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2015年可谓是旅游行业极其不寻常的一年,从五月份开始各种大事频繁上演,不断挑战着大家的想象力。途牛上市,紧接着拥抱京东,携程通过购买Expedia所持有艺龙旅行网的部分股权的方式收购艺龙,同程被传统巨头万达包养,锦江集团收购铂涛81%股权以及最为重磅的去哪儿和携程的“联姻”更是打破了在线旅游市场原有的竞争格局。
眼看着旅游界的撕逼大战似乎该平息了,然而近期各种传闻铺天盖地根本没少折腾媒体人,随着携程宣布合并重组新度假BU的消息爆出,先是传途牛和同程近期幕后股东接触频繁可能宣布合并,但得到了双方的否定回应。就在大家猜测的过程中,携程入股途牛谋求旅游事业部独立上市的传闻更是登陆了各大媒体的头条板块。从以往的经历来看,传闻无疑都印证了姚劲波的那句“传言往往都是真的”,但纵观目前在线旅游市场的竞争格局,或许传言真的未必是空穴来风。
就在刚刚,据知情人透露,途牛确认获得海航旅游5亿美元战略投资,双方将于24日召开发布会正式宣布相关细节。然而对于傍上海航集团的途牛是否还会像此前传闻那样与携程或是同程合并,一时间引起了大家的疑惑。
想一统天下的携程,首要目标就是攻下度假领域这片“红海”
2015年11月18日, 携程公布其截至2015年9月30日第三季度的财务业绩,其第三季度的净营业收入为3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9%,净佣金收入为3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7%,其中归属于携程股东的净利润为24亿人民币。2015年第三季度,携程住宿预订营业收入为1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5%;携程交通票务营业收入为1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1%;携程旅游度假业务营业收入为5.9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66%。
根据财报显示,携程在Q3净利润同比增长10倍?一时间受到业界的猜疑。据了解,原因在于第三季度中,途家成功完成了新一轮3亿美元融资,携程作为战略投资者,从中获得的投资收益超过20亿人民币, 其中第三季度旅游度假业务营收的增长主要源于团队游和自由行业务量的增长。尽管携程在2015年第三季度财报中显现一片大好的趋势,但在度假领域的相对其他版块则较为薄弱,对于一心一意想要一统在线旅游市场的携程无疑是其接下来的必须要跨越的事实。
根据易观智库预测,中国在线度假旅游市场交易规模将维持30%左右增幅的高速增长,2017年将达到803.3亿人民币,较2014年增幅达到141.5%;届时,在线度假旅游市场交易规模预计占整体在线旅游市场的16.1%,较2014年提高4.2个百分点。然而对于目前刚刚拉开帷幕的休闲度假市场,实际上携程已经加速布局。据网上公开信息显示,截止目前携程度假平台上签约合作的国内外旅行社、旅游供应商数量在10,000多家2015年11月16日携程宣布将团队游、自由行和邮轮三个SBU合并,成立新的度假BU。
此前携程刚刚宣布成立周边游事业部,周边游事业部CEO姚海川表示新成立的部门将致力于与其他相关事业部高效配合,引入所有周边游场景的资源产品,并进行多部门协调、联动,完成携程周边游场景的建立。随着去携也瞄准休闲游市场,途牛、同程等以休闲游为主要业务的企业无疑会面临巨大威胁。
公司的成败从一定程度上直接取决于领导人的策略,梁建章在业内著名的“雄才大略、高瞻远瞩的铁腕手段实际上让不少业内人士佩服。从梁建章回归携程后打的一系列“反击战”,入股同程和途牛,吃下艺龙,拿下最强悍的去哪儿,接受Priceline入股的一系列动作,无疑不在一步步逼近携程一统在线旅游天下的野心。
同程追求上市,途牛追求称霸度假市场,有逻辑相爱么?
关于途牛同程将于本月完成换股合并的传闻,尽管双方都给与了否认,但同程CEO吴志祥的一句“一切皆有可能”,途牛总裁严海峰的“对于资本合作采取开放的心态”更让合并这事显得扑所迷离。对于当下资本寒冬的大趋势,无论是创业者还是资本方无疑都显现一副焦虑的模样。
从途牛和同程背后的资本方来看,途牛的第一大股东为京东,占股27.9%,此外其股东中还有DCM、携程等,其中,携程在途牛董事会中持有一个董事席位。2015年7月
万达文化集团宣布出资35.8亿人民币领投同程旅游,2014年4月,携程曾以2亿多美金战略投资同程,成为仅次于同程管理层团队的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30%左右。携程作为双方共同的投资方最有嫌疑成为那个幕后推手,倘若途牛与同程合并,双方将降低价格战投入,减少亏损。从携程自身来看,随着去携在机酒等标品领域形成绝对优势地位,携程无疑会发力休闲游市场,合作共赢要比竞争在这个资本寒冬季里美好的多。
然而,对于携程这么做,同程背后的大款能同意么?
相对于万达这个传统巨头,其一直以来对外宣扬的是要超越迪士尼,成为最大的旅游企业,重心依然在传统领域,此前吴志祥在接受采访时也曾表示“万达是第一大股东,但同程旅游团队至今仍保持最多的投票权。”据了解,万达投资后将部分投票权让给了同程团队,也就是说万达从一定程度上是相信同程团队的能力。与此同时万达作为一个资本方,对于合并这种降低损耗获得利益的事情,确实也没有逻辑去持有反对的态度。在资本市场利益大于一切的环境下,相信站在途牛一方的京东和海航集团也会持有相同的态度。
途牛和同程是屈服于资本的力量还是硬撑到最后再说?
实际上不少业内人士向亿欧网表示,同程和途牛的合并其实是必然,只要在路上迟早会遇上在他们看来不如早点就遇见。随着携程在机+酒标品市场拥有绝对的优势地位,休闲游市场无疑是去携发力的重心。这样一来携程对途牛和同程的威力可想而知,而在双方纷纷亏损、争夺供应链支持的背景下,二者的合并利更大于弊。
但实际上两家想要合并也并非那么容易。此前吴志祥曾公开表示“同程旅游和途牛合并,并不会给休闲游、海外游市场带来这种改变,其他的对手都还在市场还是会有竞争,所以要看合并的理由是否充分。与此同时,途牛与同程合并将会面临操作层面的困难,途牛为VIE结构的美股上市公司,同程则计划在中国资本市场独立IPO,双方倘若真的合并,无论是途牛私有化退市拆除VIE或者同程对公司架构进行调整,其资本结构的不同将使其合并似乎与其他合并案相比要相对困难些。
相信对于每个企业的创始团队而言,不到迫不得已根本不甘心走上合并的道上,去哪儿庄辰超就是一个很实际的例子。纵观旅游界的几大合并案均是资本方层面的利益驱动,而对于同程和途牛目前而言,想必两家老大化并不甘心这么快认输定下市场格局,但很多情况下创业者的命运根本不在自己手上,他们一向都怕资本方。就携程梁建章大统一的野心而言,作为途牛和同程合并的幕后推手嫌疑最大的携程,想必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