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中国入境游白皮书–让世界发现中国的美(31页全)

产业投资 本文作者:Facebook 2015-10-03
Facebook联合市场调查机构IPSOS,对2500名来自英国、美国、法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18岁以上的Facebook用户进行了抽样式的问卷调查。该调查全方位展示了Facebook中影响以及触发用户前往中国的因素,通过丰富的数据与生动图表,展示了中国入境游游客选择到中国旅游的原因,与影响他们的做出不同选择的因素。

近两年,与出境游的持续火爆形成鲜明对比,中国的入境游市场一直不温不火,甚至呈现下降趋势。2012年,我国出境游超过8300万人次,增长18.4%。入境游人数为1.32亿,下降2.2%。

与此同时,亚洲邻国之间对于外国游客的竞争也比较激烈,以印度、泰国为旅游目的地的搜索量均高于中国,且亚洲多国的搜索量同比增长和入境游客数同比增长都超过中国。

文化、历史是老外首选

据Google发布的《中国入境旅游白皮书》显示,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更让外国游客心动,76%的外国游客认为长城是中国的代表,在他们看来,这不是一个景点,而是古老中华文明的象征。澳大利亚游客对杭州最感兴趣的不是西湖,而是丝绸。在四川,最受外国游客欢迎的则是当地美食。不过美国人相比较其他国家更喜欢成都的名胜古迹,比如都江堰。

事实上,在外国游客眼里,带有历史文化积淀的人文景观和朴素真诚的民风让他们更加愿意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

在这种历史文化吸引力背后,深入研究就会发现,外国游客对于中国的省份概念比较模糊,对于长城、故宫、熊猫等中国标志性元素却印象深刻。事实上,中国旅游目的地在向海外推广时,非常强调省份和区域的概念。所以根据这一情况,需要相应地调整推广策略。

通过分析以上情况,Google建议,中国旅游目的地需要更多的触发外国游客的文化探寻需求;并在宣传过程中,适当弱化省份概念,以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如传统建筑)、历史和风景等作为创意主流;再将各国旅客感兴趣的中国元素融入宣传中,从而塑造区别于亚洲其他国家、独一无二的美丽之处,创造中国旅游新形象。

互联网催化剂 对海外游客影响力增长四倍

除了突出中国的历史文化特色之外,中国旅游目的地还需要注重推广渠道的创新,特别不容忽视的是互联网的力量。

调查显示,互联网在外国游客的旅行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旅游的信息搜索、预订、体验和分享等环节中,互联网拥有超过70%的影响力。网络媒体渠道成为被访者最主要的信息收集来源,超过其他媒体。88%的游客会通过互联网获取旅游信息;其中使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收集的被访者比例最高,达到49%。Google在旅游决策过程中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觑。数据显示,通过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收集的被访者中,92%使用Google。

“Google作为领先的互联网平台,拥有搜索、视频、地图、社交等深受用户欢迎的产品以及多元化的广告解决方案,可以帮助中国旅游目的地向全球更好地展示当地的魅力,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Google中国大客户业务部总经理唐红飚表示,Google愿意为中国旅游目的地在海外推广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帮助提升中国入境游市场。

多渠道营销:全方位吸引外国游客

现在,大家已经认识到互联网传播渠道的重要性,而调查显示,单一的传统媒体对旅游行为的影响远小于其与互联网组合产生的影响。比如在电视和户外媒体的基础上,互联网可以将媒体的影响提高大约4倍。鉴于此,中国旅游目的地除了重视互联网的影响力之外,也要与其他传统媒体进行搭配,推出多媒体组合的宣传策略。

多媒体的传播策略,不仅包括户外、电视等传统媒体,也包括依赖于互联网渠道的移动平台和PC平台。所以,在推广时,可以从各个渠道接触外国游客,最终提升影响力。

通过以上这些措施,Google相信,凭借独具特色的中国魅力,加上融合互联网营销的多渠道推广策略,中国入境游市场将会有广阔的前景。

《中国入境旅游白皮书》主要数据:

亚洲邻国之间竞争外国游客 

2012年对印度为目的地搜索增长21%,对泰国搜索增长19%,对土耳其搜索增长13%,对新加坡搜索增长10%,对中国搜索仅增长7%。

来华外国游客对美丽中国的不同理解

每个国家对中国带有其文化和身份特征的一些元素非常认可。相比之下,外国游客普遍对中国最感兴趣的是传统文化、历史、风景。不过每个国家的旅游者对于中国的理解还各有差异,美国游客认为中国人民美丽,日本人喜欢中国美食,东南亚游客除了对中国的风景、历史和文化有着强烈的兴趣之外,能打动他们的还有中国的产品。

