化体验」,我们何必要阻止?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长江商业评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