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生活生产空间将成为乡村的主要功能

大景区 本文作者:蔡家成 2019-01-09
乡村的主要功能转变到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更广阔更美好的空间载体,而开展农业生产并向社会提供农产品只是乡村一个方面的功能。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乡村的主要功能是生产并提供粮食等基本物质资料。以信息化为主要内容的第三次产业革命,将会改变第二次产业革命即工业革命所造成的城乡分离,让包括工业在内的各次各类产业及其所积聚的劳动力、人口向乡村转移分散,使得乡村的主要功能转变到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更广阔更美好的空间载体,而开展农业生产并向社会提供农产品只是乡村一个方面的功能。

信息化革命之后城乡差异缩小

第三次产业革命即信息革命产生的重大影响,将首先表现在信息化使工业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全面大幅度提高,不再需要在生产线上和车间、工厂里集中大量劳动力。3D打印等增材制造技术的推广运用,将会使得很多产品生产、设施建设环节也可以分散在消费使用地开展。那些仍然需要集中进行的,通过使用自动化生产设备、自动化生产线,将会大幅度减少在现场操作、控制的人员,各种各样的机器人又会取代自然人在车间、工厂内操作设备、运输物料、组织生产,信息化还会使工业生产实现网络远程监测控制,使得工业生产的监测控制、组织管理、研究开发都可以与加工制造在空间上分离开,移动通信的高速率、大容量、广覆盖使得各类企业的教育培训、会议研讨、市场开发等环节可以在其他任何合适的地方进行,无人车间、无人工厂将会不断增多,直至出现无人生产基地和无人工业城镇。这样,绝大部分工业生产都可以根据技术、工艺、质量等要求和工人生活需要来选择基地,实现原材料、零部件、合成组装等生产环节的分散布局,或者是在分散基础上的相对集中。与此同时,科研设计、高等教育、文化创意等产业也会随着信息传输的网络化、现代化和城乡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均等化而向乡村转移,医疗健康、商业服务、金融投资、初中等教育、文化娱乐、餐饮生活服务等将会随产业和人口一道向乡村转移分散,国家机关行政司法服务、专业机构和中介组织专门服务、社会组织和行业组织服务等的重心也随之向乡村转移。总之,信息化导致工业加工生产从必须集中进行转变为可以分散开展,为各类城市产业和人口向乡村转移提供了现实可行性。

信息革命将使得在乡村居住生活与在城市一样方便舒适、文明时尚,进一步增强乡村对城市人口和产业的吸引力。第一,乡村文化和精神生活与城市的差距缩小并最终消失。纸媒时代,在城市和乡村阅读小说、诗歌、报纸新闻的差别不大,观赏现场表演城市优于乡村。广播特别是电视时代,差距主要在播送能力、差转接收设施和终端设备,随着它们的逐步弱化和最终消失,乡村与城市的差距逐步缩小,目前已基本消失。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视联网和宽带无时滞大流量传输技术产生并快速普及,城乡居民网络文化生活就将完全均等化和无差别。最终,由于各类文化产业、产品和服务向乡下延伸覆盖和城乡均等化发展,在信息化基本完成后,乡村文化生活与城市的差距将全面消除。第二,乡村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与城市无差别甚至更好。远程医疗让远在城市的医疗服务专家和机构,通过视频检查、诊断、治疗,乡村居民不用进城就能够及时享受到城市医疗和健康方面的高水平专业服务。空中、地面、水上交通的现代化、便捷化和社会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将使乡村居民到城市接受医疗服务越来越容易。城市医疗和健康服务产业向乡村转移后,乡村的自然生态、优良环境、清新空气、清洁饮水、新鲜食物等对于居民健康和病人康复、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提升将发挥重要促进作用,由此决定乡村更生活更健康。第三,远程教育等使乡村可以与城市分享优质教育资源。城市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广播、电视教学早就为乡村居民分享,网络教学会使远程教育进一步提升效率、提高质量。在网络教学基本取代学校教育后,乡村不仅能够与城市居民同步、同质、同效享受国内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同样会因优越的环境等因素而使得教学质量、学习效果更好。各级各类教育机构随城乡均等化向乡村转移,更将使乡村成为教育高地,而城市则有可能因高素质人口、优质产业和教育机构向外迁移而出现问题。第四,乡村商业和生活服务、市政服务因电商发展和城乡均等化而缩小并很快消除与城市的差距,乡村供电、供水、供气、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保障方面存在的不足正快速、全面补足,安全、治安、司法等公共服务水平大幅度提升。第五,乡村居民社会交往将会因网络而扩展范围、丰富内容、创新形式。手机和移动互联网、视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使得在乡村使用微信等网络工具社交与城市几无差别,宽带、高速、大容量移动通信还使得在乡村从线上交流到线下交往与城市没有区别,考虑城市普遍存在的交通拥堵、空间拥挤狭小、空气污染等因素,乡村社交往往还比城市效率更高、效果更好。例如,今天在大城市居民聚会,无论开车、乘车,单程时间往往在一个小时左右,而在乡村相距十几、几十甚至上百千米的人聚会也只如此。原来乡村春节拜年、喝喜酒、走亲戚、党员干部开会等,必须考虑和安排住宿,现在不必了,大家都回自己家住宿。第六,乡村就业和收入将会因为城市产业的分散扩展而与城市均等。总之,网络将使得乡村生活不足、不便逐步减少直至消失。

