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躺平的,给你几个成功案例参考一下

旅行社 本文作者:肖远山 2022-05-21 10:25:54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进入五月,“倒春寒”仍没有结束,不过连求援和呼吁的声音也没有了。

我经常被人问起旅行社如何转型,以及旅行社还有没有未来之类的话题。

我坚信,一部分变革成功的旅行社能长期存活,并在疫情过后,得到快速的发展。

纸上谈兵久了,有些朋友不太相信我说的,行业这么艰难,这样的案例真的存在么?

当然存在,借助我所在行业社群的人脉,这两年接触到了不少真实案例,并跟他们做过深入的交流。

今天,我就带大家一起来看一下,这些没有躺平的,他们到底是怎么做的。

新的流量机会在哪

(海南某外旅行社)

流量是所有企业生存绕不开的话题,不管你是做线上还是线下业务,开个餐馆也需要美团导流。

我是学电子商务专业的,大学毕业后,发现中国互联网的流量入口一直在变化。

从最早的三大门户新浪搜狐网易,到百度称霸的搜索引擎,再到阿里和京东崛起的电商平台。

当下最大的流量入口是自媒体平台,这是所有人的共识,人力有限的中小旅企,我要选择哪一个呢?

小红书值得关注

我爱人是一个小红书重度用户,日均2小时,身为专业普拉提教练的她,器材、服装、工具的选择,都在小红书看笔记。

这个案例的主角K也看到了这一点,用他的原话来说,做自媒体的第一步,首先要从平台筛选开始。

小红书天生的“工具”属性,决定了它的用户目的性更强,就像我们使用淘宝一样,不想买东西是不会打开的。

登录小红书的用户比如我爱人,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去,如果你能解答问题,再推荐产品,就是顺水推舟的事了。

我们都知道小红书的主要用户是女性,我们还知道家庭旅游消费决策权也在女性手里。

我说小红书值得大家关注,还要更多的理由吗?

目前取得的成绩

K之前在俄罗斯做地接,疫情后才半路出家去海南,没有疫情前数据作为对比。

他告诉我,在去年南京疫情之前,小红书单月营业额过百万没问题,但收获最大的并不是直观的数据。

通过小红书平台,他们接到了一些特殊客户,不乏一些行业独角兽,比如在海外非常有名气的“希音”。

这样的公司选择他们,是对企业品牌强有力的背书。

进入2022年,海南疫情期间同样业绩被清零,但4月底赶上五一黄金周,又做了一些业务。

图片

虽然和往日不可比拟,但对行业的信心建立起来了,通过小红书又承接了一个高端定制活动。

图片

做对了哪些事情

前面提过,第一步,首先要选对具体的运营平台;

第二步,选择合适产品投放,要有高利润、高传播性、高性价比等优势;

第三步,提升客户转化效率,要持续深挖产品的运营闭环模式。

第四步,打造产品矩阵和营造情绪氛围,无论从海报设计、还是视频、图文输出,都要将消费者引导到美好生活的情绪氛围中去。

营造幸福、营造愉悦、营造轻松和营造对未来的憧憬,才是一个旅游产品的核心价值。

季节性太强怎么破

(青海某某陆户外)

