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访|探路者钟晖:做体验式旅行的探路者

产业投资 本文作者:执惠 2016-08-04
6月16日执惠融合新生态创新峰会、上海ISPO运动旅游论坛中,执惠都邀请到探路者旅行事业群副总裁钟晖先生,分享体验式旅行的见解与所做的市场布局。这回再次在探路者旅行体验中心见到钟晖先生,与他交流与品读体验式旅行的感悟与魅力。

执惠与探路者旅行事业群副总裁、易游天下董事总经理钟晖先生初次见面是在探路者体验中心对外发布的现场,首次近距离感受钟晖先生对于探路者旅行事业群整体规划的宣讲。之后的6月16日执惠融合新生态创新峰会、上海ISPO运动旅游论坛中,执惠都邀请到钟晖先生,分享体验式旅行的见解与所做的市场布局。这回再次在探路者旅行体验中心见到钟晖先生,与他交流与品读体验式旅行的感悟与魅力。

一、“探路者”众多,体验式旅游或成热词

1、利润点大形成商业市场

所谓体验式旅游是指“用户基于兴趣或特定主题强调互动参与、身心感知和沉浸式场景体验的个性化旅行方式。”

传统的观光式旅游,仅仅依赖一些自然资源或者历史遗产为游客提供一种游览的满足感;而后兴起的探险式旅游则更多的是追求感官或者感受的刺激,例如漂流,攀山等,但是也有体验式旅游的雏形;另外度假式旅游着重提供一种休闲的氛围让游客轻松愉快享受假期。对比于这几种,体验式旅游更着重给游客带来一种异于其本身生活的体验,目前体验式旅游方式和个性化服务已然成为一个大的利润点和商业市场。

而体验式旅行和户外旅行是未来的必然趋势,这一论点的提出者正是探路者创始人盛发强先生。

2、供给侧改革下的必然

当前,我国居民消费步入快速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旅游业正迎来黄金发展期;同时,旅游业也处于矛盾凸显期,旅游产品供给跟不上消费升级的需求,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跟不上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形势。在整个中国旅游产研体系,从供求的角度上来看,常规游产品供求已经过剩,这就给体验式旅行提升带来必要性。

3、四大原理构成体验式旅行

分别为:服务到位、产品够逼格、模块依赖技术、人人都是生产者和消费者

服务不仅是服务到人,重视消费者意见与及时处理投诉,还包括利用产品的多样性服务不同层次的消费者。探路者在体验式旅行产品上至少做了13个品类,包括骑行、徒步、户外亲子、热剧同款等产品;还有赛事、灵修、自驾、摄影、露营、滑雪、登山等。目前确信已经发团成行的体验式产品已经有将近50条线路,产品调性服务超过了上千人。

探路者是最早倡导户外+旅行方式的团队之一。不仅拥有众多探路者属性的实体产品,而且在偏旅行和偏户外的要求体验更是别具一格。比如参加马拉松赛,跑者对吃住要求不是最核心的诉求,而是考虑怎么跑好马拉松,对行程安排感兴趣;参加徒步比赛的,更关心谁带着我徒步、过程中能发现哪些兴趣点。所以懂他们需求的产品才是有逼格的产品。

钟晖先生介绍,从区域上讲探路者拥有6个产研中心,区域中心+渠道下沉的模式。布局东北、华东、华中,且已经拥有西南产研中心,随后西北也将建立,最后实现区域中心再向下服务。以易游为例,产研团队将近90人,在研发产品和原来的易游相比急速增长。产研到位、渠道开拓,未来空间是非常大的。因为产品研发能力和渠道,使得外旅局、目的地的资源方主动寻求合作,都希望易游在户外盈利的建设上能联合研发产品且产生更多合作。

4、屏障的源头与困境

人在旅游环节中是非常重要资源,人的时间、专业能力以及社交关系都构成复杂有效的资源体系。如何让人把资源分享出来,这或许是体验旅行在销售环节的突破口。但此环节中,人在发挥其作用时有不少的限制,制约其发挥的制度和技术障碍。首先,生产旅游产品的前提是必须具备丰富的旅游行业经验,否则根本无法向其他用户进行产品推介,这就意味着非业内人员从事旅游生产有一定门槛。 其次受制于产品取得、分享及交易环节的技术限制,效率低下,远远没有释放出效能。但突破这种屏障一定是必然。 

二、易游天下的破局之道

针对B端探路者旅行成立了2个联盟1家俱乐部:中国特种旅游联盟和探路者旅行;易游天下体验式旅行全国联盟华东分部,以及中国旅业户外俱乐部。联盟中前者目前已经聚合了将近300家在西北地区从事产品研发和供给的团队;后者由将近130个户外俱乐部发起单位,均为华东地区户外俱乐部带头人,拥有客户粘度非常高。未来依旧会在全国各地建立各个分部,形成聚合。这种尝试刚刚开始,集团除了易游,探路者还有绿野中国计划,扶持一批优秀的俱乐部成为合作伙伴。

市场上,户外领队大多没有导游证等资质,有导游证的导游并不懂户外知识,将这两者融合,再解决语言问题,就更易于整合市场。易游着力于培养属于自己的懂旅行、懂户外、体育、体验式的导游和领队。目前已经和北京导游协会做了三期班,培养了120多名优秀旅游从业人员。

钟晖先生坦言,针对C端目前还没有特别大规模的推广计划。理想的方式是户外和旅行实体店的结合。在户外店购物的人是有旅行需求的,双向传递体验式旅行意愿,这种尝试能省下非常多的时间。寻找潜在的资源,进而匹配用户,这种模式才是长远的。

执惠认为,只有真正完成以上的配置结合,才能叫真正的体验式旅行,客单价才能逐渐因价值的体现而提高。有了利润才能更好的为体验买单,解决体验层面分配的不均衡。

三、“户外+体育+旅行”体验式旅行未来的格局

随着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深入推进,群众健身意识普遍增强,体育消费水平明显提高,体育产业规模也不断提升。根据国务院46号文件表示,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2015年我国体育产业为4000亿元,即复合增速要达到28.8%,接近30%。最新《2016中国体育消费生态报告》预计,随着体育消费潜力更大程度释放,未来十年,中国体育产业的年增长率将超过20%,远超GDP增幅。

相比于传统旅游,体育旅游对资源和专业度的要求更高。从目前的产品结构来看,大部分的体育旅游产品多集中在轻度体验类的旅行产品中。限制产品多样化的核心因素正是作为主要呈现内容的体育项目具有资源稀缺和专业度较高的特点。

目前市场已经形成,户外+体育、户外+旅行、旅行+体育的板块,且已与业界尤其是旅行业界达成共识,势能已经铺开。

纵观整个市场,户外、旅行、体育都属于大健康产业中的一部分,建立综合性的健康服务生活平台必须提前布局。资源整合、跨界融合是趋势,能碰撞出火花。同时具备互联网和跨界思维,把整合作为一种新的渠道,多产品、精服务、巧方式,这也是中国旅游的一个创新方向。

本文在此留一个悬念,未来可以预见探路者旅行在综合性的健康服务生活平台的重大改革,而这一见证人交给每一位关注体验式旅行的从业者们。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