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原标题:李开复:“互联网+”不是投机,传统企业的“困”和“变”
12月5日-6日,中国企业领袖年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在中国企业领袖年会闭幕会中,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发表了闭幕演讲。
李开复分析指出面对互联网+,传统企业面临三大挑战:
第一,传统公司还是不太了解互联网的规则,运营模式还是围绕着过去的思维;
第二,传统企业背着巨大的成就包袱,容易陷入“创新者的窘境”;
第三,互联网有去中央化的作用让市场更加扁平化,过去靠信息不对称或者黑盒操作获取高利润的传统公司将面临灾难性的挑战。
李开复同时在演讲中给出了自己的两点建议:
第一、在巨大科技潮流下和互联网改变一切的前提下,一个传统的公司,在做好自己业务的同时,要敢于用年轻人并放权给他们,真正去了解互联网商业模式和运作模式是如何带给公司挑战和机会。
第二、对于一个传统的大公司可能很难两种思维并存,既有以前做成传统公司的基因,又有互联网公司的文化很困难,那么合作的模式,或者拆分子公司是比较可行的方向。
最后,李开复提出,创新工场非常看好有传统公司经验又理解互联网、愿意用没有包袱的创业来实现梦想的创业者,愿意和传统企业共同协作让互联网+和中国传统企业互联网走得更融洽,共享未来!
以下为李开复演讲实录:
李开复:非常荣幸来到2015(第十四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刚才分论坛和互联网创业者有比较深度的交流,何社长告诉我在座80%以上是来自于传统行业,今天的闭幕致辞我想更多地谈一下互联网+对传统行业带来了什么意义和机会。
互联网+浪潮中传统企业的“机”和“变”
互联网这个概念可以更广地去理解,它不止是传统的互联网也是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互联网的变现模式,包括了支付等移动互联网的各种能力等。
如果宏观地定义成为互联网+,下面会怎么发展呢?过去的20年可以看到各方面的发展,先把网络铺开,这是物理互联网,在上面有了PC,再上面有各种基础的服务,比如搜索、电子商务、支付,再加上最近的移动、社交甚至在移动互联网上已经有3.5亿人直接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来付费,已经形成了非常巨大的平台。
回顾这两三年,互联网高速且具有侵略性地在侵占传统行业,同时它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内容和机会给所有的传统行业的运营者。当我们打开报纸、打开《中国企业家》,不止是看到互联网出现了什么产品,出现了什么技术,看到更多的是,房地产、出行、金融等快速进入互联网行业,例如滴滴、快的等,看到的是互联网在改造传统行业。
这种趋势是挑战也是机会,有很多上市公司老板来问我,我们怎样能够成立一个互联网部门,该如何做互联网+?
在此,我分享一下我的顾虑。我看到的更多是想通过资本运作,杠杆出更高的股价,或者把已有的商品放到网上卖,前者是投机的行为,后者是比较简化的思维,并没有深度理解互联网思维、互联网运作,互联网的精髓是什么。
传统公司运营如果用这样非常简单的思维看互联网,把它当做电商、当做微信公众帐号对待,那么未来可能会被有着更多的互联网基因的公司所挑战。
这个趋势不仅仅是中国的趋势,我自己在美国工作多年,也看到很多美国公司面临这样的挑战,美国现在最牛的媒体是谁?传统的媒体不在表中,我们会发现美国最牛的是赫芬顿邮报和Buzzfeed,而不是纽约时报、华尔街时报这些耳熟能详的公司。
国内也是今日头条或者是微信公众帐号、是微博而不是传统公司,这是需要警惕的。我们也看到了美国传统公司他们试着拥抱互联网但是最终还是没有胜出,各个电视频道在努力互联网化,但是最后胜出的是Netflix。国内的情况可以类推。
传统公司在互联网+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命运把握在自己的手里。千万别把互联网+当做投机的过程或是简单的电子商务服务上线的过程。
李开复:互联网+不是投机 传统企业的“困”和“变”
传统企业携手互联网+的三大困境
