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网红经济是互联网经济的产物,网红景区是景区借助互联网进行大规模传播而被社会大众所熟知的景区或景点,其火爆现象既是偶然也是必然,如何搭乘互联网发展的东风,尤其借助短视频平台推销也成为各大景区营销的必答题。
在短视频快速发展,互联网传播呈现碎片化、点对点传播的情况下,具有鲜明特征、较强视觉冲击力、地方特色的景区或景点受到了社会大众的青睐,也因此成为了社会大众追捧的“网红”景区。对于文旅行业的发展来讲,“网红景区”的出现也是行业新生现象,不少景区利用互联网特点,从被动作为到主动作为,自发打造“网红景区”。
从地域分布来看,有的网红景区分布在一线城市,有的分布在二线城市,更多的分布在三四五线城市或周边。对一二线大城市来讲,尽管网红景区的出现意义较大,但对其旅游生态的影响相对较小。而对三四五线城市来讲,网红景点或景区的出现相对意义更大,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当地经济业态布局。
那些年受到追捧的网红景区后来怎样了?旅游目的地选择不断拓展产业链条持续引流,还是昙花一现自由放任逐步走向边缘?在旅游度假由观光游向深度体验游转变,由网红景区赋能的旅游目的地后续发展问题成为行业发展一大痛点。
如何赋能旅游目的地?这不仅考验着旅游目的地旅游项目的吸引力与产品力,也在持续考验着旅游目的地的项目更新能力与产品原创力,从文旅产业发展角度来看,拓展产业链条是关键。就目前来看,网红景区与夜游项目受到追捧。
网红景区如何有效赋能旅游目的地?
近两年来,国内涌现出了茶卡盐湖、张掖丹霞景区、重庆洪崖洞、重庆李子坝轻轨站、西安大唐不夜城等一批知名网红景点或景区,其走红有些属于有意为之,有些则是无意插柳,不管何种方式,借助互联网力量促成目的地收益,并形成持续引流的能力成为各大网红景区的直观诉求。
而如何借助网红景区有效赋能旅游目的地?即围绕网红景区这块大蛋糕,整合当地旅游资源,将目的地旅游资源串联起来并形成全领域旅游产品的供给?
执惠观察发现,并不是所有的网红景区都能有效赋能当地旅游,有的景区仅仅昙花一现,热度散去后便失去了踪影,而能够有效引流,并形成实实在在营收能力的景区都是具备较强的旅游产品供给能力。这种旅游产品的供给能力,一方面体现在旅游项目本身的受欢迎程度,即可供体验的旅游项目是否受到了市场认可;另一方面体现在旅游相关配套设施是否完善。
在网红景区赋能区域旅游发展方面,近两年做的比较好的要数大西北旅游。甘肃张掖丹霞地貌、青海茶卡盐湖等景区的意外走红,为当地旅游生态的发展带来了改观,本文选取张掖丹霞案例进行说明。
张掖丹霞地貌,俗称"张掖丹霞",被冠以“被上帝打翻在地的颜料盒”或中国“彩虹山”,以层理交错的线条、色彩斑斓的色调、灿烂夺目的画面感走红于网络。独特的地理地貌,外加旅游配套设施的完善,张掖丹霞在2019年末成功晋升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张掖也在2018年将文旅业确定为经济发展支柱型产业。
张掖市围绕丹霞景区这一核心,进行了文旅生态链的打造,由点串成线,由线绘成面。据了解,张掖甘州区不仅将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确定为当地社会发展主引擎,提出了建设全域旅游典范城市建设的目标,并先后创建了国家级4A景区芦水湾生态景区、张掖国际露营基地,并进行了国家湿地公园景观的提升等工作。
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7年,张掖市年游客接待量由187万人次增长到2599万人次,旅游收入由916万元增长到157亿元,分别增长了近13倍和17倍,接待游客人数、旅游收入连续7年保持了近30%以上的增长。整体来看,旅游消费市场走旺势头明显,并带动了交通运输、住宿餐饮等相关行业的蓬勃发展。
需要说明的是,张掖偏居大西北,这里具有独特的地理地貌与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而张掖旅游兴起也就是近几年的事情,旅游生态构建一直处于缓慢进行中。
事实上,对各大景区来说,借助网络规模化营销在短时间内形成知名度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如何围绕用户体验,提高复游或复购率,最终转变成实实在在的收益才是最终目的。而围绕网红景区进行文旅业态布局,不仅成为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成为当地政府需要通盘考虑的问题。
执惠梳理全国范围内的知名网红景区,发现围绕网红景点或景区,旅游业态布局做的好的目的地往往具有旅游产品持续更新的能力,或旅游产业链条打造的能力,这种产品更新能力在较大程度上反映在当地政府的眼界、招商引资能力及开发旅企的实力上面。政府如何进行招商寻找目标企业,企业如何确定项目最终选址,这不是单项选择题,具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特征。
夜游项目赋能网红景区,延长产业链条是关键
近日,有一则消息吸引了文旅圈不少观察人士的注意,张掖丹霞大景区首个夜游项目通过评审,该项目投资金额约6500万元,建设周期为半年。据悉,这是张掖借助网红景区和夜游项目赋能旅游目的地的大措施,该项目的实施填补了张掖夜间旅游的空白。
据了解,张掖夜游项目由知名院校及机构专业人士设计打造,通过新媒体科技与数字艺术将张掖文化、裕固族文化与景区的自然景观巧妙结合,在万象土林谷区域打造以音乐灯光秀、数字文化演艺、光影互动游玩为核心的沉浸式体验游艺项目。
如何让游客留下来,延长旅游时间,并将张掖作为旅游目的地而不是旅游中转地,显然需要当地配套更多的旅游项目及在延长旅游消费链条上下功夫。从目前来看,通过夜游项目赋能旅游目的地,是除了打造网红景区之外较为有效方式,也是多地屡试不爽的办法。
就未来的发展趋势而言,夜游项目的发展前景被持续看好,夜游项目在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高重游率、促进整体消费增长,带动城市餐饮、住宿、娱乐消费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重庆夜景、西安大唐不夜城就是先例。
与全国不少历史名城一样,张掖虽然拥有厚重的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但拿的出手的旅游产品相对有限,旅游资源的开发更多体现在对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上,与消费者审美接近,并以消费者喜闻乐见的方式打造,能够体现当地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精品文旅项目还有待开创。
从好的一面来看,张掖与杭州金马克文旅合作,先后打造了张掖丹霞口旅游度假小镇、旅游演艺《回道张掖》及当地民宿表演,从目前效果来看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功。而此次通过夜游项目赋能当地文旅发展,不得不说,还是值得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旅游产品是能够形成旅游收入、具备营收能力的旅游体验产品,它是鲜活的,旅游资源是需要打磨的资源,如何死向而生,将沉睡的资源进行活化,看的就是参与企业的战略眼光与开发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