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8月14下午,执惠旅游联合亿欧网举办的第二期旅游O2O垂直行业沙龙“互联网+旅游新业态下的流量入口”圆满闭幕。此次沙龙涉及旅游行业中出境游、定制游、创新旅、旅旅业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邮轮产品、旅游社区、小交通和非标准住宿等细分领域。
沙龙邀请到的嘉宾有:爱嘉途旅游网总经理洪喆、票工厂创始人CEO张建国、游啊游创始人兼CEO周旭东、走着旅行运营副总裁杨青琨和世界邮轮网董事长兼CEO Steven Donne。
举办本次活动的其的是给行业从业者搭建一个桥梁,为大家对接项目、拓展资源、建立人脉提供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促进旅游O2O相关产业深度融合。
下面是爱嘉途旅游网总经理洪喆的沙龙现场演讲内容:
为什么做传统行业都转了互联网行业,传统行业没有希望了吗?
我个人觉得传统行业不是没有希望的。在服务行业,竞争力就是服务,没有其它经验。但过去我们做传统旅游行业最丢失的就是服务。
我记得当年跟张总在一起的时候,有一百多个门市,其中一个站出来说,我爸是卫生局的,那卫生局所有的团都是我的。另一个说,我妈是工商局的,工商局所有的团都是我的。除非你爸在卫生局比他爸职位高,否则这一块蛋糕是吃不着的。这是被动式接受。而现在都是透明的,每个人的机会都一样。在这个起跑线上,谁更加努力,谁收获的就更多。
张总刚才也说,在2010年互联网兴起后,互联网让我们很快得到第一手消息。早年间再大的新闻第二天早晨才知道,现在有了互联网立马就知道。天津前两天出事,10点出的事,11点不到就都知道了。我相信新京报、京华时报都知道这件事,但头版头条第二天才能发。报业不转型,输的是时间。传统旅游输在主动性的服务,互联网才是其出路,让更多人在互联网上能够得到更多的东西。
互联网跟传统旅行社都是为了挣钱,靠的就是俩字——熟人。我们要考虑获客成本的问题,便引发了“为什么站在家乐福的肩膀上开设旅行社门店其实很简单”的命题。花钱最多的是引流。电商砸钱开发APP是做引流,但注册客户并不是他的客户。
怎么看待将客户转化成用户的转化率的问题?
对我而言,不存在客户和用户的问题。为什么站在家乐福的位置上,爱嘉途大多数的门店都在家乐福。家乐福有什么优势呢?
客流多,引流的事不用自己干。能交给别人的事都交给别人干,我就干最精钻的事情:把家乐福的人流转化为自己的客流就可以了。
我只需要关心转化率的问题,不需要考虑引流的问题。那么传统旅行社的门店为什么被淘汰呢?因为传统门店是在马路上、街边、写字楼里的。
换一个角度考虑,当你推开门进入一家旅行社门店,这个旅行社灯光很黑暗,就一两个人,你问他也不爱搭理,问的问题都不知道,那么你肯定不敢把有限的假期、花钱的假期交给他。而家乐福是最好的宣传渠道。爱嘉途成立才三年,在北京有十几家店,店也不多。有人说我们很出名,其实不是自己打了多少广告,而且因为人流增加。
京华时报在2010-2012年最火的时候,一天的发行量是65万份报纸。一个家乐福一天客流是五万人,10个家乐福是50万人,一百个是500万人。这500万人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而京华时报的65万份不知是真是假。
有人问别的旅行社业绩下滑的时候你们生意为什么这么好?现在买化妆用品都在网上定了,为什么家乐福的生意还这么好?因为拆了菜市场,使很多民众去超市买菜,而家乐福是一家生活类超市,带给我们的流量自然好。
这是爱嘉途在北京及长江以北合作的三家超市,有一家是中国本土超市。老外做超市比我们中国人做超市强很多,老外在选址方面比中国人强。本土超市经常只开一段时间,但是还没有见到哪家家乐福只开一段时间,而且每家生意很好。之前的困惑很多,开店赔了很多钱,尝试在写字楼、酒店大堂,但效果都不太好。而走到这一步的时候才明白,真正不需要费心怎么引流,在人流密集的地方干我想干的事就可以。
