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中消协于9月11日至10月7日组织196名志愿者以普通消费者身份报团参加了覆盖国内27个省份的96条线路。这是中消协首次大规模开展针对国内旅游消费市场的一次体验式调查。主要问题有:
1、饮食状况差,团餐存在质量偏低、食物不卫生、自费餐饮价格普遍偏高等问题;
2、住宿质量参差不齐,实际入住的酒店与入住前的承诺难以相符,合同中所谓“准三星”“准四星”的说法无标准可循,消费者无法判断;
3、交通安全有待提升,合同中承诺的乘车标准往往难以实现;
4、景区管理和人流控制难以把握,环境卫生有待改善;
5、强制消费或诱导购物现象十分普遍,尤其在低价旅游产品中,强制消费或变相强制消费问题更为突出,消费者最终在购物上的花费大大超出预期;
6、行程路线随意更改,景点压缩严重,线路行程与合同不一致情况较为常见。
此外,其他如旅行社的合同签订、发票开具、服务质量监管不规范等问题也较为突出。当体验员就旅游体验中遇到的问题向旅行社进行投诉时,往往难以得到及时反馈和处理,最终获得解决的不足两成。
案例一:骑马踢伤赔付难
时间:9月24日
地点:内蒙古希拉穆仁大草原参加草原骑马项目
旅行社:湖南中青旅常德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事件:没有给游客交代任何骑马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方法。一名游客被马踢断小腿后住院。地接社从未主动联系过;组团社只是在游客受伤当时电话联系过,后来再未主动联系。当事人家属主动联系,旅行社间相互推诿。一个月后合同承诺仍未兑现。
案例二:取消景点没商量
时间:9月24日
地点:云南
旅行社:四川省中国青年旅行社
事件:金塔是行程单中的一个景点,并非赠品,导游擅自取消行程。结果游客休息半天。
“你们的行程单上清清楚楚写着是一个赠送景点。赠送景点主要是为了你们去那边消费,造福一下我们这边的人,造福一下寺院里面的工作人员。如果你们不去烧香,去那里确实没什么意思。”(导游说)
案例三:一天行程变半天
时间:8月24日
地点:青海
旅行社:广州携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事件:导游将上午和下午的两个景点(塔尔寺、坎布拉地质公园)压缩在一起连续游览,导致下午两点游客还没吃上午饭,饭后游客自由活动,导游休息半天。
案例四:不买门票轰下车
时间:10月5日
地点:北京十三陵
旅行社:海南航空[-0.49% 资金 研报]国际旅行社
事件:不买十三陵的门票,不允许留在车上,导游以赶下车相威胁。
“您交钱了才能带您去玩,不交钱怎么带您去玩?对吧叔叔,咱得讲理吧?赶紧拿着东西下车,要去就一人一百块钱交钱。”(导游说)
案例五:要怕花钱别出来
时间:9月24日
地点:海南
旅行社:张家界[-3.59% 资金 研报]悠途旅游服务有限公司(河北旅行社)
事件:游客不参加自费项目(三亚千古情),导游态度恶劣,言语带有讽刺性。
“你要怕花钱就别出来了!你来到海南岛这边花二百八你还心疼?你别出来了,真的,不是我说你!”(导游说)
案例六:强租耳机不能省
时间:9月28日
地点:陕西
旅行社:成都中国青年旅行社
事件:导游在大巴车上强迫游客租用耳机,诱导游客。
“有些钱能省,有些钱不能省,这个(耳机)就是不能省的钱。”“一分钱都不想花,那么我跟您说,今天您走丢了,我没有办法去找您的。”“咱们该吃的要吃,该花的要花,这个耳机您一定要租的。”(导游说)
案例七:欲入湿地须骑马
时间:9月24日
地点:云南拉市海湿地公园
旅行社:四川省中国青年旅行社
事件:行程单没有明确表述必须骑马才能进入湿地公园的情况,而景区解说员告知进入湿地公园必须骑马。
案例八:旅游变身购物游
时间:9月25日
地点:云南
旅行社:南昌国际旅行社责任有限公司
事件:在园博园一天四个购物点:翡翠馆、黄石馆、茶叶馆、银器馆,旅游体验完全演变成了购物体验。用餐时间多次进行云南土特产推销,如酸枣膏、饺子、牛肉酱等。每个游客发一个胸卡,用于给导游计算回扣。
案例九:诱导购物吃回扣
时间:9月23日
地点:湖南
旅行社:张家界纳百利国际旅行社
事件:导游在劝说游客去购物点时,明确表示两个点都去自己收入更高。
“去一个提得少,两个加起来去的比较多,不管你是去一个还是去两个,你只要去了,我多少都是有提一点的。全部都去了,公司还有奖励,两百块钱一个团。”(导游说)
案例十:导游推销螺旋藻
时间:10月2日
地点:云南
旅行社:南昌国际旅行社责任有限公司
事件:第三天行程增加了购物点螺旋藻物流批发站,导游摇身一变成为一名“健康顾问”,在大巴上全程向游客介绍螺旋藻,称能治疗各种疾病,尤其是痛风和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