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惠公开课|8264户外旅行网:户外旅游论坛平台的与时俱进

活动 本文作者:宋雅雯 2015-12-05
执惠公开课第七期邀请到8264户外网的市场总监宋雅雯做客,户外行业是大众关注相对较少的旅游细分行业,但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本期分享从不同维度全面分析了户外旅行的与时俱进,以下是执惠旅游根据语音整理出来的执惠公开课分享内容:

Part1:户外旅行行业春天是否来了

户外旅行行业的春天是否来了?我想今天主动报名参加公开课的同学,可能都希望这个结论是肯定的,但是我们也需要一些维度去判断一下,怎么样的市场行情才是户外旅行的春天来了?

先来分享第一个判断维度:需求弹性。

需求弹性就是看一下市场的空间是否足够大,我们不能说自己觉得市场足够大它就真的足够大,我们需要参照一些相关行业数据来说。说一组数据:在欧美市场,全球2013年户外探险旅行的交易额达到了3420亿美元,近五年复合增速都在30%以上,而中国是远远不及的,美国的户外市场参与率达到了50%,近两三年市场趋势是放缓甚至是下降的,因为他们已经达到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而中国目前的户外探险参与率只有5%,相较于美国市场参与度,差距非常大。还有一个标准,美国的一个研究表明,在人均收入达到5000美元时,户外行业会取得一个爆发式的增长。而在2013年中国,就我能够查到的数据,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1900元,合计4400美元,距离5000美元的标准还有一些距离,但是在逼近。所以说,可能市场的需求是已经足够大了,整体的旅游市场的前景都会非常好。但是和欧美、韩国这样发展非常好的市场相比,我们依然是比较落后的。

再来分享第二个判断维度:产业的关联度。

先明晰一个概念,其实户外行业是包含着户外用品销售和户外旅行出行两个部分,而且这两个部分关系非常亲密,几乎是形影不离。比如说,你参加户外旅行一些项目,必须要购买一些户外装备,像登山滑雪的鞋子,冲锋衣等等。所以我们在观察这个行业的发展的时候,关联度的企业和行业是不是有很好的发展需要着重考察。说一组数据:2014年户外销售行业整体的销售额应该是达到了170多亿,近十年的平均增速都在40%左右。从这些我们大体可以看出,目前这个行业确实是在从粗放型增长向精细化增长转变,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旅行需求和消费水平的升级,中国户外旅行行业已进入了一个非常快速发展的一个阶段。

下面分享第三个判断维度:推动行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利好。

2014年1月份,习近平主席担任了中国登山协会的名誉会长——政府级的首脑人物担任一个登山协会的名誉的会长。9月份的时候,政府就出台了一些相关的促进体育行业的政策。其中也明确指出:冰雪运动,跑步,自行车,健身,攀岩,极限运动等等,都是在政策的引导下有一个很好的发展。

但是,我们还是要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8264在这个行业里面十多年了,经历了也看到了很多公司的起起落落,从业者的进进出出。其实在这个行业里面,还是非常深度垂直的,所以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匠心,沉住气,坚持下去。其实我们也希望看到很多同业人员一起思考交流,共同推进整个产业的合作,我想这样我们才能让春天到来。

Part2:户外旅行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

我认为,很明显,户外运动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是人群的基数太少,中国整体的旅游人群规模在1.5亿到2亿,而参与户外运动旅游的人群只有大概3000万-5000万的规模,所以我们面临需求不够旺盛,导致行业发展不均衡、还不够成熟的问题。比如机票、酒店经历了信息化到商品化再到服务化的过程,机票、酒店已经具有良好的信息化基础,比如拥有GDS或者中航信的后台数据作为基础来提高信息化的程度,目前度假类的产品都面临信息化这个问题,度假行业就需要先完成从信息化到商品标准化的转型。

现在大部分户外运动产品,无论是长线还是短线,户外运动信息大多存在于微信、QQ、论坛等其他网络形式,而且这些仅仅只是部分信息化,并不是一个可销售的商品,没有经过专业的信息梳理和数据的结构化,也不具备商品属性,没有机构的保障,户外运动行业距离商品化、服务化还很远,面临这些问题,才给我们留下了这些空间和机会可以去做一些事情。

户外产品本身与度假产品比较相似,标准化程度低,与机票酒店产品不同,户外运动线路产品具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另外,长线消费频次低,短线消费频次相对较高,消费者在决策的时候会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客单价、安全因素等,不同的户外项目决策的过程也不一样。整体来说,户外旅行的商品化程度低,在线化程度也比较低。

除了以上几点行业内问题,户外运动行业还存在一些其他问题。

首先,户外运动项目都具有一定的难度、挑战,尤其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最大,对于参与者本身有体能、技巧、装备等方面的要求,需要格外注意安全问题。但是因为国内业余参与者越来越多,这些新的驴友缺乏基础的户外培训教育,在遇到问题时,很难应对,从近几年发生的驴友户外遇险事件可以看出,安全问题依然突出。

其次,是专业资质问题,目前除了少数正规户外俱乐部,还有更多的缺乏资质没有备案的俱乐部在组织户外运动,以微信、QQ为平台自发组织的也不少,无证上岗、领队没有认证或者经验不足,这很容易造成户外安全问题。目前国家相关的政策、户外教育制度、保险等还没有完善起来,如果驴友在领队带领下遭到人身伤害,那么如果理赔,如何保障用户的权益,需要有一整套保障体系。