去年我飞行了3万公里,走过了全国很多地方,其中不乏内蒙西藏青海这样的偏远地区。

这些地区的同行,都会抱怨同一个问题,我们这里因为气候问题,季节性太强了,没有疫情一年也只能经营几个月。

没错,这是我们不能改变的,但有一句话不是说,山不向我走来,我便向山走去。

可迁移能力是什么

我其实也在疫情后考虑过转行,咨询了我一位前同事、资深HR专家,她建议一定要考虑自己的可迁移能力,尤其是在40+这样的年纪。

可迁移能力是什么?这个案例中的Y,给了我们答案。

他们是注册于西宁的青海地接社,主营业务是以骑行为主的户外旅游产品,多年来获得了不错的口碑。

青海一年的可经营时段,就是6789四个月,国庆节一过,很多酒店、景区就开始放假了。

图片

Y没有死守青海,而是审时度势,结合团队的可迁移能力,把最擅长的户外游产品搬到了其它省份。

新疆独库公路是自驾游的圣地,其实也适合骑行,根据天气情况,每年6月开放到10月结束。

图片

如果说独库公路的运营时长不比青海多,那海南环岛骑行产品的季节,刚好跟大西北是对冲的。

我去年12月已经去万宁体验过他们的产品了,非常棒,保持了他们一贯的专业水准。

我发现,不仅教练,就连救援车,都是青A牌照,从西宁开过来的。

目前取得的成绩

Y是我的老乡,他们的经营情况我是了解的,保守商业机密不能写太多。

我只能说,我这个自诩为做出境游高大上产品的旅行社老板,才知道原来国内地接社一年营业额能做这么大。

以2019年营业额作为参照,他们在2020年同比下降了68%,但2021年同比2020年却增长了51%。

做对了哪些事情

先说Y做错了什么,马云不是说,成功的经验往往难以复制,但别人掉过的坑是可以避免的。

他们第一次转型是尝试周边游,组织青海客源游本省,后面发现太卷了做不进去,仔细核算后就果断放弃了;

第二次转型是短视频,每天剪辑视频发布到自媒体平台,坚持了一个多月,也没有什么起色;

第三次转型,就是增加新的目的地和产品品类,运营下来收益比较可观,又丰富了产品矩阵,加大了老客户复购率。

在这些尝试中,他们发现基于自己原有优势来尝试成功概率高一些,也就是我总结的可迁移能力。

图片

Y最后建议,疫情下旅行社收入骤减,犯错的成本要尽可能低,不然会让原本收入减少的公司雪上加霜。

“+旅游”到底加什么

(成都山某某户外)

上个周末我帮忙干了一点家务活,想把装在阳台上的空调主机移出去,原来开空调的时候阳台根本不能站人。

后面发现移机要把铜管从封闭式阳台的窗户穿出去,难度很大,玻璃是双层钢化抽真空隔热的,不好打洞。

我在58同城找的商家报了1200元换一块玻璃的价格,我觉得很离谱,但我没办法,谁要自己不会换呢?

从信息不对称到专业不对称

5月5日在深圳某酒店,我跟一位深圳旅游界的老前辈聊了一个晚上。

旅行社发展方向从信息不对称到专业不对称,是我俩的共识,老前辈年过六十,仍然目光如炬,看得很远。

这个案例中的主角D就是提前预判到了这个趋势,并执行到位。

不少旅行社定位于轻户外,户外领域我是外行,但D和团队都是资深玩家。

年轻人喜欢挑战自我,玩点刺激的,但就像我不会自己换阳台上的真空玻璃,你自己爬上四姑娘山试试?

专业户外领域有极高的技术门槛,游客想玩但自己搞不定,这时候户外+旅游机构的机会就来了。

“+旅游”肯定是对的,但到底加什么,要考虑这个领域的专业门槛,否则又会跟常规产品一样开始拼价格了。

目前取得的成绩

疫情前D的主要业务是常规团比如稻亚环线、九寨环线、川藏线等,稻亚环线年发团人数在6000-8000人,疫情后只有100-200人/年,断崖式下降。

疫情后D及时调整方向加大户外产品开发,2020年国庆户外路线收客1200人,2021年国庆户外路线收客1400人,这两年下来公司户外产品客户是增长的。

图片

告诉大家一个气人的数据,就在2022年全行业停摆期间,D的四姑娘山线路,周末还是照常发团的,每次100-200人。

这跟天府之国得天独厚的优势有关,原因我在上一篇文章《五一“名存实亡”,如何破局而上?》已经总结过了。

做对了哪些事情

当然不是所有尝试都会有效果,但尝试总会有新的收获,哪怕是验证了这条路走不通。

这两年,D公司的产品类型变得更加丰富,客户群体也更偏向年轻化。

轻户外+露营在年轻客群中大热,D公司在疫情这两年能活下来,是把户外路线不断优化,往轻奢户外方向走。

图片

产品仍保持了足够的专业性,D反复强调在他们的协助下,我这个180斤的胖子也能登顶四姑娘山,有机会我一定要去试一试。

同时,他们也在和专业机构组织主题活动比如徒步节、登山大会、露营节,让活动本身更丰富、更好玩、参与性更强。  

最坏的情况怎么办

(北京某某玩儿旅行社)