乡村振兴要挖掘乡村的比较优势

乡村比城市更具有吸引力,这是最强劲有力的因素。一是空间更为广阔。就国土面积看,乡村是城市的数十倍至数百倍。据统计,2016年,我国城市市区面积19.82万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区面积仅5.43万平方千米,而适宜人类居住生活和生产的乡村空间,去除极高山、高高原、大沙漠、严重荒漠化区域外,至少是数百万平方千米。二是更亲近自然。城市往往也有山有水,但与广阔乡村不可同日而语。城市的山水往往人工雕凿痕迹明显,而乡村则基本都是真山真水,因此,城市人下乡被称为“回归自然”。在乡村,无论是居住生活,还是生产劳动,都与自然空间、自然事物“零距离接触”,而城市居民基本是处在人们建造的钢筋混凝土森林。三是人际关系亲切自然。传统乡村,由于以土地为主的生产资料位置固定,居住地也就很稳固,由血缘、亲缘关系在开放的居住空间逐层扩展形成熟人社会,邻里之间不仅相互认识,而且日常交流交往极为频繁、顺畅,并结成在生产和生活方面互帮互助的社区共同体,形成熟人社会。城市生产以分工和专业化、产品商品化和市场化为基础,人们集中在大大小小的企事业单位及其内部生产作业单元相对独立开展生产劳动,单位、劳动力和人口流动性强,居住生活空间也封闭,外有城墙、内有围墙,小区门、单元门、居室门层层锁闭,一个小区、一栋楼、一个单元甚至对门邻居都老死不相往来,很难形成亲情社区和熟人社会,而是以陌生人社会为主。四是饮食更新鲜。因为大部分食物食材在乡村生产,从田间、地头到乡村餐桌的空间和时间距离很短,不仅能够确保鲜活度,而且可以应时享用成熟度最佳的,而不是因为要考虑长距离运输、长链条销售、长时间存放而采摘不够成熟的瓜果蔬菜和出栏最年轻力壮而不是成熟度最优的禽畜。五是节奏舒缓。传统农牧业是依靠人力、畜力和自然力开展生产活动的,直接受制于季节、气候、阳光和动植物自然生长规律,以家庭和个人为基本生产作业单位,没有多少劳动分工和协作作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产作业、生活起居、社会交往时间单位主要是季节而不是天、小时、分秒。六是居住环境更好。乡村地理地貌比城市更丰富多彩,可以根据山形地貌选择居住地及住宅样式风格,决定设施布局、环境绿化美化。如果经济支撑能力强,还可以根据海陆位置、海拔高度、经纬度等选择居住地。而城市居民只能在购买、分配、承租住宅时进行有限选择。七是与生产结合更紧密。在传统农牧业中,乡村居民在自己或租用土地上居住,乡村手工作坊也在居民区内或周边,生产和生活空间密切结合。工业化使生产场所与居住生活场所分离,使得城市居民上班、上学必须每天早晚奔波在家与单位、 学校之间。在信息社会,随着生产自动化、远程控制和分散化,将出现第二三产业在乡村社区的复归——在空间上重新合一,在家上班、在家上学。这种复归必然产生的一个结果,是劳动休闲的条件大大优化,时间和费用成本大幅度降低,当业余农夫、渔夫、马夫、工匠的时空距离为零,因而更有利于休闲。总之,乡村居住生活能够更好满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人口和产业向乡村转移,乡村成为主要生产生活空间,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第一,全面、高水平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生活居住环境的选择和改善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乡村居住生活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社会条件都将比城市优越,生产条件的改善也会通过更优质、更高效、更经济地提供产品和服务供给来提高人民生活满意度。第二,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业化和城市化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紧张、交通拥堵、城市高房价以及生产效率、生活质量、健康水平、人们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下降等,会因人口和产业从城市向乡村分散转移,城市集聚的产业和人口逐步减少,拥堵、拥挤状况逐步减轻,大气污染和空气质量问题将随之不断缓解,大中城市的房价也将随需求减少和供求关系变化而不断下降,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紧张状况最终将因乡村城市化、城市乡村化和城乡均等化发展而缓解直至消除。第三,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全面实现。在第二次产业革命的背景下,工业和其他非农产业很难而且很少向乡村转移,所以振兴乡村也只能主要依靠传统产业振兴和加强城乡互动。信息革命使加工业和其他二三产业向乡村大规模转移分散,让乡村首先成为承接城市产业转移的空间载体,进而成为社会人口居住生活的主要空间载体。城市产业和人口的分散转移将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动力,推动乡村全面高水准高质量振兴发展。第四,推动“五位一体”总体战略全面贯彻实施。乡村成为产业和生产要素配置新空间,舞台更加广阔,生产经营和服务的质量、效率、效益将得到进一步提升,经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乡村成为主要的生产生活空间载体,更有利于构建开放、亲近、和谐、自然的社区居民关系,可以在更高水平上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优良”和建设环境优美、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治理科学、和谐有序的城乡社会关系,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以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为基础,城乡文化繁荣发展,政治清明、政府尽责、民主法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全面弘扬,人民的文化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全面改善,文化建设和政治建设也必将成效显著。消除了城乡分离、产业和人口过于集中而造成的越来越严重的环境资源压力,分散化、自动化、科学化的配置要素并进行生产生活,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循环利用和绿色生活、文明生活,强力开展污染防控、“三费”治理、资源循环利用等,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必将迈上一个又一个新台阶。