第三,旅行社也有涉足户外运动业务的,但由于缺乏相关户外运动资质,旅游企业只能在特定的景区进行;同样商业探险公司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总结来看,目前我国户外运动行业面临三个主要问题:1、户外运动行业参与人群基数小;2、户外运动产品信息化、商业化程度较低;3、我国户外运动行业政策资质保障体系滞后。

Part3:户外旅行与旅游行业的异同

首先,整体户外旅行人群男性比例约占68%,女性参与者约占31%。户外旅行通常伴随着一些户外运动,比如登山、徒步、滑雪、潜水等等,这些项目大部分是男性参与者,而女性用户更偏爱享受型,比如海岛度假、购物等项目,在充满体育冒险因素的户外旅游中,女性相对偏少一些。

其次,户外旅行掺杂着众多主题项目,跟传统的旅游方式不同,这些项目都是在旅游的基础上有更多的体验,是在旅游内容上的延伸,并非走马观花的状态。户外旅行非常强调在过程中的体验,甚至是肢体上的参与,与跟团游、自由行相比有更好的参与感在其中。

再有,户外旅行的频次比大众意义上的旅游要高,国内游、出境游的频次约在每年三次以下,户外旅行行业的频次比其频次高出几倍,比如有些驴友每周、每月都要参与到户外项目中去,进行骑行、攀岩等等不同的户外项目。

所以,我们看到这三个方面体现了户外旅行与旅游行业不一样的地方,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大的OTA也在看好户外这个度假品类新的发展方向,都开辟了户外的部分。比如携程的“爱玩”,遨游网的“如是”。

Part4:中外户外行业发展的差别

我从人群特性和整个户外行业的成熟度这两个维度来解读中外户外行业发展的差异点。

首先,中国户外旅行发展滞后于欧美国家的发展水平,甚至落后于亚洲韩国很多年。国外很多发达国家现在已经达到了40%-50%的参与度,而我国仅仅只有5%。所以我国户外旅行行业还处在一个非常不成熟的阶段,相比较而言,户外旅行行业在国外已经到了很成熟的发展周期,甚至在有的国家户外旅行行业已经进入发展瓶颈期。

另外,人群特性本质上存在差别。很多欧美人富于探险精神,他们的旅游活动大多数都与户外相关,比如像潜水、徒步、登山,亦或是自驾、露营等这些形式都体现在他们的旅游活动其中,而中国的旅行休闲度假成分会更多一些。

2014年,美国户外运动的参与人次达到了11亿,相比而言,我国旅游人群加入户外旅行行列的比例是比较小的。回过头来,在60-80年代的时候,欧美市场已经开始户外旅行运作阶段,而我们现在再去探讨我国户外旅行行业发展到什么阶段的时候,就会发现我们已经比国外户外旅行市场落后了很多年。

Part5:问答环节

问:如何获得精准的用户?8264的优势在哪里? 

答:首先8264做这个行业十年了,我们的工作人员和全国各地各个行业领域的户外达人保持高度沟通关系。另外,就是在我们线下活动的推广,通过活动聚拢中国最好最集中的意见领袖,行业领袖,行业达人。比如通过举办的这种KOL评选站的活动,能把我们行业里最有影响力的一群人集中在一起。

再有一点,8264的推广的形式可能不同于其他宣传推广,很多我们的广告真的都是到了目的地你才能够发现。比如说你真的到了拉萨,四川,或者丽江等等这样的地方,你会看到非常多的宣传推广,整个一条街可能都是我们的推广和宣传。在很多家客栈门口都是8264的一些LOGO、招牌、展位等。其实这个是我们自己的一个推广逻辑,因为我们认为只有真的在户外的行动当中的人群才是最精准的人群,所以这个应该就是我们获取这种精准用户的一些优势。

问:8264目前在移动化方面有哪些布局?

答:8264在今年上半年的时候推出了我们移动的产品,大家也可以在各个应用市场来下载这个产品。在微信上面可以看到我们相关的一些短线的产品,以及常见产品,之后还会增加。目前基本上在移动端是APP。另外,在移动端我们还有一个尝试,就是大家下载APP之后,有一个智能硬件的入口,在这个入口我们会有更多的发展,我们目前还在内测阶段。

问:目前国内户外运动市场还是以线下俱乐部的形式运营,未来户外俱乐部会如何发展?

答:我想之后俱乐部应该会有几种发展的形态:

第一种,可能是更多地去跟同业合作,比如可能是不同地域、不同领域的户外俱乐部之间的一个联盟合作。

第二种,就是跟我们这样的网络平台进行交易合作,我想这个应该是现在大家都在做的一件事,积极地拥抱合作方,积极地拥抱网络平台。

第三种,我觉得可能是一个更大维度的考虑,因为现在整体上大多户外俱乐部都是非常零散的状态,包括在运营资质方面,我们是不是有营业执照、公司的一些资质都会成为问题。可能将来也会出现一家把这些俱乐部整体来整合的一家公司。

问:目前户外运动人群一般都是处于什么收入水平?

答:从用户的角度上来说的话,需要他们有较高的收入基础。因为他需要的不只是去支付旅行的费用,还有一些专业装备的支出,这些内容加在一起还是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的才能够支撑起他去进行更多的旅行活动;同时也会有一些短线的产品,价格比较低。由于参与的项目和产品不同,所以相应要求这种用户的收入的基础是不一样的。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