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前几日,笔者所在一个机构投资人聚集的微信群中,有投资人提出一个话题:同方国芯巨额增发,相关行业指数不跌反而大涨;如果类似事件发生在港股,估计反应是暴跌,投资人会认为骗子又来圈钱了。
笔者所在资产管理公司同时从事A股、港股、美股的投资。观察三地市场,有些比较和感悟,整理成小文如下。
扣除掉制度性原因(最主要是发行不市场化)导致的高估,笔者认为,A股与美股有一些共同点显著区别于港股。中国与美国在领土、人口、政治、经济实力、资本市场等方面都是大国。经济实力不仅指GDP规模,更是指拥有一批在世界范围内具备强大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中美两国都有规模巨大的本土资本市场,同时有着数量众多的具有真正企业家精神的本土人才以及数量众多的本土优秀企业。两地的投资风格总体比较大气,投资人的心态是投资自己人,成就自己的企业,所以并不在乎一时盈利高低,而是可以容忍公司长时期的低盈利甚至亏损还一直在市场上融资。市场愿意为梦想定价,为成长定价,为企业家精神定价。
港股的企业很多来自内地,而投资者和资金大部分来自西方,都不是香港自己的。香港本地投资者戏称香港是“二奶市场”或者“小三市场”,一旦海外投资者心态略有不稳,首先就是从包括香港在内的新兴市场撤资。投资人的心态是分享中国成长,而不是成就中国企业。所以,投资者格外在乎公司治理,格外在乎每一份季报是否符合预期。他们基本是用防贼、踩雷的心态在打量每个中国企业。尤其民企。
如果发生大额融资,市场的差异就会凸显出来。香港投资者首先想到公司可能是来骗钱的。A股投资者首先看到的是公司融资项目成功后的美好前景。当然,A股肯定也有骗子,有些时候五个公司里面可能三个是骗子,但另外两家真正有梦想有追求的公司就被支持起来。
历史上内地大量一流企业在成长过程中,A股的支持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当年的招商银行、万科、苏宁电器,近年的乐视网、东方财富,上市之初在行业内都并非绝对的龙头,行业内都有与其不相伯仲甚至比其更强的企业。但这些公司,通过在A股的持续融资发展或者借力A股并购,最终超越了竞争对手,成长为行业龙头。对于这些由优秀企业家领导、在当时的历史阶段具有较高成长性的企业,A股给予它们的估值明显高于其竞争对手在其他市场上的估值水平,即便公司在财务报表上或者治理上,阶段性地存在一定瑕疵。这对企业借力资本市场实现更快的成长,显然是非常有帮助的。
一个大国的本土资本市场,是能给自己国家的梦想、产业和企业支持的。其市场愿意为梦想定价,为成长定价,为企业家精神定价。因此笔者认为,有志向有抱负的成长性公司,还是应该在A股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