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
登录近半年来,在与国内京津冀、长三角多地交流时,众多同业普遍表明,过去一年复苏进程未能达到预期水平,尤其是在文旅领域暗流涌动,许多转变已在实质层面引发显著影响。为此,我想跟大家分享三点。
首先是明显所有人都感受到的消费降级趋势,在下行的同时,市场也呈现充分的分层分级。整体表现普遍信心不足,尽管银行年化存款利率低下,但存款比率仍然相对较高,人民群众消费动力缺失,很多人没有安全感,消费信心不足。针对文旅产业而言,那些定价过高或性价比不佳的旅游产品,将有可能会面临较大的挑战和滞销。
其次,我在不久前发表的文章《文旅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中也详细阐述了这一问题,即文旅领域的投资逻辑正经历着重大的变革。过去20多年中,与地产紧密关联的大型投资模式主导了文旅产业的投资方向。然而,在当前整体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这种投资模式已经基本崩塌,文旅领域投资正在回归理性,这种理性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为持久。大投资大规模的项目运作,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可能看不到太大的爆发期,文旅投资正趋向理性,甚至是超理性。这意味着后续对产业投资逻辑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要求它能够自给自足,满足更为严谨的逻辑模式。
第三方面是在当前精细化运营时代,我们需要政府搭平台、国资控资产,充分激发民营企业活力,运营精细度一定来自于市场化创新,而这正是当前许多文旅投资所欠缺的关键方面。很多文旅投资对于轻资产模式的接受度尚显有限,导致无法通过轻量化方式有效回收大规模投资。
在运营层面,我们需返璞归真,追求更为理性的状态,聚焦于产品本身及商业模式闭环,在产品服务水平上精耕细作,真正实现精细化运营。我想提醒的是大家不要过分高估个体吸引流量的能力,除非是大IP,否则一定要关注大城市及其周边形成的集群,确保有足够流量资源进行有效转化工作,而不要过度投入营销成本,得不偿失。
所以当前文旅产业已经踏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概括而言,我将其总结为文旅超理性时代来临。我们需要面对的首先是在消费整体之下,能不能适应新消费趋势,在信心不足的状态下如何去刺激消费、吸引消费;其次,文旅产业投资方向正趋向于理性,要求文旅企业依靠全新商业模式实现稳健发展,确保自身生存和进一步扩展;第三则需要将文旅行业精细化运营提升至更高水准,考验真正的运营服务能力,彻底回归产业本质,回归到常识、回归到理性,回归到消费者最根本的需求。
因此,文旅超理性时代所带来的将是一个相对长的寒冬,这个寒冬可能比很多人想象的更加彻骨,期望业界各位朋友做好准备。