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如何运营才能达到事半功倍

产业投资 本文作者:宋成龙 2015-11-22
社会化媒体已经不只是玩一玩这么简单了,很多企已经将微信互动做为其非常重要的一个营销事件,这必须是有一个常态化坚持的过程,并不是在一个特殊的节点才想要去做的事情,必须把他结合到企业整体的年度计划中去。

执惠旅游上海报道,第四届中国旅游零售高峰论坛圆满落下帷幕,会议云集了旅游业以及零售业内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及精英,国家旅游研究院戴斌院长也携其团队莅临现场,执惠旅游将为大家带来持续的报道,首先为大家分享会议第二天聚加互动(JuPlus)CEO庞胜,关于旅游企业微信零售最佳实践与研究,以下为精彩内容。

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

微信已经成为国内主流的传播社交载体,据数据统计,微信的日活跃用户量达5.7亿人次,并继续以每年15%的增幅在增长。北上广深的一线城市的渗透率已经达到93%,二线城市也已经达到69%的渗透率,微信已经将微博等国内其他社交甩开很大一块了,每天通过微信的语音通话时长总计280亿分钟,相当于半个世纪的跨度。

微信刚刚开始的时候,其实是复制的是韩国互联网集团NHN的日本子公司NHN Japan推出一个即时通讯工具line的通讯工具,在这个基础之上不断的变革,这么多年之后,目前微信的功能已经完全超过了国际上的一些社交软件的功能,主要是在HTML5这块,后面会给大家呈现。

微信公众号对于在国内的运营的公司必不可少

如果一家企业在中国运作,而且非常很重视中国的业务,那么一定要有一个微信的公众账号,这个平台上有很多是在twitter,facebook,LinkedIn上无法呈现的功能。

让用户关注你的公众账号越来越难

创建一个微信账号很简单,但运营确是最大的痛点,国内整个自媒体环境竞争非常竞争激烈,拥有一个账号非常容易,但如何让粉丝在这个账号下逐渐增长,是非常难的。甚至现在存在这么一个说法,任何一个正常的人一般是不是关注一个企业的公众账号的。如果没有一个更好的理由,只是单纯的内容推送其实是不是存在关注的价值的。

以下几个理由,则给个粉丝一个很好的理由去关注这个公众账号:

1、获得知识。消费者能从你这学到知识,行业新闻或者有趣的内容,比如执惠旅游

2、获得好处。比如游戏,发奖、送手机等,比如京东、天猫。

3、获得权力。小米粉丝可以对小米的设计、UI等提出自己的建议,往往还能得到满足。

4、获得品牌谈资。获得品牌的一手资讯,比如宝马、奔驰的微信,偶尔会发布一些新产品的剧透,提供给车主以朋友圈炫耀的谈资。 

朋友圈是玩出来的

归根结底,朋友圈时用来玩的,是用来跟朋友保持交流的一个工具。虽然微信经历了2013-2014年的微商潮,但不难发现,微商现在在快速的走下坡路,销售方式开始让朋友圈反感。朋友圈最终的目的是更加的有趣,如果企业希望在这个环境下拥有一席之地,非常重要的是让你的朋友圈非常的好玩。2010年出现的HTML5是让微信变的更加的好玩的一种表现手段,这个手段相当于在微信中的一个个小app,这是现有的twitter和facebook无法做到的一点,给予H5的运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H5运营成功案例特点总结

1、社交元素,用户通过H5互动,分享成绩到朋友圈

2、紧跟热点,热点新闻催生爆点活动,找到热点与产品的关联,站在社会热点的风口上。

3、与产品紧密结合、简洁易懂,及其容易上手操作,整合用户的碎片化时间,

4、创意设计让品牌脱引而出

5、运用高科技呈现全方位体验

6、枯燥的内容视觉化呈现

7、线上线下结合

8、微信广告

8、撕逼借势营销(神舟 VS Uber/苏宁 VS 京东)

10、对赌营销

让你的账号变得更有用

比如旅游零售行业中的交易,通过H5环境下的系统开发,实现会员管理的整体方案二维码解析,此功能更针对于机场等旅游零售场景下应用,针对一些国际化的品牌,面对信息不对称时可以通过二维码的扫描,使用户更方便的获得对应的查询信息。

全年内容规划和活动周期结合

社会化媒体已经不只是玩一玩这么简单了,很多企已经将微信互动做为其非常重要的一个营销事件,这必须是有一个常态化坚持的过程,并不是在一个特殊的节点才想要去做的事情,必须把他结合到企业整体的年度计划中去。社会化媒体其实是一个总经理工程,这件事情必须得到企业领导层的认可,他必须是和企业的方向和价值观是相契合的,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

微信运营更大的一部分成功在于创意成本的层面,以往的成功idear复制,换回来的效果可能已经无法满足企业预期,成功的微信运营是根据用户、品牌等进行策划的结果,一旦成功确实可以带来数量级相对较好的效果。未来的运营不再是单项的传送,未来的微信运营将呈现粉丝经济的效应,与粉丝互动,通过策划活动等机制,让用户成为企业品牌的一部分,在互动过程中更加的认同企业的品牌,也作为企业品牌的口碑传递者,这样才是今后微信运营的一个大趋势。

*本文作者:宋成龙,执惠旅游专家作者,个人微信号:dalong080917,欢迎关注,添加时请注明[姓名+单位+职位]以方便备注,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