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租车又融5亿,P2P租车市场格局定了吗

大交通 本文作者:虎嗅网 2015-09-24
P2P租车公司PP租车已完成5亿人民币的最新一轮融资,目前PP租车并未正式回应,如果这个数字确认属实,那应该是目前P2P租车领域最大的一笔融资。在资本寒冬之际,PP租车的这笔融资,至少为他们争取了足够的弹药,以及足够的时间。

来自投资圈消息人士的信息显示,P2P租车公司PP租车已完成5亿人民币的最新一轮融资,目前PP租车并未正式回应,如果这个数字确认属实,那应该是目前P2P租车领域最大的一笔融资。

知情人士透露,本轮PP租车融资的领投方是天图资本。天图资本之前专注于消费品投资,但是这半年,在TMT领域频繁出手,而且出手对象多为旨在颠覆线下门店模式的互联网企业,从海玩、闪送再到快方送药和爱回收,直到这次大手笔投资PP租车。

虎嗅暂时没法确认这笔投资的细节,以及是否还有更多的投资人加入这轮融资,如果这个数字属实的话,那我们来看看,5亿的融资额会对P2P租车这个行业,将造成哪些影响。

这次会对其他P2P租车公司有影响吗?当然

资本寒冬,投资机构变得非常谨慎,一些创业者已经在不同场合表达了“钱难拿”的观点,去年被炒得火热的拼车行业,在今年接连关闭两家——友车、爱拼车,而这还仅仅是个开始。

2015年7月1日,市场份额较低的上海P2P共享租车公司Cocar宣布停止营运,这也是国内第一家死亡的P2P租车案例。相对于打车专车来说,P2P租车的模式更重,不但需要线下的地推人员,还有大量的风控和保险团队以保证车辆的安全,这个行业的市场份额已经集中在PP租车这样的领跑者手中,对于后创立的中小型公司,已经很难拿到融资。

不管是在市场份额还是在融资进度上,PP租车一直都走在行业的前列,这次完成新一轮5亿元的融资,势必会对其他家造成非常大的压力,其他公司一方面因为资本寒冬不好拿钱,另一方面,投资人也要考虑在行业龙头已经形成的情况下,后续追加投资是否值当。

换句话说,在目前的局面下,先融到资的公司手里会有更多的弹药,而对手的处境可能会更加艰难,这是一个马太效益被放大的阶段。

下面是目前已披露P2P租车公司的融资情况。

PP租车2014年3月获得红杉资本领投的1000万美元A轮融资,同年11月,获得IDG、晨兴资本领投,源码资本、明势资本、红杉资本、清流资本跟投的6000万美元B轮融资。

宝驾租车2014年12月宣布获得中国平安(601318,股吧)和启明创投联合领投、58同城跟投的3000万美元A轮融资;

凹凸租车2014年10月宣布获得经纬创投的近千万美元A轮融资,天使投资人为真格基金的徐小平。

友友租车2014年9月宣布获得1000万美元A轮融资,该轮融资由光速安振中国基金(Lightspeed China Partners)领投,同时险峰华兴(K2)和天使投资人王刚参与投资。

下一个对手是谁?可能是滴滴

尽管PP租车拿到了融资,但考虑到移动出行行业还有一个不差钱的滴滴,并不代表就一定能笑到最后。

滴滴最早以打出租车起家,但短短几年的时间,已经相继推出了专车,快车,代驾,大巴等业务,并且在今年成立了代驾事业部,目标就是目前代驾领域最大的公司——e代驾。

代驾市场现在是个什么情况呢?滴滴和e代驾正打的难解难分,双方都对外宣布自己是代驾领域市场份额最大的公司,双方在司机,物料,补贴等各个方面进行了非常激烈的竞争。举一个例子,e代驾为了防止滴滴挖墙脚,要求司机不得两边挂职,一旦发现,立刻除名,当然有惩罚也有糖果,e代驾今年的线下活动非常多,主要是针对代驾司机,比如之前举办的声势浩大“大车手”,就是让司机驾驶名贵的赛车比赛(比如兰博基尼),当然主题也非常健康:安全驾驶。

再来看滴滴这边,根据网易科技的报道,在刚刚结束的达沃斯上,滴滴快的CEO程维确认滴滴快的完成一轮最新融资,融资额达30亿美元,估值或达到165亿美元,投资方包含中投和平安等。PP租车会成为滴滴下一个竞争对象吗?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可能性很小,主要是因为P2P租车业务相比于拼车和大巴业务模式更重,包括车源、风控和交易流程等环节都更为复杂,属于非常重资产的行业,这为滴滴等巨头进入设置了较高的门槛,这个高准入门槛也为行业的先行企业争取了一定的议价能力和发展空间。

事实上如果仔细分析模式的话,滴滴的所有业务线,都是存在司机这一角色的,不论是快车,专车,还是大巴,而P2P租车是自驾的,换句话说车是由客户自己来的,这一点非常关键。也是两者最大的不同之处,但是分析的再好,也不能保证滴滴一定不会涉足这个市场,不过不论如何,PP租车的这笔融资,至少为他们争取了足够的弹药,以及足够的时间。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虎嗅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