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近日,据河北省人民政府消息,河北省印发《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十三五”时期,河北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42%,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900亿元。5A级旅游景区增至11家,4A级旅游景区增至140家,新增国家级和省级旅游度假区10个,形成一批红色旅游、工业旅游、特色小镇等新业态旅游精品。乡村旅游接待人数从“十二五”末0.7亿人次增至2.05亿人次,占旅游接待总量的27%;综合收入从150亿元增至442.4亿元。
《规划》提出,到2025年,通过“锚定一个目标、实施一项工程、完成九大任务”,文化强省和旅游强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到“十四五”末,出台文化和旅游领域相关标准不少于10项,创建30个以上文化和旅游标准化试点,创建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培育3个以上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培育一批有影响力、有河北特色的精品线路、品牌项目。夯实“一个品牌、三大平台、十项工程、百强项目”四类工作载体。围绕重点工作和重点工程,打造百强项目,成为推动文化和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和旅游重点项目共有139个,其中,国家文化公园项目2个、公共文化服务项目17个、文物保护项目12个、数字文化和旅游项目8个、文化和旅游产业项目100个。
同时,构建“一体两翼六带”的空间布局。对接京津地区文化和旅游资源、产品、产业和品牌,共同打造京津冀文化和旅游发展协同体。以雄安新区为核心的南翼、以张北地区为核心的北翼,系统构建“雄安文化IP群”,以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为重点,依托“长城脚下的冬奥会”冰雪文化品牌和项目,打造世界冰雪运动休闲产业集群。打造环京津文化和旅游带、长城文化和旅游带、大运河文化和旅游带、太行山文化和旅游带、沿渤海文化和旅游带、坝上草原文化和旅游带。
《规划》还提出,倾力打造6个百亿量级优势文化产业集群,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特色文化产业。到2025年,力争新增省级以上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20家,达到222家。同时,大力培育龙头骨干文化企业和大型文化集团,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扶持中小微文化企业发展。到2025年,力争培育20家以上年营业收入超10亿元的龙头文化企业,引进50家以上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落地河北。
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推进智慧旅游景区建设,支持景区、度假区建设智能化旅游服务系统,推进预约、错峰、限量常态化。到2025年,4A级以上高等级景区力争达到180家。到2025年,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力争突破20家。建设一批城市休闲公园、城市型景区、休闲街区、主题公园、博物馆、纪念馆、城市综合体、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区。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重点打造一批片区化发展的红色旅游景区,形成红色旅游目的地体系,推出一批国家级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大力推进冰雪旅游,完善冰雪旅游服务设施体系,培育打造一批冰雪特色小镇和旅游度假区。到2025年,培育100家精品文化主题酒店,打造80个精品民宿示范区,培育100家智慧旅游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