在马路上的传统门店给客户的感觉是特别远,客户要推过这道门进入这家旅行社需要很大的勇气。其实没有谁设这道防线,只是客户自己设的一道心理防线。我们要打消和客人的这层隔阂,只有把店设在超市的时候才可以没门,每天客人先清场我们才关门。
这是爱嘉途其中一个门店的展示,店长说每天来自全国各地的明察暗访的人太多了。我们做了很多先进的设备,这是六屏显示器。这套系统是一个B2B的平台,把很大一部分的工作留给了提供商,比如在座的周总所卖的越南和柬埔寨的产品,并不是爱嘉途上线的,而是周总委派他们家的员工搁在我们的后台系统里面。
后台系统里面的产品自然显示在屏幕中,也就是说,客人会很直观的看到想要的产品。可能触屏器,做六屏显示的好处是,供应商在爱嘉途刊登所有产品的时候,可以第一时间展示出来。
我当时算了一笔帐,一个人上线上产品,一天最多上50条线,而北京出境游市场有上万条线路,这件事情应该留给我们的合作伙伴周总干。结果我把帐号分给每一个人,我所有的合作伙伴在后台上产品,设置一个毛利率,在每个产品设定一个加法。对于我来说,我们的员工都叫售货员,后台库里有什么货你就卖什么货,没货你就别卖。所以它对我们来说就是售空。
像我刚才说的,一个传统门店在一个超市必经之路的时候,你跟客人之间有一点隔阂,客人每天来一次超市,然后就不来了。但是爱嘉途店里的员工每天都打不完招呼,与客户今天见面,明天也见面,时间长了就成为了熟人。大家知道抢鸡蛋的,人满为患,大爷大妈体力不好,抢完得坐那儿歇一会儿。我们给大爷大妈提供茶水。刚才有人说社区,其实这些人就是社区,这些人天天跟你见,天天从你门口过,要解决的服务很多。爱嘉途的门店设计了很多东西,比如代收快递,这是增值服务,也是附近居民的需求。
旅游是什么?这个问题在我入行时,没有想太明白。你让我现在想旅游产品是什么?我能够回答大家的就是俩字暴利,当年就是暴利。那时候暴利太多,生意特别好。可是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办护照难。那会儿的旅游是奢侈品,一万多块钱出一趟门,去一趟东南亚绝对是奢侈品。
旅游从奢侈品开始慢慢转成了消费品。2000年出境游刚刚起步,经过2001年、2002年,2003年的非典,很多做港澳的批发商彻底消失在北京的业务中。接着就是2004年、2005年的海啸、东南亚的批发商一蹶不振。从2005年,零团费的出现,让旅游的价格下去了,游客有得意的,也有占便宜的。
到2010年,电商来了。电商直接采购批发商的产品,批发商做的零付团费,批发商付团费,旅游的价格下降。举个例子,一个泰国游从3000元、2000元,到1000元,最近泰国为了拿预定,推出的是1999买一送一了。这其实是好事,他们每一次拉低价格都会改变产品的属性。
现如今的旅游已经从消费品开始往快销品转变。任何一件东西有两个属性:价格属性和价值属性。苹果手机可以卖到五六千块钱,这是它的价值。不管苹果换了多少代,消费者都根深蒂固地以为苹果手机就是这个价值。
如果有一天苹果手机只卖两千多块钱,肯定会有无数人排着队去买。如果把苹果门店设在三里屯优衣库旁边,可能过两天就被抢光了,因为它的价值击倒一切。当很多人说一件商品太便宜,那么便宜就扎根在客户心里了。在旅游渐渐变成快销品的时候,一旦价格跌破你的心里价位就会发生哄抢事件。
我们做一个实验,今年7月29号三个油轮,大概2800人,1400、1500房。最好的油轮做了一个实验,我拿了所有的阳台房卖4999,买一送一,大概四百多间,海景房四百多间。我阳台和海景4999,卖舱还是4999。我给所有的客人紧迫感,我卖4999用了多长时间,四百多间房用了一下午卖没了。很多人跟我说我亏钱了,我说是。结果第二天拿了四百多间海景房,还卖4999,我用了两天的时间把海景房卖掉了。
很多人跟我说,你不挣钱,我说对。接着我就把所有的内舱的房间还是4999,不好意思,结果弄完了这条船以后,所有人跟我说你挣钱了。但是北京很多行业内,我们老大到油轮公司点我,到旅游局点我。
其实我跟局领导,我跟旅游局汇报这件事,局领导特开通说了一件事,我觉得特明智。领导这么说的,管你卖什么价格,你保证质量就行了。领导真是好,在座的各位不怕,我愿意便宜卖这是我的事,把我的质量解决了。
