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刘照慧丨深切缅怀我人生暗夜中的灯塔——吴建民院长

本文作者:刘照慧 2023-06-19 18:48:27
吾辈当自强,请吴院长放心!

前言

人生中有很多缘分,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因缘际会也好,量子纠缠也罢,在不经意间突然会触动心底最深最真挚的感怀。

非常偶然的机会,外交学院同窗好友蒋涛问我可否有时间参加吴建民公益基金会“民间国际交流与国家形象塑造”座谈会,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吴建民院长,这个名字上次听到心底一颤还是2016年6月18日。那天,老院长因车祸与世长辞,我犹记得当时在国外参加一个文旅的国际论坛,当时晴天霹雳般的震惊让我久久难以平复。

猛然记起,再过两天就是他老人家离开我们7周年的日子了,这个活动对我而言就像重新点燃了久久埋藏心底十五年的一株火炬,照亮当时在暗夜中苦苦摸索人生方向的一个迷茫青年。

——2023年6月16日

今天的活动我提前一个小时就到了,翻阅着秘书处递给我的缅怀吴大使的书籍资料时,看到诸多不同视角缅怀吴建民大使的伟大,书籍资料照片中老院长的音容笑貌,儒雅风范、睿智洞察依旧让人神往。眸然发现,作为当年外交学院诸多学子中的一员,是多么幸运与吴院长结缘。逐渐意识到自己原来创业十年,从来没离开过外交学院及老院长的影响,当年苦苦追寻外交梦的过往一一历历在目起来。

null

2007年,我从一所普通的大学本科英语专业毕业,由于在学校还算刻苦努力,毕业之际拿到了两份金光灿灿的offer:一家美国文化公司的工作邀请,另一个是外交学院的录取通知书。那时自我感觉良好的“就像是一只狂妄的井底之蛙”,相信自己未来一片光明。

而命运,总是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当头棒喝。自我膨胀之下,往往伴随着盲目性和虚荣心。对于一个出身贫寒的农村孩子来说,能够凭借自己的英文专业优势去美国工作,接触更广阔的世界,赚美元偿还自己大学欠下的助学贷款,无疑充满诱惑;但内心对外交学院、对外交舞台曾经向往的声音,被选择性地忽略了,当时迷茫不清的我给了自己一个安慰式的解释——“我可以先去美国工作一年,跟外交学院申请保留学位,一年之后回来再去读”。

然而,等美国签证办好、一切准备就绪之时,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工作机会也随之烟消云散,外交学院的答复此时也随之而来——“保留学位申请不予批准”。毕业在即,曾经校园风云人物的我却成了彼时最没有出路的人。突然间,犹如“丧家犬”般地开始仓促调整人生轨迹。从巅峰到谷底,那份曾经的骄傲和自负让我放不下自我,更一时难以承受这个打击。

当时女友(后来成为太太)在广州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已经一无所有的我怀着“只剩下女朋友没跑”的紧迫之心去了广州,进入一家只有五人的小公司做销售,每天奔波在三元里的黑人区里推销汽车刹车片,月薪两千元。广州破旧的老街道磨破了我的鞋底,我怕梦想也要被磨平了。为了生存也为了能继续读书,于是我辞去了卖刹车片的工作,应聘到广东工业大学教英语,边教书边考研,巧的是,那个学院竟然叫“自强部”。

很多人生的终极问题,只有在最困顿的时候才会去思考,但这些问题往往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问题。但最难的是仅凭个人万万是难以突破的,找回梦想谈何容易啊!

广州当时已经11月份,但依然燥热,每天晚上辗转反侧,一会儿信心百倍,一会儿无比沮丧。万般迷茫之际,我鼓起勇气,不抱任何希望地给素未谋面的时任外交学院院长的吴建民写了一封长信,一股脑地倾诉自己的种种困惑、迷茫,甚至抱怨、痛苦。那封信整整写了一个星期,重新写了五次才敢寄出去,从网上找到外交学院地址,直接寄给了院长办公室,那时压根就没有抱任何希望。

当时在广州街头遭遇了一次抢劫,人生灰暗到极点,当时瘦到不到一百斤,每天都摇摇欲坠到地狱般的浑浑噩噩。我当时看不到任何希望,也不抱任何信心,过一天是一天的,如行尸走肉般。

当时已近年底,我并不打算回家过年。突然有一天,我收到来自外交学院的一封信,那是梦寐以求的梦想之地的声音,我当时用颤抖的手打开那封信,竟然是吴建民院长的回信。字字句句都是关切和鼓励,是对一个迷茫困顿年轻人的无限鼓舞,他充满智慧的话语犹如暗夜中一株耀眼的火炬,一下子点燃了我的希望之火。

十五年后,我依然能回味起当年的激励和振奋。十五年来,这193个字的短信,每每遇到困难和挑战时我都会再翻阅,每次都能感受到激励和动力。吴院长对一个素昧平生的年轻人的殷殷之情真是伟大至极,重燃一个人的梦想,真心功德无量。这份善意的传递和鼓舞,在那一刻及今后的若干年后都将重塑我的人生。

null

从那之后,我才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成为一名吴大使那样的外交官”是那段岁月里我脑海中的主旋律,那种刻在骨子里的情怀和梦想终于浮出水面:我想要以外交官的身份去看看大千世界,想要代表中国在世界上发出声音,想要以一个官方大使的身份去传承并发扬中国的文化……而实现这一切的第一步,还是要重新考回那被我“弄丢的”外交学院。