总体来看,除了北京、上海和香港,游客对于中国元素的认知超过了对省份的认知。日本和东南亚总体比其他国家对于中国的省份认知更多。能让外国旅游者印象深刻并记住的多为著名的具体景点和代表元素,如黄河、乐山等。外国游客认为代表中国的还是一些具体的景点和元素,例如:长城、熊猫和故宫。其中对于长城的认知程度总体上高于任何一个省市自治区。

外国游客对浙江、四川两个省的自然风景兴趣最浓厚,但是每个省都有不同的特色。浙江的的传统文化最吸引外国游客。其中,澳大利亚游客对杭州最感兴趣的不是西湖,而是丝绸。在四川,最受外国游客欢迎的则是当地美食。不过美国人相比较其他国家更喜欢成都的名胜古迹,比如都江堰。

来华外国游客的差异

1、来华外国游客的目的不同。 休闲娱乐是海外游客来到中国的主要目的。以游玩/娱乐/休闲为旅游目的的海外游客比例占到79%,而在37%以商务为目的的游客当中,超过一半的游客有游乐休闲内容。公务游穿插的文化探寻游成为中国旅游的一种特色。

2、商务出差与休闲度假的游客在行为方式上差异明显。商务游游客中男性占87%,拥有本科以上学历比例达73%,月平均工资为$ 8312。他们拥有更多预算,更频繁地使用智能移动设备,多用笔记本和智能手机采集基本信息;高效、明晰的跨平台推广方式更容易被商务游客接受。舒适、安全、便捷是旅游配套服务的推广重点。在休闲游客中,男性占58%,拥有本科以上学历比例为50%,月平均工资为$ 5827。他们多用台式电脑作为搜索终端,更喜欢信息搜索和分享,并看重配套服务的经济实惠和较强娱乐性。详细的旅游信息和交互有趣的传播方式更适合休闲游游客。

3、来自不同国家的游客,其旅游行为也有所不同。美国游客来华停留时间长(10天),更倾向选择四星以上酒店,更看重文化和历史。舒适周到的服务,偏重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宣传对美国游客更有吸引力。而日本游客来华时间短(5天),但频次略高(1.7次/年),且更多选择经济舱,更看重自然风光。行程紧凑、性价比高、偏重于自然风光的宣传对日本游客更有吸引力。

互联网对外国游客来华旅游全程产生巨大影响

1、在电视和户外媒体的基础上,互联网可以将媒体的影响提高大约4倍。

2、网络媒体渠道成为被访者最主要的信息收集来源,超过一般媒体。88%的游客会通过互联网获取旅游信息;其中使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收集的被访者比例最高,达到49%。Google在旅游决策过程中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觑。数据显示,通过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收集的被访者中,92%使用Google。

Facebook:中国入境游白皮书_000001Facebook:中国入境游白皮书_000002Facebook:中国入境游白皮书_000003Facebook:中国入境游白皮书_000004Facebook:中国入境游白皮书_000005Facebook:中国入境游白皮书_000006Facebook:中国入境游白皮书_000007Facebook:中国入境游白皮书_000008Facebook:中国入境游白皮书_000009Facebook:中国入境游白皮书_000010Facebook:中国入境游白皮书_000011Facebook:中国入境游白皮书_000012Facebook:中国入境游白皮书_000013Facebook:中国入境游白皮书_000014Facebook:中国入境游白皮书_000015Facebook:中国入境游白皮书_000016Facebook:中国入境游白皮书_000017Facebook:中国入境游白皮书_000018Facebook:中国入境游白皮书_000019Facebook:中国入境游白皮书_000020Facebook:中国入境游白皮书_000021Facebook:中国入境游白皮书_000022Facebook:中国入境游白皮书_000023Facebook:中国入境游白皮书_000024Facebook:中国入境游白皮书_000025Facebook:中国入境游白皮书_000026Facebook:中国入境游白皮书_000027Facebook:中国入境游白皮书_000028Facebook:中国入境游白皮书_000029Facebook:中国入境游白皮书_000030Facebook:中国入境游白皮书_000031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中文互联网数据研究资讯中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