今年疫情对文旅行业的打击是巨大的,这点不用多讲。

我们常说,要做最坏的打算,最好的准备。

最坏的情况怎么办,万一疫情一直持续下去,万一出现更大的“黑天鹅”呢?

农业永远都有机会

农业为立国之本,我个人认为,它永远都有机会。

但不是建议大家转行做农民或牧民,而是把农业跟旅游巧妙的结合起来。

本段的案例L,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考方向。

他们本来是传统的北京地接社,但早在2017年他们就率先转型了,去了祖国的北疆。

那年L从北京跑到内蒙古,在距京大概400公里的地方,承包了一个度假村,接自己团客和少许散客。

扎根在内蒙古乡村,他们本意是发掘隐藏其中的原生态景观,作为产品“去景区化”的布局。

随着跟当地老乡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他们发现可以和牧民深度捆绑,把文旅产品和农副产品结合在一起形成产业链。

图片

图片

行业的外部环境越恶劣,L转型“农业+旅行”的决心就越大,今年春节前,他们在老乡手里买了300只乌珠穆沁黑头羊羔,再托管给他们代养。

L最坏的打算是,万一行业全年都没有起色,年底把这300只羊卖了,除去开支,口袋里总能留点钱回家过年。

在疫情限制不能旅行的时候,就用羊肉冷链寄给游客种草,赚钱维持生计;

一旦解除限制旅行恢复,被种草的游客就会来到大草原,再赚旅游的钱。

目前取得的成绩

受疫情影响,L公司旅游方面的成绩并不理想,加上内蒙经营周期很短,678月出疫情全年就瞎了。

在维持每年内蒙主题游近千人次的接待基础上,倒是农业方面,L的业绩目前势头良好。

他养的300只羊,一大半已通过同业渠道预订了出去,我问他卖完咋办,他说再从老乡手里收购就是,3000只都没有问题。

补充一点,乌珠穆沁黑头羊是内蒙锡林郭勒盟特有的品种,以肉质嫩口感好而名扬全国,选品他们也选对了。

做对了哪些事情

除了扎根农业,对于地接社转型方向,L也介绍了他们的3点经验。

第一,做后勤保障团队;随着疆、藏、蒙大热,少数民族目的地跟内地仍存在较大的信息差和较高的沟通成本,需要当地向导来保障安全。

酒店、车辆、景区等组团社可以直采,但是后勤保障这一块,很少有组团社能够做到直采的。

第二,打造自己的达人;经过多年“去中间化”,很多游客都倾向于直接找“当地人”。

地接社可以帮“当地人”解决流量来源和服务标准化的问题,然后像经纪公司签艺人一样把他们签了。

第三,直接做资源方;很多人都认为做资源方需要砸很多钱,但其实有些资源是很便宜的,甚至不用花钱。

关键在于要有耐心和观察力去干这件事情,他们开车在草原上发现了很多小众美景,然后搭建自己的产品场景,效果好、成本也不高。

图片

最后的话

天无绝人之路,绝的是嘴上变革、不肯行动、错误决策、执行不到位的人的路。

时代变了,我们需要的不是勇气,不是勤奋,而是思考,真正深层次的思考。

方法其实不那么重要,生产方法的逻辑更重要;逻辑也不是那么重要,看穿逻辑本质的思维最重要。

刘润老师说,一分钟看清事物本质的人,比一辈子都看不清的人,命运注定是截然不同的。

不是这个行业赚不到钱了,而是原来赚钱太容易了,之前靠运气赚来的钱,现在就会凭实力亏掉。

任何时候企业之间的竞争,都是认知的宽度、高度和深度的竞争,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启发。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