传统的企业为什么会遇到这么大的挑战来接受互联网或者拥抱互联网+呢?其实最重要的理由是传统公司还是不太了解互联网的规则,运营模式还是围绕着过去传统公司的思维。举个简单的例子,有很多做报纸杂志的朋友,包括国内国外的,他们对我说得很简单的话,我们是做内容的,未来内容为王,所以互联网不形成威胁,甚至国外顶尖品牌认为他们的品牌是最重要的,他们忽略用户在互联网时代来临后会拥有更多的选择,他们更希望看到他们想看到的内容,可以有长尾效应和个性化效应,过去编辑帮你挑选内容相对长尾的思维是落后的。
还有制造内容的报纸和杂志,他们并没有真的了解到,也许他们可以生产最好的内容,但是实际上生产流程和生产速度经过互联网时代已经改变了,他们也没有了解到,社区是带来眼球最大的模式,社区的运营比传统的发行更加重要。
互联网的流量跟传统杂志的行销模式、发行模式完全不同,他们更没有了解到,其实生产最好的内容跟生产产品经理的思维是一致的,内容应该有迭代,了解用户背后大数据,不断观察用户的使用和互动行为,来不断打磨内容而不只是写了就丢出去。这样的例子还可以移植到汽车、消费领域,没有互联网思维和运营模式的公司,没有真正抓到互联网精髓的公司。
第二个问题,传统的公司有巨大的包袱,它可以杠杆化过去的成功做更多的业务,包括互联网业务,但是最大的挑战是过去的成功可能形成了它巨大的包袱,比如说美国的柯达公司,其实数码相机是柯达发明的,但是它担心数字化相机会伤害已有的产品,所以故意把发明藏了起来。成功企业做的越大,越不能允许自己接受一个新发明的事物或者产品,因为每做一个新的事情可能会蚕食甚至颠覆它过去的成功,恰恰是这种限制的思维被美国经济学家定位成创新者的窘境,带来了很多传统公司逐渐衰落的命运。
传统的公司不止是房地产、做汽车的公司,甚至高科技公司也是一样。当我在苹果的时候,苹果搞不懂软件,软件时代来临时苹果迷茫了,互联网时代来临时微软迷茫了,社交时代来临时谷歌也迷茫了。高科技公司发现科技潮流很快,如果不能深化理解,并且愿意用壮士断腕的心情去拥抱新技术,放弃过去传统经营的业务中得到的营收和利润,那么在没有包袱的互联网公司进攻下可能就无法对抗。
第三,很多传统公司经营很好,也得利于过去信息不对称或者是分割市场,也许某个公司有非常大的知名度垄断了其所在的市场,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被分割的市场形成了完整的平台,过去靠信息不对称或者黑盒操作获得高利润的传统公司,互联网的去中央化给他们带来更大的挑战。
比如我们看到余额宝的推出,让很多钱从银行转到了余额宝,其实银行过去有着不合理的利润;也看到了过去如果要买一辆进口车要支付相比国外消费者很多倍的价钱,但是随着互联网汽车电商时代的来临,价格快速下降。所以互联网有非常巨大的去中心化的作用,如果一个传统公司是靠信息不对称来获利,那么它在互联网的时代会面临比较大的灾难。
传统企业在互联网+浪潮中的突破之道
在巨大的科技潮流和互联网改变一切的前提下,一个传统的公司,我会建议在要做好自己业务的同时,要敢于用年轻人并放权给他们,真正去了解互联网商业模式和运作模式是如何带给公司挑战和机会。
对于一个传统的大公司可能很难有两种思维并存,既有以前做成传统公司的基因,又有互联网公司的文化很困难,那么合作的模式,或者拆分子公司是比较可行的方向。
这样的浪潮下,创新工场给今天创业者带来了巨大的机会,过去我们投资的很多互联网创业都是一些低成本的创业,非常年轻的创业者,没有很多的经验,包括我们投资的美图和很多其他的公司。
但是随着互联网开始接触到传统企业,我们今天投资的创业者反而是四五十岁的创业者,他们又懂传统公司又懂互联网,比如投资了马东是来自于央视又在爱奇艺工作过,我们还投资了装修方面的专家,也是在装修领域已经深耕十几年,有着丰富的领域经验和背景,并且希望用互联网的方式来优化改造传统行业的创业者。
我们特别喜欢这些有传统公司经验但是又真懂互联网,愿意用没有包袱的创业来实现梦想的创业者,让这两批人能够聚合在一起,共享未来,产生利润,这是我们最看好的模式,例如乐视和小米都是非常好地把握住了传统加互联网的机会。
创新工场非常愿意和在座的传统公司合作,如果你们认可我刚才的思维,我们可以共同协作让互联网+和中国传统企业互联网走得更融洽,彼此加分,谢谢!
【号外!】执惠私享会第二站将于12月19日(周六)下午在深圳举办,此次活动邀请到了多家深圳旅游O2O代表企业的创始人、高管,一起探讨“2016年如何在‘互联网+旅游’里炼金”的话题。除了干货分享外,执惠旅游还将在现场抽出幸运观众送出由安科运达提供的塞舌尔、巴厘岛往返机票!赶快约起来吧!报名请戳☞“我要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