进一步打破城乡间流动壁垒

要使乡村成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主要空间成体,需要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政策措施。第一,尽快将资源配置、空间规划方针从城市优先型、生产导向型调整为城乡均等化、生活导向型,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再配套”而不是“先生产、再配套、后生活”的原则,来进行资源配置和编制实施国土空间布局规划,也就是首先从人民居住和生活需要来考虑土地、水、生态环境资源、资金和项目设施等各类自然和社会经济资源要素的配置使用,然后再根据人民生活和就业等需要来布局各类产业,最后根据生活、生产等需要来进行基础配套和实施支撑保障。这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方针和以人为本的原则,是落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庄严宣示,是遵循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社会主要矛盾运动规律。第二,让全体国民可以不受户籍等限制而自由自愿选择生活居住地。我国从历史传统和阶段性需要出发,建立了比较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其主要特征就是城市户口与农村户口分开,严格限制户口在城乡之间以及在不同类型城市和农村不同地区之间的迁转。改革开放以后,状况大为改观,但城乡二元的户籍管理制度依然存在,例如城市居民不能选择到乡村购房或建房居住,乡村居民也不能到户籍所在地以外的乡村购地建房居住。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然包括选择生活居住地的自主权不断扩大,直至自由选择个人和家庭居住地而不受户口性质和所在地的限制。第三,赋予农村集体土地完整使用权并允许其市场化,让外地人可以依法购买、租赁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来建设住宅并买卖、租赁。我国一直实行“农地农有农耕”方针,其内容包括农村农业用地实行农民集体所有——包括农民的宅基地,非农用地则归国家所有;农村集体土地转变为非农用地,必须通过征地先转变为国家所有,而后通过“招、拍、挂”来交给投资商、开发商建设住宅并以商品房等方式销售给居民及其家庭居住使用。只有让农村集体土地在除农用以外和国家公共设施建设以外的其他使用情形中,无需先转为国家所有,可以由其所有者直接按市场原则依照法定程序,将一定期限的使用权出让给其他组织和居民个人(包括学习市场化国家和地区的做法,由政府按照有偿使用原则依法向城乡居民提供土地由其自行建造住宅),城乡居民才可以自主和自由选择居住地,企事业机构、其他组织也可以直接使用农村土地建设生产经营、管理服务设施,且土地使用权和其上建筑均可依法自主自由买卖、转让、继承。如果说,我国在过去的六七十年中,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农业、农村、农民为工业和城市输送了大量资金、资源、劳动力,今天应该就此进行反哺,那么,让农民对集体土地拥有完全产权,可以通过土地使用权的多样化、市场化转让,让广大农民获得土地收益,则无疑是最可行最有效最可持续的方式和途径。第四,实现生活生产基础配套、支撑保障的城乡均等化,包括政府主导的交通、通信和水、电、气、暖供应,排污和污染防控,国土整治和地质灾害治理,抗震防震、防灾减灾,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生活居住环境净化、美化、绿化、亮化,治安管理和司法服务等方面的城乡均等化和全覆盖。第五,贯彻十九大精神以及中央城镇化战略,认真执行严格控制特大城市、限制大城市、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加快小城镇全面发展方针,让大中等以上城市改变“摊大饼”状况,加快卫星城建设和组团式发展,在乡村地区全面、系统、科学、快速布局建设各具特色的小城镇,有效承接城市产业和人口转移。

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都是国家重大战略,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是重要方针,信息革命更是不可阻挡的世界发展趋势。将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考虑,科学研判发展趋势,遵循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运动规律,系统协调推进国家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全面发展,特别是拓展乡村振兴的思路、出路、道路,必将实现为人民谋幸福和为民族谋振兴的初心和使命,并有利推进和谐世界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蔡家成,文化旅游部副巡视员,原标题:《提供生活生产空间将成为乡村的主要功能》。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