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噩梦:又一份“互联网+旅游”创新企业死亡名单出炉

本文作者:摘自新芽NewSeed 2015-09-08
如果冬天来了,且行且珍惜。希望这份死亡名单能让更多的创业者在路上走得更稳更扎实,熬过这个季节。熬过去,便是胜利。

这是一份沉重的死亡名单。

创业本来就是生死游戏。我们之前发布的文章《寒冬来了,终于可以兴奋一把了》中提到,根据ChinaVenture7月中旬公布的统计数据来看,融资事件在减少,2015年二季度互联网行业VC/PE融资事件规模为37.89亿美元,环比下降50.36%;融资案例数量222起,环比下降10.84%。

喧声震天的A轮,战战兢兢的B轮,以及无路可走的C轮——季节开始变化,资本市场开始收缩,无数创业公司开始从初期的狂奔变得步履蹒跚,甚至跌倒在前往星辰大海的路上。为此,我们按照互联网+零售、互联网+餐饮、互联网+旅游等行业分类,整理出了这份沉重的死亡录。

如果冬天来了,且行且珍惜。希望这份死亡名单能让更多的创业者在路上走得更稳更扎实,熬过这个季节。熬过去,便是胜利。

有人说,越是互联网化程度低的行业,越是有诞生独角兽的可能。旅游行业在门票产业等领域明显互联网化不足,看似潜力无穷,却也成为很多专注于此的公司的阿喀琉斯之踵。更何况,巨头在这个行业明显更有话语权,他们的围追堵截,足以干掉一大批对手。

死亡名单


死因

1、巨头围追堵截

从酒店预订、门票购买到综合服务提供商,互联网+旅游的行业既有传统巨头卡位,又有新巨头追赶。从线上到线下,这个行业越来越像是巨头游戏。

2、互联网渗透率提升缓慢

相比网购渗透率,中国的在线旅游渗透率明显不足,诸如门票产品更是渗透率低,增长缓慢。这背后的原因复杂,而且一时难以扭转,但也拖累了很多互联网+旅游公司。(内容摘自:新芽NewSeed)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新芽NewSeed,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