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专车新政 专家坐不住了:你们这样会遏制创新!

大交通 本文作者:余一 2015-10-23
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交通规划研究院院长张国华等十多位专家向国家法制办提交意见,意见指出《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存在缺陷,由于传统出租车行业和新兴网络约车行业的显著差异,暂行办法的传统出租车监管思路,对新兴产业起到的作用是灾难性的。

10月22日,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交通规划研究院院长张国华等十多位专家向国家法制办提交意见,意见指出《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存在缺陷,大量条文违反上位法,建议目前不宜出台。

数位专家表示,由于传统出租车行业和新兴网络约车行业的显著差异,暂行办法的传统出租车监管思路,对新兴产业起到的作用是灾难性的。

数位专家的意见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

1、《征求意见稿》将因其监管思路的方向性错误,严重遏制新兴互联网交通信息服务行业的发展。

具体来看,网络约租车经营服务不是简单的传统出租车行业加网络预约,而是新型交通网络信息服务,不能用监管出租车的思维对待这种新兴产业。

但从《征求意见稿》的内容看,它所采用的还是针对传统出租车行业的监管方式。

由于传统出租车行业和新兴网络约车行业的显著差异,这种监管思路对新兴产业起到的作用是灾难性的。

《征求意见稿》对其所监管对象的性质并没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知,还是套用监管传统出租车行业的老办法,监管思路存在根本性偏差。

2、《征求意见稿》存在大量违法设定权力的内容。

《意见稿》作为交通运输部的部门规章立法,不能成为交通运输部设定权力的工具,其所设定的权力,特别是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定,都必须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的依据。

但《征求意见稿》存在一些法外设定权力的规定。该部门规章存在如此多的违法规定,在审理相关诉讼时人民法院将依法不予适用,这将使得交通运输部门处于非常被动的局面。

3、《征求意见稿》真正有效针对网络约车的监管措施十分缺乏。

在网络约车实际运行中,存在大量的经营风险和道德风险,比如向互联网平台提供虚假信息从事相关服务或接受相关服务,泄露乘车人乘车信息等个人隐私,发生交通事故后网络信息服务商与驾驶员和第三方的责任承担问题等。

对于这些问题,《征求意见稿》并没有提供充足的执法依据,规定足够的符合网络约租车特征的监管措施。

总体上看,由于《征求意见稿》对于规范对象的认识存在重大误解,监管思路出现方向性错误,使得其也没有按照“互联网+”背景下新兴产业的特点提供充足的监管措施。

专家给出的建议如下: 

1、立法层次上要么制定行政法规,要么授权地方试点,不能停留在部门规章层次。

对于网络约租车行业的监管,存在两个更为合理的路径:一是由国务院法制部门牵头制定行政法规;二是按照法定程序作出授权,由地方先行先试,制定相关地方性法规,摸索出经验之后全国推广。

2、立法主体探索实施委托第三方起草法案。

对网络约租车的监管,涉及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涉及政府、社会、企业、消费者各方利益,还涉及价格、通信、公安、商务、人民银行、工商、税务、网信等多部门协同监管。

有鉴于此,无论是中央立法还是地方试点,都不应由单个行政主管部门主导立法过程,否则就难免被部门利益主导。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应探索委托第三方起草法律法规草案。这种有关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的立法,非常适合委托第三方力量起草法案。

3、立法内容要符合党中央国务院最新精神。

(1)、对新兴产业应当允许试水,完全没有必要在网络约车业刚刚兴起、相关盈利模式还在摸索,也没有造成超出传统出租车业重大人身财产损失的情况下,就匆匆忙忙出台部门规章设立准入门槛不低的行政许可。

(2)、大力破除网络约租车高门槛。

(3)、根据“互联网+”特点设计监管模式,还应积极吸取美国等发达国家针对网络约租车行业的监管经验,对符合中国国情的监管措施要消化引进。

备注: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傅蔚冈、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政策经济所副总工程师何霞、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金勇军、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刘莘、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副教授王静和张效羽、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交通规划研究院院长张国华、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中心副主任朱巍等均参与了本次修改意见。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腾讯科技,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