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滴滴又将在医疗领域互殴

大交通 本文作者:互联网商业观察 2015-08-10
以北京为例,去年总就医人数达2.2亿人次,日均就医流动人数就高达70万,广阔的前景是滴滴、Uber选择布局医疗的重要原因。

继滴滴与健康微能量联合推出滴滴医生后,传出Uber将与春雨合作成立Uber医生的消息,笔者猜想,此次Uber进军医疗领域,预示着滴滴与Uber的跨界营销战争全面打响。滴滴与Uber的第一次正面交锋,值得期待。

为何滴滴医生、Uber医生都在布局医疗

我们不妨算笔账,以北京为例,去年总就医人数达2.2亿人次,日均就医流动人数就高达70万。如果说打车去看病,目前北京有6万多辆出租车,那么一辆出租车每天接到的12单来自于就医。这就意味着出租车近一半的接单来自于就医,广阔的前景是滴滴、Uber选择布局医疗的重要原因。

滴滴医生VS Uber医生    

滴滴从优质医生资源入手,借助健康微能量三甲医生的关系网,让患者更容易在三甲医院就医,打造“患者-出租车-三甲医院”的打车就医模式。

Uber则从更看重私人诊所模式,凭借春雨今年要建成的200家线下诊所,疏导病人,远离医院,推出的是“患者-私家车-私人诊所”的全新模式。

滴滴、Uber谁会在市场竞争中胜出?

不妨先将双方的合作对象先做对比:健康微能量与春雨。(健康微能量在前)

1、医生数量:2万三甲医生VS 20万2级以上医生

2、主要发展:北京地区71家三甲医院VS年底建成200家线下诊所

3、就医模式:新兴的轻APP问模式VS传统的线上问诊模式

就医领域即将被滴滴医生彻底颠覆

打车就医领域一旦打通,这就意味着出租车近一半的接单来自于就医,届时将改变传统的就医模式。就如同当年滴滴颠覆打车行业一样,医疗行业也将再次被颠覆。不少专家还表示滴滴医生仅仅只是滴滴跨界营销之路的一部分,真正的跨界之路才刚刚开始,用不了多久滴滴的布局战争将会在各个行业打响。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互联网商业观察,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