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上海,Uber 蜕变成中国公司的背后隐秘

大交通 本文作者:爱范儿 2015-10-09
“第一时间按照规定流程申请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平台许可”Uber的新闻稿中透露着对中国市场的极大渴望。

对于 Uber 来说,以独资子公司的身份入驻上海自贸区是它进入中国市场的一大进展。

此举有利于减少中国地方政府的戒心。另外也让公司得以争取最重要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平台许可”,摆脱“黑车”的帽子,业务得以在政策法规的保护下前行。

实际上,由于此前 Uber 的“拼车”业务暧昧不清,在广州、杭州等地,都遇到了地方政府的“突击检查”,没收手机,又或者直接不让 Uber 兼职司机经营。

Uber 中国所发布的新闻稿件当中,最后一句十分重要。

针对由交通部正在牵头制定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她透露,优步中国正在根据和有关政府部门的沟通情况,积极准备相关资料。一旦新规正式开始实施,将在第一时间,按照规定流程申请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平台许可。

根据此前了解的内容,《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要求申请企业具备企业法人资格、服务器设置在大陆境内。另外预约出租车运营涉及增值电信电信业务,需按照《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管理规定》,取得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通过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

Uber 新闻稿当中,解释了为何它会入驻上海自贸区,这句话十分有趣:

尤其是负面清单制度的实施,使得外商投资的准入更加符合国际规范,也更加开放和透明。

什么是“负面清单制度”?根据新华网9 月 21 日的报道: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包括禁止准入类和限制准入类,适用于各类市场主体基于自愿的初始投资、扩大投资、并购投资等投资经营行为及其他市场进入行为。对禁止准入 事项,市场主体不得进入,行政机关不予审批、核准,不得办理有关手续;对限制准入事项,或由市场主体提出申请,行政机关依法依规作出是否予以准入的决定, 或由市场主体依照政府规定的准入条件和准入方式合规进入;对应该放给企业的权力要松开手、放到位,做到负面清单以外的事项由市场主体依法决定。

用一句人话来归纳,这个负面清单列明了外资企业不能投资的领域和产业。

对于正在围绕“出行”这件事情,横向拓展多元业务模式的 Uber 来说,具备这样一个“负面清单制度”的上海自贸区无疑有着重大的吸引力。

上个月,Uber 在纽约推出了当日送达快递服务,还推出了自己的车内杂志 Arriving Now。——这是业务垂直一体化的策略,就好像鸿海一开始生产的是黑白电视机的旋钮,之后随着业务的扩张,逐步成为了世界最大的代工厂,从手机到汽车内的零部件,均可以制造。

这也表明,在中国 Uber 有推出除“出行”以外业务的打算。不久前,借助营销活动,Uber 进行了快递雪糕的尝试。

有趣的是,正当 Uber 宣布入驻上海自贸区的当天,滴滴出行宣布获得全国首张“专车运营拍照”,针锋相对的意味十分明显。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爱范儿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