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每周放2.5天假,其实是精心设计的“消费诱饵”

旅游 本文作者:吴晓波 2020-04-06 10:15:13
下半年经济能不能恢复,一看供给端,二看需求端。相较而言,需求端的恢复是最难的。

有一年我去澳大利亚旅行,一位当地的年轻人开玩笑说,你们中国人有个词叫“月光族”,那我们澳洲人现在就是“周光族”。

在澳大利亚是每周或每两周发一次工资,人们拿到工资手就痒了,开始大手大脚地花钱。所以任何一项制度的微妙改变,都会改变人的消费观念和行为。

就在最近,国内开始讨论一个问题:一周7天,要不要放2.5天假?

比如江西省、浙江省、甘肃省陇南市等地相继发布通知,鼓励推行2.5天假日制。有人拍手叫好,也有人提出质疑。

2.5天假日制并不是一件新鲜事,这个政策在2015年就被提出来了。简单来说,就是周五下午直接放假,和周六、周日凑成一个2.5天的小长假。听上去挺好的,好像每周能少工作4个小时。

你可能想多了。

2.5天假日制并不意味着每周增加半天的假期,而是一种“调休”,需要通过延长其它工作日时长,或者从年假中补回。

比如,周一到周四你本来是5点下班的,现在变成6点下班。总而言之,工作时长仍然维持每周40个小时。

围绕新提议,以政府为代表的一方认为:2.5天假日制的根本出发点是刺激旅游、带动消费,从而促进各行业的恢复。

我们知道,拉动中国经济有三驾马车:出口、投资和消费。

出口是指望不上了。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破100万例,各国政府封国封城,大批出口订单减少甚至取消,中国出口行业遭遇惨重打击。悲观估计,3月和4月出口增速将大幅度下降到-25%至-30%,2000万中国人的饭碗将受影响。

再来看投资。34万亿的基建投资计划还在路上,短时间内难以见效,而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又不免会有后遗症。

所以想拉动经济,就剩下最后一驾马车——扩大内需,刺激国民消费。

2019年,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是57.8%,但是对比美国的85%,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另外在疫情期间,需求被极端地压制,如果通过延长放假时间,有没有可能激起大家的消费热情呢?

当2天的双休日,变成2.5天之后,短途旅游、近郊旅游就有可能复苏。至少对餐饮、酒店和交通的潜在拉动效应是可以预见的。

有学者做过一个估算:每逢长假,大概有4亿中国人会选择出游,为旅游业带来2000亿元以上的收入,全年下来拉动4%左右的国民经济。

这也是为什么政府要把传统节日的1天假硬凑成3天假,而今年劳动节和国庆+中秋节假期分别有5天和8天。

不过实行2.5天假日制,值得吐槽和质疑的地方也挺多的。

最大的争议点在于,国内加班现象比较严重,放2.5天假和现实有点脱节。

目前我国超半数行业每周要加班4小时以上,其中旅店和餐饮行业的劳动者平均每周工作51个小时,媒体人、互联网人的“996”工作制已成常态,能不加班或保证双休就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另外,现在不少企业都在争分夺秒地冲刺业绩,以弥补第一季度的损失。如果多放半天假,老板们会怎么想呢?

假设你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员工,每天需要工作10个小时才能完成KPI,当2.5天假日制落地后,企业为了防止绩效下滑,会做出三种决定:

第一,企业无视2.5天假日制,让你周末也加班。

第二,企业为不减少营收,将工作任务分摊到周一至周四,让你每天工作11个小时,来弥补因为休假减少的工作量。

第三,企业牺牲一部分营收,同时为了节约成本,降低工资或者直接裁员。

无论企业做出哪一种决定,最后都会损害你的利益。前两种让你提前爱上枸杞泡茶,最后一种让你提前吃土。

此外,2.5天假日制还有一些细节上的漏洞。我们来看一看各行各业对此的评价。


还有一个值得关心的问题是,一旦推行2.5天假日制,首先受益的是哪些人呢?

毫无疑问,工作时间稳定、加班不多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职工最先吃到这波福利。

有媒体还列出了一份榜单:

所以就有人就担心了,周五下午好不容易挤出时间去政府部门办趟事儿,结果人去了,门关了,白跑一趟。

可能你想说,既然漏洞这么多,各地政府难道是在不约而同地“拍脑袋”做决策吗?

首先疫情期间出尽风头的浙江省政府肯定不同意了。这一系列政策的设计,其实是根据新的消费心态而作出的判断。

疫情过后,中国人会出现三种消费心态。

第一是谨慎消费。这两个月来,大家的钱包开始瘪了,已经有不少人哭穷了,所以大部分人消费时会精打细算。

第二是优质消费。在挑选产品和服务时,出于谨慎,我们会倾向于优质的、口碑好的产品。

第三是体验消费。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每一个人对财富、健康、家庭有了重新的理解,从而激发一种新的消费行为。

所以你看,刺激消费的办法一定是一套组合拳。钱不够,政府补贴,给你发消费券,收入低的补贴力度更大一点,之后还有可能推出退税政策。

另一方面,政府给予能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的企业更多的政策利好,让他们活下去。然后再鼓励大家放个假,多陪陪家人,来产生新的消费点。

所以消费券、2.5天假日制等新招数纷纷出台了。

总而言之,下半年经济能不能恢复,一看供给端,二看需求端。相较而言,需求端的恢复是最难的,政府的良苦用心还是应该体谅一下,而且既然是“鼓励”放假,那就先试试看效果,然后该调整的调整,该取消的取消。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ID:wuxiaobopd),作者:吴晓波,原标题:《每周放2.5天假,其实是精心设计的“消费诱饵”》。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