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景域驴妈妈集团副总裁任国才先生的新书《任在旅途之二:旅游行思录》已在执惠官网独家连载,此文为第五十九篇。截止2019年11月底,任国才先生在旅行中考察了国内34个省份、270个地市州、1000个区县市以及国外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积累了数百篇旅行游记,拍摄了数万张旅行照片的同时,也写作了近百篇旅游专业文章。为纪念到达中国1000个区县市的里程碑,任国才先生将十多年来对旅游行业的思考研究文章精选成册,于是有了《任在旅途之二:旅游行思录》。
全书文章共69篇,一线真实体感、持续研究之果,多点连线成面,其间所思所得可为从业者之参考。此亦是执惠连载之义。
在2003年9月16日召开的全国增收节支会议上,朱镕基总理指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是,“财政收入增长缓慢,财政支出增长过快。作为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的税收,目前流失仍相当严重。”
我国城市经济中的类似问题也日益突出。近几年来,随着“经营城市”概念的提出,许多城市都开始提出“经营城市”的口号。实际情况如何?在绝大多数城市,“经营城市”实际上就是“卖地”,即城市经营管理者通过运用规划等手段,炒热地皮,然后高价投放到市场,从而获得较高的土地租金。这是对“经营城市”片面的理解。至于某些城市经营管理者以“经营城市”为名,大搞“形象工程”、“标志工程”、“领导工程”,则完全扭曲了“经营城市”概念,并直接增加了财政支出,而且往往造成巨大浪费,导致“本届政府花钱,下届政府还债”现象的出现。这不能不让人担忧和深思。
经营城市实质上就是把城市作为一个经济组织来运作。经营城市的核心是追求城市经济效益。众所周知,一个企业,只有通过企业运作实现的收入大于企业运作产生的开支,企业实现正效益或正利润,才能保证企业的稳定和长久发展。而一旦企业利润出现负值,尤其是出现持续亏损,企业只能退出市场舞台。城市与企业有共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是城市也是一个经济组织,也需要经营,城市通过经营获得财政收入,在城市运作过程中产生财政支出,两者的差值形成了城市经营的经济效益。如果城市经济效益出现负值,特别是持续负值,将直接影响城市的持续稳定发展。与企业不同的是,城市经营暂时还没有退出机制,我们目前还没有看到城市“破产”、“倒闭”、“兼并”的例子。
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是利润。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不断拓宽收入渠道,增加收入来源,同时不断改进管理,严格控制开支,最终形成持久利润。企业不断追求利润的动力和压力除了来自于市场竞争以外,还来自于投资者的激励约束机制。市场竞争越激烈,激励约束机制越科学,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企业经营积极性越高,企业能量的发挥也越充分。
企业追求利润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满足市场需求的过程。IBM、通用汽车等国际知名企业,从创立以来不断为消费者提供日新月异的优质产品和服务,企业持久赢得丰厚的利润。除了为股东带来良好回报外,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从而保证企业产品和服务的不断改进,不断满足消费者变化的需求。当然,这些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们也获得了丰厚的报酬。企业客户、企业经营管理者、企业的投资者三者和谐共处,企业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三者之间的关系持续保持稳定和发展的关键是建立了科学的经营效益考核机制以及形成了完善的考核体系。再看我国过去的许多国有企业,由于缺乏科学的经济效益考核机制,企业经营者与企业经济利润不能实现科学挂钩,经营者既不能分享企业利润,也不必分担企业亏损,经营者既没有创收动力也没有节支压力,结果往往导致经营者利用其职权为个人牟利,侵吞投资者利益,更无法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最终企业被迫退出市场。
经营城市就是一个不断满足市场需求的过程。城市生产的城市产品和提供的城市服务要满足目标市场的需求,这个目标市场由本地居民、外来流动人口以及众多企事业单位组成,目标市场的需求是综合性的生活居住需求和创业发展需求以及其他需求。城市通过不断改进城市产品、改善城市服务,不断满足目标市场的需求才能获得经营收入(财政收入)。实现良好城市经营收入的前提是“卖得出”,即生产的城市产品和城市服务能够被目标市场接受,消费者愿意“购买”城市产品和城市服务;实现城市经营收入的保证是“收得到”,即能及时收到消费款,减少欠款,防止呆帐坏帐。城市经营收入的来源除了经营地租、服务性收费等渠道外,最主要的来源来自于税收,主要包括个人所得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在提供城市产品和城市服务中的各种开支,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开支、市政设施建设、社会事业投入,以及城市经营管理机构—城市各级政府和机构的运行费用,共同构成了城市经营开支(财政支出)。
目前我国城市运作出现中“城市财政收入缓慢、税收流失严重,财政支出增长过快,”的问题,本质原因是缺乏科学完善的城市经济效益考核机制和考核体系。城市经营管理者们没有足够的增加城市经营收入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也没有节约城市经营支出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也就没有增加城市经济效益的动力和压力。结果,城市之间的竞争或只在财政收入这个收入指标上做比较,或在表面的城市建设上做比较,甚至在“标志工程”、“形象工程”上大比拼,把城市竞争误导到“城市经营支出”竞争上。
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的“城市企业”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而且直接与“世界城市企业”同台竞争,共同争夺市场,特别是市场中的优质“客户”---- 高素质人才、跨国公司、大企业集团、大型机构等。纽约、新加坡、伦敦、巴黎、香港等国际性大都市,以城市经营的理念一直致力于提高城市产品和城市服务,吸引了全世界人、财、物等优质资源的积聚。
综上所述,我国的城市必须尽快建立以城市经营效益为杠杆的考核机制,尽快配套完善的考核体系,加强对我国各级城市经营管理者、首先是对各级市长的城市经济效益考核,积极推进真正的“城市经营”,逐步实现我国城市运作由“管理型”向“经营型”、由“花钱型”到“赚钱型”、由“上级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的转变。
【新书简介】
*《任在旅途之二:旅游行思录》是任国才先生《任在旅途之一:行走中国》的延续。《任在旅途之一:行走中国》是旅行的所见所闻,《任在旅途之二:旅游行思录》则是旅游的所思所想;《任在旅途之一:行走中国》是轻松的感性游记,《任在旅途之二:旅游行思录》则是专业的理性文章。《任在旅途之一:行走中国》积累了丰富的旅游素材,《任在旅途之二:旅游行思录》对旅游素材进行了分析研究和提炼加工,实现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
想要预定《任在旅途之二:旅游行思录》的用户,可点击查看《任在旅途》新书出版赞助方案及预定方案,也可添加任国才先生微信:renguoc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