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掀“考古游”热潮,三星堆等博物馆游客剧增

文旅惠报 本文作者:岳依桐 2021-05-04
假期前两日,三星堆博物馆累计接待游客比2019年同期增长约284.4%。

5月3日,“没想到数千年前古蜀人的工艺水平就已如此精湛。”戴着印有青铜面具图样的文创口罩,河北游客李彦在三星堆博物馆内对着高达3.96米的青铜神树频频按下快门。“之前在网上看到三星堆遗址的考古新发现,觉得很神奇、很向往,就趁着假期同家人一道专程来看看。”

和李彦做出同样选择的民众不在少数。3日,“五一”小长假进入第三天,位于四川广汉的三星堆博物馆热度不减。一大早,博物馆入口处便排起长队,园区内往来行人络绎不绝,综合馆和青铜馆内人头攒动,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跟随讲解员的步伐有序移动,通过文物与古蜀人进行穿越时空的对话。

三星堆博物馆景区管委会产业发展部部长任韧介绍,自今年3月三星堆遗址新一轮考古发掘成果公布后,前来参观的游客人数便不断攀升。在清明假期三天接待4.5万余名游客后,此次假期,博物馆再次迎来客流量高峰。“五一”小长假前两日,三星堆博物馆累计接待游客34574人,比2019年同期增长约284.4%。

三星堆博物馆的火爆景象只是今年“五一”小长假中国多地掀起“考古游”热潮的缩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每日限流6.5万人,被网友调侃“只见人头不见俑”;故宫博物院假期门票早已售罄,为应对客流高峰每天提前半小时开门;收藏有曾侯乙编钟的湖北省博物馆临时加票,5月2日至5日期间每天增加票额1000人……据悉,“飞猪”平台上,科普、考古、博物馆及文化遗址等相关商品预订量同比增长超15倍。

作为四川另一热门考古文博游打卡地,成都博物馆人气持续旺盛,门口等待的队伍蜿蜒成一条“长龙”。据悉,该馆“五一”小长假前两日就迎来约3.5万人观展。“看着这些古老的文物,就好像穿越时空看到了古人生活的场景,很神奇。”细细端详着一面错金银嵌绿松石铜镜,贵州大学生吴佳熙笑道。

在西华大学文新学院文化产业管理系主任、历史学博士李钊看来,良好的疫情防控形势促使更多的中国民众在本次假期走出家门,而考古发现作为历史的见证,其自带的神秘属性对游客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因此,在三星堆考古频繁引起热议的背景下,出现“考古游”热潮并不意外。“这一现象凸显了大众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好奇和认同,其背后是愈发坚定的文化自信。了解过去,才能更好地创造未来。”

大量游客前来打卡的同时,也“带火”了三星堆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其中,“青铜面具”冰淇淋、印有青铜器图案的口罩等纷纷“出圈”,热度十足。任韧告诉记者,文创产品是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载体,目前博物馆共有300余种文创产品。“希望借此能让更多人了解三星堆文化,从而彰显古蜀文明、中华文明的魅力。”

“特色是旅游产业的生命力所在,文创IP则是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李钊告诉记者,考古文博游作为旅游产业的细分领域之一,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源:中国新闻网,作者:岳依桐,原标题:《“五一”小长假掀“考古游”热潮 游客穿越时空对话古今》。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