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来这游赵紫妤:做“重模式”下“T+A”目的地旅游

本文作者:王亚奇 2014-12-18
通过对目的地的旅游资源的深挖,为用户提供更有特色的旅游路线,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是来这游在当前目的地旅游价格战激烈环境下,给市场和自己的定位。

自从在线旅游在网上兴起,价格战一直如影随形。不少人调侃,在线旅游一年只打一次价格战,一打打一年。尤其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二,几家主要在线旅游网站相继推出“一元接送机”、“一元机票”等活动更是让人眼花缭乱。

在价格战愈演愈烈,在线旅游纷纷舍利润保增收的当下,在线旅游的创业新秀们纷纷试图通过差异化定位在细分市场获得生存空间。“旅游资源都有数量存在,不可能所有人都能预约上,大促会把这种边际效应压的很低,并不能给消费者一个很好的用户体验。来这游希望通过对目的地的旅游资源的深挖,为用户提供更有特色的旅游路线,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来这游旅行网联合创始人赵紫妤对速途网表示。

从消费者痛点出发:深挖目的地旅游

初次见到赵紫妤是在来这游的办公地点,阳光自信的赵紫妤很容易让人把她和旅游联系起来。和所有青春期的小女孩一样,赵紫妤小时候的梦想就是环游世界。2003年报考大学时,尽管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专业更受亲睐,赵紫妤还是觉得旅游更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毅然选择了旅游管理专业。

毕业后带着对未来的迷茫,赵紫妤来到北京搜狐旅游做了媒体,按她的话说就是想把祖国的大好河山介绍给全世界。那段时间,赵紫妤认识了很多旅游达人,同时也发现了旅游的一个痛点,当用户寻找地方攻略时,很难发现一些干货,于是赵紫妤到酷讯网转做产品经理,在酷讯网的那段经历让赵紫妤更好的了解了线上操作,同时也更明白用户的需求。酷讯网出来后,她加入了来这游团队。

“用户普遍对找到最好的最适合自己的玩法这件事情上比较头疼,来这游希望改变以往消费者’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模式,更加深入的挖掘目的地资源,让消费者更快更精准的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赵紫妤称。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旅游早已不只是景点路线的叠加,而成为目的地带来的体验式触动。而来这游主打的细分市场正是为消费者提供目的地T+A的旅游服务。通俗的说,在消费者安排自己旅程的过程中,T+A模式更像堆乐高的过程,产品A是一个模块,产品B是一个模块,消费者看到这些模块后,自己打包出一个完整的假期,同时专业的目的地专家也会帮消费者做行程上的安排,让消费者更快找到自己想要的旅程安排。

以新疆为切入口:将目的地旅游模式复制到国外

据赵紫妤介绍,目前来这游的两个目的地分别是新疆和海南,新西兰的产品也将在近期上线。对于选择新疆这个较为冷门的地点作为切入口,赵紫妤有着自己的想法。“新公司其实应该做一些没有那么热的市场。新疆旅游资源丰富,有很多未开发的线路,游客自由行的难度很高。旅游资源和旅游用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更需要专门做目的地旅游的公司来提供服务。“

此外,来这游的目标客群主要定位在30到45岁之间社会中坚力量的白领阶层,这些人群有很多的旅游经验,不会受其他地域因素的影响。

谈及即将上线的新西兰,赵紫妤指出,出境游是一个市场热点,国内做过尝试后也打算把这个模式做到国外。但是目前东南亚旅游市场已经非常热,而选择东南亚出行的用户大多是价格导向的用户,这方面有很多资源能够满足。但未来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净化与服务体系的不断健全,以及游客认知的不断提升,国内旅游将来会更转向偏好驱动型,赵紫妤认为新西兰将是来这游对标的客户群体会选择的目的地。

“重模式”如何做好O2O

与不少创业公司试图把自己做的更轻不同,来这游反其道而行之。通过收购当地经验丰富的旅行社,自建地接服务平台,整合当地旅游服务供应商,直接采购目的地旅游资源,把产品直接对接给游客。

面对重模式运营不可能成功的质疑,赵紫妤反驳到:“轻的公司是不可能把服务做好的。O2O的形式很多,最能理解的形式是像美团,商家把自己的服务放到上面,每一个目的地都需要有一个地推团队,来筛选甄别商户,这就是一个重的道理。”

O2O线上筛选、线上支付、线下享受服务的模式看似简单,实则背后是一个供应链体系的管理,但凡涉及到有目的地属性,需要对商户管理的,每个目的地不去深入了解也就很难做通,因此,企业要做一个完整的O2O系统自然很难轻起来。

数据显示,截至12月2日,业内四家赴美上市OTA企业的三季度财报已经悉数公布,整个行业出现集体亏损,携程也没有置身事外。来这游“重”模式运营的道理真的行得通吗?“在线旅游行业目前都是一轮一轮融资来做这一块市场,在线旅游网站的盈利也是一个长远的过程。”赵紫妤说到。

旅游行业的价格战不是用户买单就是商家割肉,很多商家割着割着就把自己割死了,但无论各家价格战如何打,旅游依然是一件需要控制库存,有价格的事情,因此往往价格战打了,但并没有给更多用户一个很好的体验。赵紫妤指出,在线旅游的从业者没有必要一直互打,从今年的数据来看,去年在线旅游渗透率仅有11% 市场空间广阔,大家应该把力量放在线下用户的挖掘,考虑如何把线下群体转到线上是当下最需要我们做的。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速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