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在如今任何想要创业的人,不管你打算涉足的是科技还是别的其他领域,都必须强迫自己不断学习新知,并且不要忘记一个历史中前所未有的趋势:在科技行业中已经出了一类产品将能够让这个星球上的每一个人(如今全世界人口总共 73 亿,50 亿成年人)都能使用它,这就是移动化产品。
科技行业从没有面对过像移动化这么势不可挡的剧变。
本尼迪克·伊万斯(Benedict Evans)在「移动化吞噬世界」演讲中将如今的移动化趋势与 1995 年互联网泡沫初现之时进行了比较,其中特别指出网民数量已经从 1995 年的 4 亿人增长到了将近 40 亿,而如今全球已经有 30 亿网民,其中 20 亿人是通过智能手机上网。到了 2020 年,全球网民数量将增长到 40 亿人,这种增长趋势是由何种力量推动的?你可能已经猜到了,那就是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在全球消费型电子产品总收入中的占比已经超过了 50%,这个数值仍然在继续增长。在伊万斯看来,移动设备的已经成为了和鞋子与牙刷差不多的日常用品,移动设备不再是锦上添花的新奇产品,而是生活必需品。
移动设备的崛起同时也冲击了个人电脑的市场份额。每两年全世界就要售出了 40 亿部手机,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世界每 5 年才能售出大约共 15 亿台电脑。出售个人电脑设备所获收入在微软公司的总收入份额中锐减,该占比从 2009 年 3 月的 85% 跌到了 2014 年 9 月的不足 20%。
科技产业的力量平衡已经被打破:西雅图(微软公司总部所在)、芬兰(诺基亚总部所在)以及日本败下阵来,加利福尼亚(苹果、谷歌与 Facebook 所在地)与中国(移动化设备以及相关制造业)登上王座。
任何思维正常的人都不愿意被时代抛弃,用能够买 iPhone 6 的价钱再去买已经在走下坡路的电脑,而这个价格已经能够足够买到两部高端版本的 Android 智能手机,如果是基本款 Android 智能手机,这个价格甚至能买上 10 部。
这一趋势在发展中国家的市场里体现的尤其明显,他们一步跨越了 PC 时代直接进入了移动化时代。这当然是一个明智的抉择,在 iPhone 6 上市的那一个周末,伊万斯告诉我们苹果公司售出的 CPU 处理器是全世界从 1995 年开始售出的电脑总和的 25 倍。
每一个人都可以在口袋里装上一台超级计算机,无论他位于地球的哪一个角落。
事实上,伊万斯认为之所以我们看到的比如物联网、增强现实、可穿戴设备以及无人机的发展势头不如移动化趋势,是因为智能手机的增长趋势实在是太显著了。有大量的移动设备零件被生产出来,合同制造商们可以实验和组装他们喜爱的任何一种产品。
也就是说,如果你现在开始智能硬件创业,你需要操心的仅仅是营销策略以及如何跟踪市场发展,而不需要费心去考虑如何打造实际产品。但是如果你想要开发的不是硬件产品而是一款应用软件,我们就需要回到移动操作系统的问题上了。
有一点你必须要知道的是,移动化崛起带来的另一改变就是它重设了我们使用互联网的方式,这一改变严重影响了像谷歌、必应以及雅虎所倚重的搜索业务。
如今在美国有近一半的浏览互联网行为发生在移动 App 之中,人们上网不再依靠搜索引擎这个入口。你的智能手机相比电脑更加了解你的一举一动,无论人们走到哪里,手机都不离身。智能手机不仅知道你想要与谁交谈,想要谈的是什么,它还知道你会为何花钱,做多少运动以及从何处获取信息。
正是由于智能手机的发展,Facebook 在不到 4 年的时间里就建立起了价值 74 亿美元的移动广告业务。对于一心打算创业的人来说,从上面这些信息中已经能够扑捉到隐藏在智能手机之后的巨大机会。
对于创业者来说,用户市场比过去大得多(要记住已经有 40 亿网民了),而开发成本却一降再降。这都多亏了移动化趋势的发展,在如今想要设计产品原型、找准标的以及发掘目标用户从未如此简单。
在世纪之交 2000 年左右时如果你要成立一家公司,大约需要融资 1000 万美元给 100 个员工支付工资,他们所做出的产品需要向 100 万个用户负责。而如今,创业公司只需要 10 个员工就能够服务 1000 万个用户,而且只要投入 100 万美元就足以运转。在未来,你的创业公司需要拥有 1 亿用户才有资格去敲开风投公司的大门。
作为一个创业者,如今你需要考虑的最大问题是选择使用何种线上平台。因为无论你喜不喜欢,也不管你想要出售的是何种产品,从科技产品到食物、房地产、旅行类产品,你都不能脱离线上营销而活,尤其是不能脱离移动化趋势而生存。如今世界上有约 15% 的智能手机出自于苹果公司,该公司还声明自己总收入的近三分之二来自于 App Store,苹果用户有超过一半的网页浏览行为来自于移动设备。这就是为什么苹果的用户比 Android 用户更值钱,因为他们使用网络的时间更长、使用行为更频繁。但是 Android 设备的数量远超过苹果设备,这些 Android 设备都集中于发展中国家市场之中。如果考虑这种情况,那么你的创业业务更适合于那种系统平台呢?
在我看来,如今的创业者所需要考虑的最关键问题还是要回到「移动操作系统」的选择问题上去。你的目标用户更倾向于选择哪一种操作系统?哪一种操作系统最有利于你的应用发挥作用,可以让亿万用户迅速且流畅地使用你的应用进行操作,不需要也没有时间再去使用提供类似服务的其他不同应用。
令人觉得奇怪的是,在西方针对这个问题看上去并没有出现明确的解决方案。从总体情况来看,虽然你可能对于自己的移动应用在市场营销中投入了大量精力,但是大部分用户还是通过 Facebook、谷歌或者是苹果与 Android 的应用市场去发现你的 App。但是以上所有的平台都并不能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或者是一站式的服务,他们不能直接利用注册用户的支付数据让其可以在平台中购买商品或服务,对于那些提供生活方式解决方案的初创公司的需求也不能做出积极的响应,更别提利用自己开放源码的功能。这些平台所做的只是告诉你「这里有个产品,下载之后就滚吧」。
在西方还没有出现类似微信风格的解决方案,没有一个能包揽一切且吸纳众多 App 功能在其中的统领式移动应用。因此西方的移动应用市场依然是一个不相联系、分裂的且各自为战的市场。
那么谁将最终掌握用户渠道并且决定移动用户的使用体验呢?会是装有 iOS 或者 Android 的设备吗?谷歌的云服务?或者是像沃达丰这样的移动通讯运营商?看上去如果哪一家的平台能够站出来统一各个应用的行为,协调彼此的用户体验,这将是一条将用户需求滞留在自己的平台之上,并且最终能够控制世界最大应用市场的光荣之路。
奇怪的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家主要的应用平台想要进行这一步。为所有的 App 打造一款 App,这不仅仅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体验,还有可能再造一家像谷歌、iOS 以及 Windows 这样量级的平台产品。还不赶紧抓住这个市场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