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彰显慕田峪长城无限魅力

文旅惠报 本文作者:方彬楠 闫劼 2015-09-07
长城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此次尝试把更多的中华艺术精品和长城文化相融合,我们的目的不仅为吸引游客,更为让前来的游人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华夏文明的无穷魅力。

位于怀柔区的慕田峪长城,是北京著名的长城段之一,虽然没有八达岭的名头响亮,但却是很多外国游客钟爱的地方。慕田峪长城脚下2600平方米的展厅里,60尊古木雕观音像、73尊古石佛像、菩提叶上绘制的十八罗汉图、十二生肖铜像、近100件瓷器等精美的华夏瑰宝异彩绽放,静候游客到来。

展厅里的木质雕像、瓷器、古画等奇珍异宝,均为流失海外回归中国的艺术藏品,在热爱中华文化的中英友人的努力下,这些藏品陆续运回中国。值得一提的是,其中部分藏品更是第一次公开展览。

近年来,慕田峪一直致力于将更多具有中国元素的艺术珍品与长城文化相融合,以此提升景区品质,满足游客需求。此次举办的中国长城文化遗珍展,也正是景区的一次有益尝试。

循着展厅一圈下来,仿佛徜徉在中华浩瀚的历史长河之中。一件件清代官窑瓷器光彩耀眼、一尊尊汉白玉观音像惟妙惟肖、一幅幅十八罗汉图技艺精湛、一座座十二生肖铜像勾起了人们的回忆。

慕田峪长城是远近闻名的国家级5A旅游景区,不仅国内游客喜欢,对于许多外国游人来说,也是到中国必来的一站。去年,经过全方位升级,慕田峪景区换了新装,不管是基础设施还是服务质量,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同时,景区也逐渐意识到,仅仅依靠长城来吸引游客远远不够,能够借助长城、借助长城文化,让更多的国内外友人对华夏文明有所了解才是最重要的。

于是,今年,景区就为这些流失海外的中华瑰宝办起了展览,借助其在丰富景区旅游资源、满足游客需求的基础上,对长城文化加以补充,对中华文化加以新的诠释。

在游览长城的同时,请您不要错过中国长城文化遗珍展中流失海外多年的文物,二层展馆内陈列的古石雕佛像、彩绘木雕佛像、十二生肖铜像、古画等藏品,由海外陆续运送回内地,并首次在慕田峪长城展出。一尊尊造型精美的石头佛像,从北魏到北齐,中国历史上石刻艺术最辉煌的的年代,73尊佛像,造型各异。

有背面有雕塑的、有分层级雕刻的、有大佛套着小佛、有石像上镀着金、有慈眉含笑的、有诙谐自然的、有凝重肃然的,也有风趣幽默的……咫尺之间,每一尊石像都有一个丰富的表情,都在与你心灵沟通。

据悉,收藏、展示这些石佛木观音的赵氏人家,祖上曾是晚清和北洋政府的外交大臣。从6月正式开展以来,展品不仅受到了国内游人的一致好评。对于长城脚下的瑰宝展览,许多国外游客也竖起了大拇指。

“长城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此次尝试把更多的中华艺术精品和长城文化相融合,我们的目的不仅为吸引游客,更为让前来的游人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华夏文明的无穷魅力。”慕田峪长城景区相关负责人说。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北京商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