什么零团费,什么超低价格,我乐意。当年奖励老板,现在不能奖励民苦大众。其实旅游慢慢变成快销品的,随着出境的人,出游的人越来越多。你想到做什么,帮他做到快销的渠道足以。网站是让人们获得信息最快的途径。
销售额决定因素。购买产品的便捷,地空联合营销。很多人跟我说转化率,我前两天跟中旅老大喝酒,现在广告有多大的转化率,现在转化率千分之1.8,没错。所谓千分之1.8,每撒出一千张小广告,可以收到1.8个人,大家说小广告低吗?其实很低,但转换出来不低。在携程小广告比这个高很多,千分之1.8,地推小广告最不上档次,最不上台面的广告,最方面、便捷、最成功的广告。一夜之间,把你的宣传单哪儿都是,客人知道你,城管也知道你。
其实我觉得,像我们之所以会有这么多的客源,我们永远不是在等,我们永远在找。我自认为我自己整个公司最强的不是销售部门,而是市场部门,我跟市场部门管事的说,你要干什么事,一天到晚就给我得瑟,别停,走哪儿说爱嘉途这三个字,不管来不来报名,不要求到我们公司报名,那是销售部门的事。让我市场干的事,把这三个字印在每一个民众心里。
像我刚才说的品牌价值,一站式服务,接下来你会有强大的转化率,转化成快销品。这个就是真正的转化率,你在转化你的人群。刚才我说把引流的事交给家乐福,我把“爱嘉途”三个字交给市场的同事。
其实都没有想过,这个数字在今天统计完了后,我觉得真的很夸张的一个数字。我自己看完了都很惊讶,我们居然能做到循环率72.9%。其实是一个不成为门店的销售,就是我刚才说的随着年龄层的不同。这是我今天上半年的业务报告,这份表他们会在我这里,这是我上半年的出境人数。其实这上半年三万人,比较满意的,做零售做到这个份上,感谢我的售货员,都是好样的。
其实归根到底我觉得旅游卖的是什么?旅游就是俩字,一个是产品,一个是服务。产品上去了,服务上去,我相信你的客人回头率已经上去了。其实很多人说,咱们说一下人群的问题,很多人说做市场细分,我也曾经想过怎么做市场细分。我想的跟很多做互联网的人想的不一样。
说找哪一个突破口,找什么样,其实我觉得细分应该从哪儿分,应该从年轻段分。为什么这么说,我自己曾经做过一个市场的分析,我们把这个人分成四类:
第一类,我们测他的年龄是25到35这个年龄段,这个年龄段好吗?其实说心里话,这个年龄段我不太喜欢,为什么,25到35这个年龄段的人,基本上没钱、没时间,他有时间在床上躺着。
35到45这个年龄段的人,好吗?好,为什么?拿没的来说,一般都是白骨精,但是这个年龄段有一个局限性是在哪儿,35到45岁这个年龄段基本上都是公司的重要职位的人,起码在这个公司独当一面。可能是这个公司的经理或者副总经理,你手里的经理跟你说,老板我看旅游产品特便宜,我想去。你不会让他走,也就是他的假期非常少,他的假期非常少循环频率非常少,相当于一年一到两次,这是最高的循环频率。
换句话说,中国最好的客户是45到55的年龄段,这一个年龄段的客户好,有钱,这是第一位,出门旅游时间首先要有钱,没钱不成。这个年龄段的人电商根本讲不到,讲到很少一部分。为什么?基本上都是各个行业的老大,公司法人,你指望去旅行社报名不太现实,基本上小秘书把这个事办了,媳妇把这个事办了。他大多数的途径是熟人,不会去网上找一些人,为什么?不在乎花钱,需要的就是一份服务。在电商上,是找不到服务。从网上订一张机票,订一个酒店,只有传统行业的旅行社,这样的客户是很多。这样的客户抢谁的,谁抢不到,真的很难抢,这是一个习惯性的。
接下来一个层面就是55到65,这个年龄段的人时间那是多,就剩时间了,但是这个年龄段的人,不好意思,接下来说一句不在意,这个年龄的人要想让他们出门旅游不是便宜这么简单,是让他们觉得在便宜之外还是再便宜,你就能解决这个市场。像我们说,同样在你店里面,跟旁边这家店报名,多搭二斤鸡蛋,一捆大葱,大妈就归你了。
所以说对不同的年龄可能用不同的销售方式。大家都在探讨,找不同的细分方式。大家可以去探讨这个问题,其实我对于市场分析不透,只不过我做的年龄段跟大家所做得年龄段不太一样,我主要做的就是从35到65这个年龄段,所以我很乐意跟在座的所有的一起去分享,感谢大家,我就说这么多,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