三年后,尽管一而再再而三经历苦难和挑战,我最终还是如愿以偿,考回了外交学院。至今我仍然珍藏着两份录取通知书,但遗憾的是入学后才发现吴建民院长已经离任了,他回信给我的2008年是他最后一年执教外交学院,我本可以有更多机会当面聆听吴院长教诲的。

在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读研的那段岁月,我读完了吴院长的所有书籍,关注他的演讲,但再未有机会谋面,后来工作的十年中,多次调整坐标和方向,但心底的那株火炬再未熄灭,总以为还有时间再见吴院长,不敢打扰太繁忙的他,没想到2016年6月18日后竟然再无机会当面向吴院长道一声谢谢!

斯人已逝,再次回想往事,不禁潸然,吴院长平易近人的伟大品格,对年轻人的无限关爱真心再难寻觅。

2014年,我终于再次鼓起勇气创业,毫不犹豫选择了文旅产业,这个看似和外交没关系的行业其实处处与民间外交相关。我给公司取名“执惠”。“二人雀弁,执惠,立于毕门之内”,这个《尚书·顾命篇》中的名字寄托着我从事民间外交、成为文化传承守卫人的情结。执惠“传承、开拓、影响力、价值力、利他、分享”的核心价值观深受吴建民院长的影响,初心来自最初的梦想,文旅讲好中国故事,对民间外交的助力、国家形象的塑造任重道远,值得一生追求!

思绪中,活动接近开始,陆续看到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赵启正、上海市政协原副主席王荣华已经在线,中国前驻卢森堡大使施燕华、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原副主席唐闻生、联合国前副秘书长沙祖康等陆续到场,还有多位老大使、外交学院师长、基金会秘书处多位前辈、同窗、师弟师妹在场。

null

null

发言开始,老一代外交家们从叱咤风云的前沿阵地回归到风轻云淡的点评天下,我仿佛又回到了吴院长创建的外交学院论坛,自己如饥似渴地吸收着知识的滋养,心胸和格局在一点点拓展开来。让我尤为感动的是,前辈外交家都把希望寄托在青年一代身上,谆谆教诲中都有吴院长的身影和影响。

原来大家今天的身份都是“吴建民之友”,我恍然大悟。十五年后,当我第一次分享出这份吴院长给我的信时,基金会王琳秘书长鼓励我可否把这个经历写出来,我觉得应该把吴院长的精神传承下去,他的胸怀、善念、对年轻人的无限关爱值得我们每一个人传承。

前辈外交家们最后说,对吴大使最好的缅怀就是继承他的遗志,把他未竞的事业延续下去。我感受到了强烈的使命感。斯蒂芬·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中说“一个人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在人生的中途、富有创造力的壮年,发现自己此生的使命”。是吴建民院长激发了我的使命感,相信还有更多的他爱护过的青年人被吴院长所激发,吾辈当自强,请吴院长放心!

2023年6月16日于北京明苑

“民间国际交流与国家形象塑造”座谈会在京成功举办

2023年6月16日,吴建民公益基金会与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联合主办的“民间国际交流与国家形象塑造”座谈会在北京南银大厦成功召开。吴建民公益基金会名誉会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赵启正,吴建民公益基金会高级顾问、上海市政协原副主席王荣华,吴建民公益基金会会长、中国前驻卢森堡大使施燕华,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原副主席唐闻生,联合国前副秘书长沙祖康,中国前驻哈萨克斯坦大使、前驻乌克兰大使姚培生,中国前驻突尼斯大使李蓓芬,中国前驻黎巴嫩大使刘志明,执惠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刘照慧以及社会科学界的专家学者等“吴建民之友”参加了这次座谈会。吴建民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冯炜主持了本次会议。

冯理事长在致辞中表示,今年6月18日是吴建民大使逝世七周年,我们今天相聚在这里,就是为了共同缅怀吴建民大使,探讨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学习和继承吴建民大使的外交风范和智慧,通过民间国际交流,促进中国与世界的沟通交流,助力国家形象塑造。

与会嘉宾们对吴建民大使表达了深切的怀念,认为,吴建民大使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外交遗产,继承并发扬这一遗产,对今天开展中国特色的外交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吴建民大使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如何千方百计地讲好中国故事,把一个客观的、真实的中国介绍给世界。我们应该学习应用吴建民大使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智慧和艺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时俱进,用外国人听得懂的语言,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塑造可敬、可亲、可爱的国家形象,为国家发展赢得国际社会更多的认同和支持。吴建民公益基金会等社会组织可以在民间国际交流和国家形象塑造方面发挥更积极广泛的作用。

版权声明
执惠本着「干货、深度、角度、客观」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执惠」并添加关注。欢迎投稿,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tripvivid.com,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执惠观点。关于投融资信息,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执惠尊重行业规范,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特别提醒,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执惠」,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
本文来源执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后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热搜词 #

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执惠用户协议》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