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景观的创造心得

文旅惠报 本文作者: 环球景观建筑规划设计 2015-11-29
农场景观从来不是以形式为主导设计出来,只是人们依照自然的逻辑,土地的特质,可持续的原则去安排。

漫无边际的单纯及色彩更容易使人震撼,譬如海洋、草原、大漠,而在农耕景观中,普罗旺斯连绵的紫色薰衣草无疑给人深刻印象,已作为理想农耕景观存在于国人心里,被用于无数的地产宣传。我们身边有着同样的震撼,譬如成都平原上油菜花的黄,却从未获得如此评价。

一、大地景观的变迁

景观这个概念来自西方,英文称“landscape”,前半部“land”是“土地”,后半部“scape”是“景物”,合起来就是“土地上的景物”。土地上可看到的地形起伏,色彩变幻,可听到的风声鸟鸣,可闻到的花果飘香,可感受到的酷热严寒或秋高气爽,总之人所感知到某块土地上特质的总和都属于景观。原初自然景观和人的存在与否无关,它就在那里,人只是去感知。景观的存在符合自然规律,自然规律形成自然的韵律,也就是自然景观本身。

人类就是在这种的自然背景下开始采集、狩猎、放牧,讨生活。随着人类繁衍,生存压力变大,之前的生活方式已无法满足,农耕这种能够在有限空间里养育更多人口的生存方式变成主要选择,于是大量土地被开垦,陆上广袤的自然景观被农耕景观所置换,图底变幻,原初作为人类活动背景的自然景观的图底,逐步成为被人造景观包围的孤岛,世界似乎已经为人的力量所支配,然而终逃不脱自然的逻辑,这是一种从未消失过的重新成为荒原的力量。当人的力量一旦停下来,成为荒原的力量就会重新支配,土地将以这种方式获得休息。

二、可持续设计

观察一块土地并敏锐觉察它所拥有的特质是农场设计的开始。如果有一片缓丘,我们先不要急于推平它;如果有一片洼地,我们先不要急于填埋它;如果有一片树林,我们先不要急于砍伐它。首先要做的是将土地上不易分解的无机物剥离清除,梳理这片土地使其特质更加凸显,并考虑其在未来农场景观中的功用。也许缓丘可用来种植果树,也许洼地可成为水塘或湿地,也许树林是人们劳动之余遮荫休憩的好场所,还可藏匿小动物或者放养家禽。往往尊重某块土地的特质更容易呈现出属于这片土地的场所精神。

可持续设计是农场设计的生发点。种植品种的配置,种养殖的比例,都将形成农场的最终面貌。自然生态系统是农场可持续设计的原型和灵感来源,避免滥用化学的方法去一味压制,适当释放荒原的力量,使土地能够自我修复。

三、建造方式

农耕景观中,构筑物服务于农业生产,通常凸显于自然背景之外,优秀的构筑物往往会成为区域象征,譬如荷兰的风车。构筑物在材料选取、建造方式、其与土地的关系上都会对环境产生持续深刻的影响。在土地上活动总会留下痕迹,传统使用土木材料,几千年下来,尘归尘土归土,能留下的寸木片瓦都很珍惜。而现时代的问题却是太多材料的不可分解。

两种建造方式的特点:

1. 构筑物与土地分离的建造方式

基础与土地的接触做到最小,方便拆卸的构造方法,在适当的时候容易恢复土地的原初状态,主体突出于环境之外成为区域的标识。在这种建造方式中较多选择钢、木作为主体材料,基础部分使用少量混凝土。

2.构筑物与土地紧密接合的方式

构筑物深入地下或半地下,顶面及周边可以覆土种植并和土地连成一体,外观往往隐藏在环境里面,比较适合干燥的区域,有着很好的节能效果,结构体较多使用混凝土连续浇筑,美国也有使用旧轮胎填土筑墙覆土。

四、农耕景观的创造  

关于农场景观单一性和复杂性。漫无边际的单纯及色彩更容易使人震撼,譬如海洋、草原、大漠,而在农耕景观中,普罗旺斯连绵的紫色薰衣草无疑给人深刻印象,已作为理想农耕景观存在于国人心里,被用于无数的地产宣传。我们身边有着同样的震撼,譬如成都平原上油菜花的黄,却从未获得如此评价。

以传统家庭为单位的农耕方式,由于个体需求及生产的差别,更容易产生农耕景观的复杂性与丰富性,在参与型的农场中会有同样的丰富性出现。

农场景观却从来不是以形式为主导设计出来,只是人们依照自然的逻辑,土地的特质,可持续的原则去安排。或者说是寻找一种梦想的生活方式,不论土地大小,哪怕一方小的露台,也可成为一片实践天地。也许我们无法通过小区域去解决大区域的问题,但可去影响。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 环球景观建筑规划设计,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