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旅游局修订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标准促旅游扶贫,景区开发如何搭上这班车?

文旅惠报 本文作者:柳琛琛 2016-07-16
今年两会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把旅游扶贫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措施,加之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很大,旅游业是众多产业中依旧向好发展的少数几个行业,因此,旅游扶贫是各地方政府扶贫开发的重要抓手。

近日,国家旅游局修订了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据悉,国家旅游局将促进旅游扶贫与推动景区发展有机结合,凡旅游扶贫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的景区,在申报5A级评定时,可以优先纳入工作程序并给予适当加分奖励。

众所周知,景区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是旅游消费的集中场所。在中国,超过200个5A级景区当中,许多都处于农村或欠发达贫困地区。数据显示,近年来在带动旅游扶贫方面,5A级景区效果显著。据不完全统计,一个5A级景区可以辐射带动周边上百平方公里的农村脱贫致富,带动当地农民年人均增收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景区在脱贫攻坚中的辐射带动作用已经成为共识。

国家旅游局发布的《中国旅游发展报告2016》称,“十三五”期间中国旅游扶贫目标是每年实施200万贫困人口通过旅游业发展实现脱贫,到2020年,通过乡村旅游带动1000万贫困人口脱贫。报告还称,旅游扶贫自上世纪80年代提出后,在中国扶贫开发中的显著作用和优势日益突出,已成为中国扶贫攻坚的崭新生力军。

此次消息发布后,立即在业内引起热烈讨论。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秘书长魏小安接受《中国旅游报》采访表示,“国家旅游局此举可谓是‘顶天立地’。”他说,5A是国家评定A级景区的最高标准,可谓是“顶天”;和扶贫攻坚工作联系在一起,可谓是“立地”。魏小安认为,此举将产生良好的效果:一方面可以引导5A级景区更加关注旅游扶贫、精准扶贫;另一方面可以发挥5A级景区的示范作用,带动其他景区在旅游扶贫工作中加快跟进。

四川省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全省贫困人口规模、贫困村数量接近全国的1/10,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同时,四川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目前有10个5A级景区,其中多个地处秦巴山区、高原藏区等重点扶贫区域和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与贫困地区高度重合。

四川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郑学炳表示,富民增收是发展旅游业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A级景区尤其是5A级景区更应该在扶贫攻坚、富民增收方面发挥带动和示范作用。

据了解,近年来四川通过发展旅游带动农民致富的行政村已超过5000个,带动800余万农民直接或间接受益。通过景区带动周边贫困村脱贫已成为四川旅游扶贫的重要模式,阿坝州的九寨沟、黄龙、汶川特别旅游区和绵阳市的北川羌城旅游区已成为5A景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百姓增收致富的典范。

四川省绵阳市旅游局副局长晋超认为,从景区发展的角度看,景区应该成为区域旅游发展平台。旅游扶贫让景区打开了围墙,在旅游扶贫的同时,也拓展了空间,增加了新的发展机会。旅游扶贫有利于丰富景区经营内容,优化资源配置。

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石培华特别指出,本次修改并不是在标准中直接对扶贫景区进行加分,而是在标准之外、在工作安排层面进行了优先性安排,这既很好地维护了标准自身的严谨性、科学性、规范性和稳定性,能更好地适应不同地区要求。他认为,通过这种奖励性的安排,能很好地从我国国情出发,充分体现和发挥旅游业在扶贫攻坚中的生力军作用。

可见,这次景区等级划分与标准评定的修订,对于发挥景区在当地扶贫中的作用将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旅游扶贫,对于游客来说,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新的美好景点和旅游产品开发出来,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对于当地生活的居民来说,不仅可以实现当地居民增收致富,还可以使当地居民过上“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的生活,有效解决“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旅游扶贫的综合社会与经济效益显而易见。

然而,在实施旅游扶贫的过程中也有一些问题需要当地政府和旅游企业面对。首先,如何平衡旅游资源市场化开发运营与行政之间的关系。有业内人士认为,景区服务于游客,要面向市场化运营,靠“质量”说话的景区才能在评级中优胜。景区级别提升的参考,应该更多考虑游客评价的提升,而不是扶贫效果。现在各地都有扶贫的任务压力,不排除地方政府为了完成上级扶贫指标而强推“旅游扶贫”,造成一哄而上的局面。各种景区开发出来了,如果游客不买账,该怎么办?而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机制,坚持优胜劣汰,就可以避免这类问题。但这都取决于地方政府如何平衡市场与行政的关系以及决策质量水平。

其次,解决当地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要致富,先修路”,交通方便才能方便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流动,但全国很多贫困地区地处偏远,道路泥泞闭塞,交通瓶颈明显,“外面人进不来,里面人出不去”是这些地方的真实写照。拥有了便利的交通和原生态的环境,把游客吸引进来,还要让游客进来后玩的好,因此,偏远乡村处的饮水、供电、厕所、移动通信网络、卫生设施等人居环境也需要大力改善。根据笔者最近一次坝上草原旅游经历来说,偏远地区由于人口稀少,通信网络、厕所等卫生设施是个短板。

第三,解决景区旅游产品同质化问题,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提升“文化旅游”的占比。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但在一些区域引发的同质化经营想象也很突出。笔者就曾遇到了类似现象,坝上草原“烤全羊”很出名,于是一条街充满各种主打烤全羊的饭店、餐馆,镇上到处是餐馆、住宿、特产店招牌,乡村文化的“软实力”并没有发掘出来。旅游扶贫开发需要当地政府与当地旅游企业一起面向市场,打造本土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跳出同质化竞争怪圈。

此外,旅游扶贫开发过程过程中的利益分配机制也很重要,探索适合本地政府、企业、居民三者之间利益分配机制至关重要,如何让旅游扶贫的效果真正落到实处考验着地方政府的施政智慧。

今年两会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把旅游扶贫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措施,加之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很大,旅游业是众多产业中依旧向好发展的少数几个行业,因此,旅游扶贫是各地方政府扶贫开发的重要抓手。景区级别与景区的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密切相关,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划分评定而来,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经济效应,进而达到旅游扶贫的效果。

*本文作者:柳琛琛(个人微信号:Alex-chenchen,欢迎关注,添加时请注明“姓名+单位+职位”以方便备注,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