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巴士兴起,公交公司坐不住了

大交通 本文作者:虎嗅网 2015-07-28
7月26日,公交集团宣布在北京首开直达专线,针对早晚高峰,空调专车,专车专道,向互联网巴士宣战;

看着互联网公司借由“互联网巴士”一步步入侵自己的领地,公交集团这次终于坐不住了。

7月26日,公交集团宣布将在北京首开“直达专线”车,这是在定制商务班车后,公交集团为早晚高峰乘客提供的又一福利。

据公交集团介绍,“直达专线”将在早晚高峰期间运营,采取直达或大站快的运营方式,所有车辆都使用配备空调的公交车,走公交专用道,具备优先通行的优势。与商务班车不同,乘客无需提前进行预订,只需到指定的站点按照指定的时间乘车即可。

“直达专线”的首批开通线路可能包括城北以天通苑、回龙观为主,城东以通州为主,城南以大兴为主的大型居住区至中关村、国贸、金融街等商贸区之间。

那么,面对“直达专线”的强势搅局,“互联网巴士”是否已做好应战准备?这一次,互联网公司能否颠覆传统公交业?

“谁在做互联网巴士?”

对于已被早晚高峰堵车、塞车虐得死去活来的群众来说,主打“一人一座”、“定制班车”、“公交价格”的“互联网巴士”着实令人着迷。

2014年8月上线的小猪巴士,迅速在国内拓展线路,目前其官网提供的线路已近3700条,覆盖深圳、杭州、上海、西安、南京共5座城市,用户数破十万。

2015年4月上线的嗒嗒巴士,成立仅40多天便融资4200万人民币,其中天使轮500万,A轮3700万。并已在深圳开通200多条上下班线路,覆盖人群上万。

2015年7月上线的滴滴巴士,以其雄厚的资本实力强势入局“互联网巴士”。上线首周推出微信预定1分钱乘坐服务,据其官方微信内容显示,滴滴巴士的线路囊括了北京、深圳两个试点城市的众多大型居住区和商贸区。

当然,在风风火火的竞争背后,注定会有落寞的失败者。

今年三月上线的易到大巴,运营三个月后便宣布退出市场,当然理由很冠冕堂皇,说要专注于专车领域,但谁不知道是因为大巴太难做了呢?

“直达专线”的优势在哪儿

和“互联网巴士”相比,公交集团推出的“直达专线”车有着天然的资源优势,是“互联网巴士”难以企及的。

一方面,“直达专线”车在早晚高峰时段可走公交专用车道。在北京这种客流量密集的城市,这将极大地降低用户上下班的时间成本。而“互联网巴士”则无法涉足专用车道,也就无法从根本上避免堵车、塞车造成时间拖延的情况。

另一方面,“直达专线”可在每条线路上设置站牌。这将避免乘客因找不到上车地点而错过乘车时间的情况,而这恰恰是“互联网巴士”被吐槽最多的地方。很多用户在使用过“互联网巴士”后,都表示上车地点太难找,一不小心就耽误了上下班时间。

总的来说,掌握大量公共资源的“直达专线”车,虽然起步较晚,但在竞争中并未落下风。出租车行业被打车软件颠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这一领域内的公共资源有限,对车主和乘客的限制较少,车主和乘客的选择空间很大,因此打车软件能够迅速得到用户青睐。

但在公共资源相对集中的公交行业,互联网公司若想复制打车软件的模式再完成一次颠覆,则是难上加难。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虎嗅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