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2015年8月7日晚高峰,北京市内部分地区出现短时暴雨,局部地区伴有雷电、冰雹和大风。即将下班回家的人们面对“可望难及”的公交站、地铁站,许多人不再选择冒着狂风暴雨毅然前行,而是更多的选择在手机叫车软件上呼叫离自己较近的车辆来解决回家路途中遇到恶劣天气带来的不便。
7月20日某打车软件生成的北京市区用车数据热力图
现有出租车运力严重不足
从政府数据得知截止到2015年6月,北京人口总数已经达到2168.9万人,作为机动车保有量第一的城市,拥有机动车537.1万辆,其中出租车的保有量仅为69000辆,并且由于政府控制严格,已有五年时间出租车数量没有增长过,但是对于一个人口超过2100万超级城市来说,现有出租车运力是严重不足的。8月7日当天傍晚突然下了一场大雨,国内某叫车软件数据显示,仅19时至20时,北京市区通过该平台叫车出行的请求超过30万,其中成交订单达307841单,较6日同时段286433单增加7.5%。这一数据包括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等方式实时产生的大数据。由于暴雨突至,打车需求激增,用车呼叫量较前一日同比增加56.18%,且叫车难度大大增加,以打出租车为例,6日同时段的成功率约为60%,而7日则下降为40%。恶略天气下如此庞大的用车需求,已经完全超出了现有出租车的运载极限。
公共交通导流压力大
全市有超过一半常住人口聚集在五环以外。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根据2014年人口抽样调查结果发现,本市三环至六环间,聚集了1228.4万人的常住人口,占全市的57.1%;四环至六环间聚集了941万人的常住人口,占全市的43.8%;五环以外有1098万人的常住人口,占全市的51.1%。“环路人口分布呈圈层向外拓展,即由二、三环内向四环外聚集。”随着流动人口的极具增加,公交集团与地铁总公司这两大公共交通企业不断缩短发车时间,延长早晚高峰的运行时间,抽调运力,增派人力疏导,但如我们看到的,国贸地铁换乘站通道内上百人的缓慢人流,中关村公交站前公交车组成的庞大车队,结果确是依然无法满足人们上下班的出行需求时,每个人脸上的无奈,说明了这一切。
理解乘客的痛
执惠旅游小编乘坐出租车经常有这样的抱怨:马上还有五分钟就要迟到了,心急如焚,不得不催促出租车司机再快一点,可换回来的是司机师傅的无辜表情和一句“已经很快了”。从行业特点来看,出租车司机在有限的工作时间之内,尽可能赚更多车费才是根本,为了避免承担不必要的责任,有些出租车司机会征求乘客的意见,按乘客要求的路线行驶抵达目的地,并不是选择最近的路线;碰到少数司机还会绕远路行驶;另外就是传统出租车司机缺乏服务意识,好多车内卫生状况堪忧,这个就不必多说了;而多数专车服务相对好了许多,首先这些司机的另一个角色很可能也是一名上班族,他们能深刻的体会到乘客即将迟到的那种焦急的心情,从而主观上会想尽办法帮助乘客准时到达目的地;其次有的专车还备有纸巾、矿泉水、充电器、靠枕等用品,看到这些细节,心里还是有些感动的;另外,专车车况比出租车要好,这一点毋庸置疑。除了以上几点,可能最大的好处是你不用再担心打不到车了。
制裁专车,政府会很痛
邮局不努力,成就了顺丰; 银行不努力,成就了支付宝; 通讯不努力,成就了微信; 商场不努力,成就了淘宝;公共交通运力不足衍生了滴滴、uber这类共享经济叫车软件,专车的存在对于现有交通运力是一个有效补充,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众的出行需求。但是现在专车一直面临着政策压力,从现有官方的多次表态来看,专车还是缺乏应有的政策支持。
目前专车面临着政府过度的压制,如果抑制专车的发展,最终导致交通状况回到最原始状态,那样政府需要解决的问题可能会比现在更加多,更加繁琐,所以执惠旅游专家认为,“规范”是针对专车市场最合理的动作,打压和禁止都不是周全的举动,政府应该用最大化社会化效益的思维去审视专车的发展,先认同后管理的,这样既推动了市场的良性运转,又规范了专车行业秩序,共赢难道不是政府最想看到的局面吗?
本文作者:宋成龙;执惠旅游专家作者;个人微信号:dalong080917;欢迎关注,添加时请注明[姓名+单位+职位]方便备注,非常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